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歲老人第一次見小玄孫,場面很溫馨,網友:跨越世紀的碰面

2020-01-10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都精神矍鑠。所以在老人的晚年生活中,作為子女應該儘可能的讓老人們感到幸福。

案例

一個百歲老人第一次和自己的小玄孫見面,當老人將孩子抱在手中時,場面十分的令人感動。老人一百歲的高齡,身體依然硬朗,但是記憶力已經不是很清晰了,有時候對於自己的孩子都記不清。

而當老人看見自己的小玄孫時,眼神中藏不住的喜愛。老人靜靜的盯著孩子,而孩子第一次見到老人,並沒有出現認生的情況。他不哭不鬧,乖巧的與老人對視。

孩子與老人之間沒有語言的交流,然而彼此見面的驚喜與喜愛確是溢於言表,場面很溫馨。網友看完後也紛紛被感動並且表示:這是一場跨越世紀的碰面。

老人能夠懷抱著自己的小玄孫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所以在老人有限的時間中,作為子女親人,要多陪伴在老人的身邊。經常帶孩子回去看望老人,其實對於孩子也有很大的好處。

分析

常帶孩子看望老人的好處

1)培養孩子孝順的品質

孟子曾說:"孩提之意,無不知愛其親也"。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是一個人良好的品德。而一個懂得孝順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懂得知恩圖報在人際交往上也會受到他人的喜愛和歡迎。

孩子對於老人有天生的親近感,而人們又常說:"老人就像一個老小孩。"孩子在與老人的接觸當中,能夠懂得如何去尊重和孝順老人。這對於孩子孝順的道德禮儀培養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有利於他們更好的成長。

2)老人的幸福感增加

對於老人來說,豐富的精神生活才能夠提升他們內心的幸福感。而孩子的陪伴則是豐富老人精神生活的有效方法,老人在孩子們的陪伴中,能夠感受到親人對他的關心和照顧。除了能夠增加家庭氛圍的和諧外,老人內心的孤獨感也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

更好的孝順老人,這幾點不容忽視

1)注意溝通

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後,生活的範圍受到了局限。所以對於生活可能會開始覺得枯燥無聊,這個時候作為子女就要多注意與老人溝通交流,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老人通過與子女的溝通,積極性得到一定的調動,他們內心的枯燥感也能夠有效的緩解。

2)家人多相聚

老人在晚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家庭和和睦睦,所以子女在工作生活的空閒時間,要注意增加一家人相聚的時間。老人在一家人和諧共處的家庭氛圍中,內心也能夠感受到一定的幸福感。而且"兒孫繞膝",對於老人來說也是最好的關愛。

總結

為了給老人一個和諧、幸福的晚年,子女們都要注意關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千萬不要讓子女對於父母的關愛單單停留在表面,而是要通過關心和陪伴,來更好的履行作為一個子女的責任。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6pClW8BxtCz63RLBi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