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這家供貨星巴克的蛋糕廠3個月「憋出」90款新品

2020-04-27     中國發展網

圖片說明:他的創業版圖始於「空想」

距「百年老廠」還有93年的馥松,是真正迎來了「七年之癢」。上海馥松食品有限公司,在成立的第7個年頭遭遇這場疫情,一季度產能僅相當於同比產能的30%,而去年年底剛剛擴建的二期廠房也不得不「待業」。

但80後老總陳自立不緊不慢,他就像一個老字號的陳年管家,埋頭只顧手裡的活計:」這三個月我們研發了90多款新品,相當於去年一整年創新的總量。」沒生意,就鑽工藝。當絕大多數企業直呼「太難了」的時候,上海馥松食品有限公司卻全力準備著迎接市場的「暖春」。

陳自立,三十來歲人,卻似乎有中年人的性子:不喜冒險,更確切地說,是善於避險。

2006年英國留學回來後,第一份工作是回溫州老家創業,做汽車零部件貿易。合作夥伴身在杜拜,他們一個負責採購,一個負責出口銷售,一年銷售額竟也達到600多萬美金。這對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而言,無疑是幸運的。

當時就有人看好陳自立,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溫州人身上,與生俱來地流著擅長經商的血。但陳自立卻堅持從創業項目里退出了。

比起絕大多數創業者的「冒險精神」,他多了一份「自我勸退」的市場敏感性。時值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關鍵階段,當年,人民幣對美元比價「破8」。陳自立分析,人民幣的升值將會對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造成不利影響。「賺快錢」或許是一時的,但低附加值商品類別的外貿絕不會成為一份值得長期奮鬥的事業。

陳自立終於還是回到了「正軌」,成為當地國企一名朝九晚五的職員。此後5年,他迅速成為部門乃至公司的中流砥柱,離開並選擇到上海創業時,已是集團企業的副總經理。

他的創業版圖始於「空想」。「我想,與老百姓生活最貼近的,無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衣』是傳統行業,消費頻次不夠高;住房投資大,到2013年前夕,房地產行業已接近黃金時代尾聲;『行』倒是一片藍海,但當時的自己並沒有什麼好的創意花火。所以我把目光投向『食』,這是一個受金融周期影響較小的行業。」

近年來,社會上的餐飲門類越來越豐富,但大體上無外乎輕餐飲、重餐飲兩種。前者工業化、標準化程度高;後者更依賴於廚師個人,如果從陳自立擅長的風險評估角度預測,前者受外部災害的影響更小。這一點,在此次疫情當中也得到檢驗。

陳自立最終選擇設立一個輕餐飲食品加工工廠,研發和生產各種烘焙店、咖啡館所需要的輕食。起初三年,公司始終處於虧損狀態,管理層工資打折,員工過年只夠發一箱水果。甚至為了省1萬塊錢,公司廠房外立面一直沒有噴刷。但上百萬一台的進口機械,他卻購置了不少。陳自立說,錢不一定要花在外人看得見的地方。他不想把工廠變成一個金光閃閃的繡花枕頭,只想做一個穩穩噹噹的實心饅頭。

這是他二次創業的前夜。沒有屬於初創者的那份緊迫和焦慮。相反,他的「慢性子」又一次掌握了他人生的主導權。2017年前,華東地區的星巴克門店集體推出過一款牛乳風味的慕斯蛋糕,很快成為當季的銷售冠軍。鮮為人知的是,這款蛋糕就出自陳自立的工廠。

度過了頭三年連續虧損的艱苦歲月,當時的馥松已有了星巴克、百勝(必勝客、肯德基母公司)等一眾大客戶。這些公司需要馥松做什麼?一來提供蛋糕、甜品等輕食的穩定貨源;二來在每個不同的商品銷售季,研發推出奪人眼球的新產品。「像是星巴克,我們主要為它提供冷加工的冷凍蛋糕、起酥烘焙以及三明治的麵包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馥松截至目前一共招募了25名研發人員。

外界或許不理解,一個蛋糕工廠,何以需要這麼多研發人員?在陳自立看來,這還不算什麼。在輕餐飲標準化製作的過程中,有許多環節的技術難題需要突破。一個研發人員,至少需要做這樣幾件事情:研發產品的外觀、口感;根據不同產品的情況進行保質期的調試和測試;根據不同品牌客戶陳列櫃的陳列需求,進行陳列測試;還有內外包裝的設計和跌落測試;微生物指標的控制等等,以確保一款產品在任何時間、任何人的操作生產下,都能呈現統一品質。

更複雜的在於推出引領風潮的創意。陳自立說,中國食品行業發展之快超乎想像,大眾對於新奇產品的消費熱情總在變化。就拿上海市場來說,早年間輕乳酪蛋糕紅透半邊天,「徹思叔叔」品牌門店門口,等待買蛋糕的消費者排成行。後來,榴槤、鹹蛋黃、芝士、黑糖等一眾人們喜聞樂見的口味相繼出現,蛋糕形狀也從傳統的圓形、三角等向獨立模具發展,熊爪蛋糕、狗狗蛋糕等仿真造型不斷攻占市場……

「如果不能推出引領、培養消費者的創新產品,是很難在市場上立足的。」正因此,馥松選擇了讓品控和研發占據主導地位,從而進一步帶動生產的發展模式。如今,馥松每年花在研發上的費用超過銷售額的9%,是食品行業內為數不多拿到高新技術認定的企業,還申請了麵包、蛋糕製作領域的多項專利。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行業受到震動。短期,陳自立已經感受到了輕餐飲市場的變化:大客戶們開始希望研發加工一些更適合外帶的獨立包裝產品,許多同行業的小工廠、作坊,則淹沒在這場洪流之中;長期,商超此次表現出來的強避險能力,將會使它們備受輕食品牌的青睞,成為人們消費烘焙品的重要場域。

而對馥松來說,當務之急要做三件事:在做好代加工服務的同時,推出自有輕食品牌;將市場進一步擴展到大型商超;增加研發內容。在過去三個月里,馥松最忙的正是研發部門。90多款新產品同時開發,超過過往一年研發量的總和。

4月以來,市場逐步回暖。馥松接到的訂單量已經是上個月的兩倍。儘管仍未回到常態,但陳自立胸有成竹。「辦企業,就是在跑一場馬拉松。原本我們打算20年、30年塑造一個優秀的工廠,偶爾遇到某一年年份不好,大不了我們花21年、31年。疫情或許會讓我們受挫,但也讓我們成長,學會在風浪中努力活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7rAu3EBnkjnB-0z9v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