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都會想到「狼爸」「虎媽」這樣的稱號,在80、90後叛逆的年代,這兩位「風雲人物」的打罵教育一經推出,風靡全球,連美國教育家都頗為震撼,但這種打罵教育真的適合11、10後嗎?
「虎媽」原名叫蔡美兒,她是一位華裔媽媽,因把兩個90後女兒「打進」哈佛而成名。虎媽雖然身在美國,可一直崇尚中國傳統的「棍棒式」教育,她採用威脅、咒罵、打罵、利誘等方式,把兩個女兒培養成了哈佛高材生。她的教育方式轟動了整個美國,隨後迅速影響了千千萬萬個中國家長。
與「虎媽」蔡美兒威名相當的,是「狼爸」蕭百佑。狼爸共育有四個孩子,大兒子和三個女兒,80後的大兒子,被狼爸蕭百佑「打」進了北大,兩位90後女兒也打進了北大,小女兒還在讀書,目標是中戲。
蕭百佑「打」出了三個北大,一時間成為教育名人,「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成為蕭百佑的個性標籤,他被各大機構請去開講座,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然而這樣的教育方式,對於80、90後似乎還有點作用,10、00後只會越打越叛逆,關於這種棍棒教育,看看網友怎麼說。
@殤樂夜:中國家長最常見的教育方式,就是一邊打的孩子滿地找牙,一邊嘶吼著叫孩子「不許哭」!孩子疼哭了就越打越興奮,越叫聲越高;孩子忍著不哭就會惱羞成怒「怎麼了你?還不服氣?」,然後更投入地打。打罵只會讓孩子更傷心,而不會讓孩子更懂事。
@熱血青春:我只是覺得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好父母這個角色吧,我從小就是在打罵中長大的,我感覺我的爸媽就像皇帝一樣,他們說什麼,我就必須聽,還不能反駁他們。孩子對他們來說就是出氣筒,有時候還會騙我說我是撿來的。說實話,我真的很反感那些打罵孩子的父母。
@深深:當然得打,女孩還好,面子薄,家長說了就會聽,男孩有的說了根本不聽的,常常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不打記不住的,小孩子偷東西,不打下次繼續!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打罵教育」受到心理教育專家的多次批判,「狼爸」「虎媽」的極端教育也不再風靡。對於10、00後來說,再施行「打罵」教育,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叛逆,甚至陷入以下這兩種危機。
1.信任缺失、產生偏見
在新時代,網絡飛速普及,個性鮮明的00、10後都走前端,接觸各類新鮮事物。如果家長再用老一套的棍棒教育,相信不少孩子不會再信任父母,對父母產生偏見,甚至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把父母告上法庭。
2.陷入抑鬱
抑鬱症人群的平均年齡一直在下降,作為祖國的新一代花朵,00後也面臨著很多壓力,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輔導班,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一刻也不能放鬆。如果家長再給孩子找麻煩,孩子很容易對生活失去信心,陷入抑鬱的。
在80、90叛逆的年代裡,還沒有那麼多的作業和補習班,信息閉塞,也不知道用怎麼反抗父母的棍棒教育,只能默默承受著一切,努力為未來奮鬥。然而在新時代的今天,網絡快速發展,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面臨更多壓力又個性倔強的00、10後,棍棒教育只會讓他們更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