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埃及具有超高人氣的男影星和歌手穆罕默德·拉馬丹在網上分享了一段他在飛機上的視頻。
視頻里,他從飛機客艙座位上站起來說:「這是第一次,我要開飛機。」隨後他走入飛機駕駛艙內,坐到了副駕駛的座位上,與機長熱情打招呼。視頻中他一度用手握住操縱杆輕微晃動,錄製視頻的另一人說:「我對天發誓,現在就是穆罕默德·拉馬丹在駕駛飛機!」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估計拉馬丹沒想到,這一段炫耀的視頻惹了大禍。
由於埃及航空法規定,為確保飛行安全,乘客禁止在飛行中進入駕駛艙,他的明顯違法的行為引來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和質疑,同時也引來了埃及民航局的調查。
調查發現,該架飛機屬於埃及智能航空公司(Smart Aviation),是埃及第一家服務於商人、政治家、行政航空旅客和醫療服務的公務機運營商,當天該航班負責運送拉馬丹和其樂團成員去沙烏地阿拉伯舉辦演唱會。
埃及民航局在確認了該事件的違法事實後發布聲明稱,當局一直把航空交通安全放在第一位,已對飛行員魯莽且不負責任的行為作出了處分,以防止同類事件重演。
這次處分極重!
機長被吊銷飛行員執照,並終生禁飛,且今後不得從事任何與民航有關的行政或技術崗位工作,副駕駛也被停飛1年。
涉事的智能航空公司行政總裁也因此引咎辭職。
據當地媒體報道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涉事的男星是否也需要對此事負責。
這次事件再次給民眾及航空業內人士敲響了警鐘,在全球民航業範圍內,駕駛艙永遠都是民航客機上的極為敏感的一個「禁區」!
究竟誰有權進入駕駛艙?我們看一看中國民航的規定,其它國家基本也是這個標準。
根據《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121.545條「進入駕駛艙的人員的限制」的規定,只有以下幾類人可以進入駕駛艙:
註:「合格證持有人」指的就是航空公司
顯然,被允許合法進入駕駛艙的人員,並不包括普通旅客。
請注意我說的是「普通旅客」,有人或許會關注到(a)款第(4)條的規定「經機長允許,並經合格證持有人特別批准的其他人員。」
這個「其他人員」,可能是航空公司出於宣傳需要邀請進入駕駛艙進行拍攝的記者,也或許是在某些特定場合下被航空公司邀請參觀駕駛艙的政要。但請注意前提必須是經機長允許,並經航空公司特別批准。
換句話說,沒有公司的批准,機長不得私自允許「其他人員」進入駕駛艙,而出於安全原因考慮,機長也有權在應急情況下禁止"其他人員「入內或隨時要求「其他人員」離開。
而且,任何「其他人員」進入駕駛艙也都不會被允許觸動任何設備按鈕,更不要說讓他感受駕駛飛機。
不過也有一個例外,就是飛機發生突發情況,機組失能,而作為普通旅客的你又恰好有飛行執照…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無數次重複過這句話:每一條民航法律法規都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
1994年3月22日,俄羅斯國際航空593航班由莫斯科飛往香港,巡航過程中,責任機長按正常程序離開了駕駛艙去客艙休息,只有第一副機長和第二副機長在駕駛艙。第一副機長庫德里斯基的兒子埃德和女兒雅娜恰好也乘坐這一班飛機,為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庫德里斯基邀請他的2個孩子到駕駛艙里參觀,並讓兩個孩子也坐上駕駛座感受一下開飛機的感覺。
大女兒雅娜轉動操縱杆時,地平儀顯示飛機慢慢左傾,這個現象讓女兒以為是她自己在駕駛,女兒非常高興。(其實此時的飛機一直連著自動駕駛儀)隨後輪到了兒子埃德。
兒子埃德坐上父親的駕駛座位後,也像姐姐一樣手握操縱杆開始「駕駛」飛機。此時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飛行員正在和坐在他身後同事聊天,庫德里斯基也轉過身去和女兒說話。不料3分鐘後,一個恐怖的狀況突然出現。
由於埃德在將操縱杆左轉超過30秒,飛機自動駕駛系統的方向操作部分被解除,轉回人工操作。但是因為其它部分仍由自動駕駛系統操作,當系統發現因長期右轉導致飛機下降時,便拉高機頭嘗試重回設定的33000英尺飛行高度,不料導致嚴重後果。
飛機的機身開始嚴重傾斜,而且傾斜角度越來越大。儀表顯示飛機正在向右傾斜並開始轉彎。自動駕駛儀看起來工作正常,但飛機的機身已經開始嚴重傾斜,而且傾斜角度越來越大。飛機似乎是自行旋轉,熒幕上的直線變成弧線。
佩斯卡洛夫試圖阻止飛機繼續俯衝,但用力過猛使得飛機爬升得太快,593航班的引擎動力無法將飛機垂直推上天空。飛機空速急劇下降,雖勉強繼續爬升,但承受到的壓力卻已超出負荷。飛機隨後進入失速,機頭向下螺旋下墜。
最終,593航班在蒙古邊境北方500公里處撞山墜毀,機上75人全部喪命。
飛行員違規允許無關人員進入駕駛艙而被處罰的事例不只一起。
2013年,越南航空2名飛行員允許知名模特李雅琪在飛行途中進入駕駛艙拍照留念,被越南民航當局處以罰款及停飛。
2015年,兩名阿根廷航空的飛行員邀請女模特進入駕駛艙參觀。在女模特拍攝的視頻中,女模特說:「我要加速起飛!」並按動駕駛艙中的按鈕。同時,飛行員和她開玩笑說,作為納稅人她也擁有一部分的飛機(阿根廷航空是國有航空公司),並有權駕駛飛機。該視頻發布後,兩名飛行員被開除,再也沒有駕駛飛機的權利。
而關於劫機犯衝擊和占領駕駛艙,製造機毀人亡事故的著名案例在民航史上更是舉不勝舉,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駕駛艙為何是飛機上的「禁區」,為何世界各國都制定了嚴格的法律法規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駕駛艙。
那些違規的機長們或許一時忘記了肩膀上四道槓代表的含義,不過他們也同時付出了結束職業生涯乃至結束寶貴生命的沉痛代價。希望這樣的慘痛教訓未來不要再次上演。
這條安全「紅線」,誰也不應去挑戰。
因為:
NO ZUO, NO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