一個王朝的顛覆,從來都是人的原因。Tvb從當年亞洲最大影視帝國到現在滿目瘡痍,其實和它當初對繼任人的選擇,有重大的關係。最近無線傳出官方消息,公司執行副主席及集團行政總裁李寶安已經向董事局提出退休意願,正準備在公司5月26日股東會後退休。
李寶安的這次主動離場,可以算是無線歷來最高層的辭職。而緊接著,他的愛將余詠珊也公布會在四月底辭職離任,如此一來從李寶安,到余詠珊,乃至之前的何哲圖,TVB新一批高層基本悉數離任,最後剩下的杜之克估計也會很快作出去向選擇了。
王朝更迭,時間會告訴所有人每個選擇背後的是非功過。但其實深挖李寶安的過去,大眾對無線之前的選擇可能也會不解。
因為李寶安其實是當年亞視的第一功臣,他從90年代初已經任職亞洲電視行政總裁。當年他在位時,更製作了《今日睇真D》,並大膽作出了外購《三國演義》等節目的先河。擊得無線疲於應戰,也算是締造出香港電視史上最競爭激烈又佳作頻出的黃金二十年。
估計也是因為在亞視的這段輝煌戰績,讓後來無線在六叔六嬸時代過去頓失主心骨的情況下,把目光投向了他,以為他既然能把亞視從弱台變強者,大概也能把無線從強者變成更強。然而這步險棋,無線的股東高層們可能都想錯了。可能,李寶安確實有著製作的經驗與能力,但他在無線根本水土不服。
首先他在亞視和無線打仗時,本來已經和無線一眾做電視製作實務的人兵戎相見積怨頗深。當時其實從編劇、導演,到大監製們對他也是有點心病,不能坦誠相見,這樣的人擔任最大高層,本身已經是埋下一顆大雷。
再加上,其實縱觀李寶安的往跡,他是一個善於雪中送炭,但不善於錦上添花的人。亞視當年一潭死水,他可以放開手腳,破舊立新,把所有東西推到重來。但來了無線,本來這裡已經是一個巨型王國,裡面的人事複雜,幫派林立。他要各種投鼠忌器,再加上自己外血身份,根本不可能做些什麼。
所以在無線的那些年,我們看到李寶安雖然說自己做了一系列網上事務。包括my tv super、big big shop等,但在整個電視台已經江河日下之際,你還把資源和人力物力撥去做這些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不是明顯的輕重不分嘛。
當然,李寶安也是聰明人,他不僅在業務上避重就輕,還很懂得討高層股東們歡心。當年在陳志雲風頭最盛開始有點恃勢而驕、被部分高層看不慣時,就是他把陳志雲、曾志偉等人逐步掃地出門。
而且李寶安向來隱藏很深,他即便坐了一把手位置,從來不會色厲內荏。對內對外都是一副笑面迎人、無攻擊性的樣子,而後來,陳國強上任,其實他是很懂哄陳國強開心的,但他絕對不會把自己放在眾人聚焦下。
於是把愛將余詠珊推了出來,引導輿論說陳國強很信任余詠珊。那麼,他們一派既能有大老闆的背書,自己又不用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他的所有這些操作,都是極高明又極具手段。
但是,當最高層把最高明的手段,放在如何自立幫派、討好高層上。這對於一個企業王國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所以近十多年,大家都罵無線用人不善,捧的都是些蔡思貝、馮盈盈這些其身不正有問題的人。
但如果上層三觀清明、公事公辦,能讓百花齊放。何至於一個大台,來來去去就幾個面孔,見微知著,見下就能知上。
而且李寶安最經典的是在無線經濟最不景氣的那幾年,他自己的工資水平一直沒降。一直都是拿著最高的頂配工資,減都是減手下們的,所有這些高層作風都註定了他一步一步不受待見。
但是,即便再不受待見,他畢竟坐著一把手的寶座。哪有人能隨隨便便攆他走,直到新的大股東黎瑞剛上任。前段時間,黎瑞剛罕見地公開大批TVB的五大缺失,包括全面老化,從團隊節目形象。以至運行機制都老化,而且內部山頭林立阻礙公司創新發展。
他更直接指出TVB近年發展BIG BIG SHOP等電商業務,有不少朋友向他投訴用後感覺不太好。他認為電商業務不應該由媒體管理層兼任,應由專業團隊管理,在這個公開訪問中,黎瑞剛連續講了三次不滿意。並直言TVB已沉到水底,已經到危急存亡之際必須進行改革了。
這番言論,還點名批評電商業務,分明就是直指極力推行電商的李寶安。而在大老闆這番公開批評後,輿論已經傳出風聲說李寶安將會被辭退,但那時李寶安還是極力抵抗還對外說「只是謠傳」。而到今天,這個「謠傳」終於成了事實。
雖然,在無線的公開文件中指李寶安是「因為達到65歲,,在完成公司過渡任務後,功成身退退休。」但是否「功成」,還是被逼著必須走,大眾心裡自有判斷。
而現在對於無線來說,最重要的是在清理幫派後,能否重新起航。作為一個從小看著TVB長大,電視汁撈飯的觀眾,我們深知這個電視王國已經不可能回到最鼎盛的輝煌。但是我們還是很希望下一任繼任者,能有魄力和決心,從泥淖中把這個龐然巨物重新打撈出來。
我們既害怕它會從此變成規行矩步、事事方圓的無聊頻道,也害怕它會像亞視一樣,變成二流三流。對於香港影視業來說,現在是最壞的時候,但也可能是最絕處逢生的時機。
疫情令大部分港星不能到處發展,而無線能否利用起這個時機把這些人聚集起來,幫他們發展之餘。借他們的優勢和人氣,把自己迅速重振起來,這可能是一個起死回生機遇。有時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命運走向,就看你能不能捉住一些時運機會。把最壞變成最好,魄力和眼界足以改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