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特色「吃雞「套路,叫上朋友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2019-08-29     盤龍MoreLife官方號

雞肉,作為中國最主要的食材,在雲南也不例外。雲南人的烹調方式有很多,時常能讓各種人伺「雞」而動。

儘管雞並不是雲南所獨有,但豐富的天然資源,加之眾多的少數民族,其五花八門的香料和特色各異的手法,使得雲南菜中的吃雞套路變幻無窮。在雲南吃雞,一定不要錯過下面這幾種特色吃法哦!

汽鍋雞



雲南雞肉中的頭牌,要數汽鍋雞。汽鍋是紅河建水的,土雞是楚雄武定的閹母雞,三七是文山所產,有點博採眾長的意思。當然雞不一定要是肥碩閹母雞,按現在的飲食審美,可以替換成小巧的茶花雞,外來的珍珠雞、貴妃雞也可以。蟲草、天麻、重樓、雞樅、松茸,都可以拿來取代三七,另立風味。

沾益辣子雞



說起滇菜,沾益辣子雞絕對不容小覷,自上世紀被沾益「龔」氏家族推廣出來到現在,其發展歷程已經走過了幾十個年頭。在就餐時配上苦菜湯、炸好的洋芋條和臭豆腐,不奢華、不張揚,但沾益辣子雞絕對能讓眾食客辣得舒服,吃得安逸。

天麻火腿雞



昭通天麻火腿雞經名廚調配,採用火腿和雞,附以天麻、三七為主的二十多種純天然名貴中藥精心,烹制而成,具有獨特的風味。此佳肴湯色乳白,香氣撲鼻,味道鮮美,清淡爽口,口感極佳。為宴席之珍品。

竹蓀山藥雞



竹蓀是雲南野生菌的一種,因長相優美,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它營養豐富,香味濃郁,自古就列入草八珍之一。竹蓀爽脆,雞肉鮮美,兩者完美結合真是妙不可言。

花椒雞



在雲南,花椒雞以昆明團結鄉的最為出名。團結鄉的花椒雞,雞肉嫩,味濃香。此外,花椒雞還有跌打骨折調理、活血化瘀調理和高血壓調理的作用。

傣味檸檬雞



傣味檸檬雞,是一道很有代表性的雲南菜,可以說是傣族裡面的一道明星菜,它是用新鮮檸檬、小米辣、香菜等食材調製而成,開胃爽口,深受吃貨們的青睞,成為雲南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

彌勒滷雞



紅河一帶以彌勒滷雞最為盛行,滷雞色、香、味、形俱佳,它選料精良,加工方法獨到,滷料多達20多種,最重要的是滷料的比例,多一錢則多,少一錢則不及。

滷雞熱吃鮮甜,冷吃香嫩,滷雞蘸水比較特別,陳年老湯配上蒜汁、芝麻、芫荽、蔥花、野生小米辣、俗稱地椒的百里香等新鮮作料,鮮意之下埋伏著厚味。

傣味涼雞



傣族的招牌涼菜。脆生生的雞皮伴著帶筋的雞肉,上面撒了碧綠的薄荷和紅彤彤的辣子,再加上大量清香的檸檬汁,光聞一下就讓人口舌生津。

通關黃燜雞



通關的黃燜雞更像是黑燜雞,賣相稍差但是絕不掩其美味。顏色較深的原因是通關黃燜雞習慣放很多醬油上色,顏色雖深,但口味適中。與許多地方習慣燜到肉軟不同。通關的黃燜雞更需要考驗食客的牙口,新鮮土雞經過炒制後稍微燜制,入味後即上桌。鮮香可口,回味悠長。

勐海小烤雞



勐海烤雞用的是茶花雞,那種雞個頭不大,毛雞很少,雞小肉嫩,幾無油脂,烤雞肉質鮮嫩,清甜,外脆里嫩,口感極好。

佤族雞肉爛飯



佤語叫「饃尼亞布繞」,是佤族迎賓待客的美味佳肴,它即可以當飯又可以當菜,比普通的米飯要軟得多,比稀飯要幹些。有兩種做法,一種叫手撕雞肉欄 飯,另一種叫刀砍雞肉欄飯。製作方法獨特,取鮮嫩烏骨子雞切碎,和新穀米一起放入鍋中煮,然後再放入茴香葉、青辣椒、阿佤芫荽、蔥、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澤鮮艷,味道糯滑鮮香,獨具特色。

刺桐關麻辣雞



玉溪刺桐關的麻辣雞,據說是川菜滇做的產物,在昆明玉溪一帶非常有名氣,麻辣雞味道鮮辣入口鮮麻,口感脆香,味感超棒,光想想就流口水。

小街舂雞



來雲南,絕對不能錯過玉溪峨山小街的舂雞。小街舂雞的要點在於「舂」和配料特別:先在大石臼中把香椿籽、炒鹽、干焙花椒劃搗成粉末;然後添加新鮮辣椒搗爛;接著將煮熟放涼的嫩雞剔肉去骨,雞肉放入臼中攪拌,與配料充分混合;最後用木杵把雞肉搗到將爛未爛之際,讓配料與主料深度結合。

瀾滄炒雞



普洱一帶燉雞,通常先炒後燉,配料中除乾草果以外,還要放上些新鮮草果葉去腥提味。瀾滄炒雞風味比較特別,其中加入大量的大芫荽、苤菜等作料,相當開胃下飯,佐酒也非常不錯。

通海醬油花椒雞



醬油花椒雞選用玉溪通海當地農家放養的生態土雞為原料,用著名的粵菜白切雞的煮雞法,然後砍成涼雞裝盤,淋上通海特產上等醬油,鋪上蔥絲薑絲放上通海四寨出名的青花椒,撒上青紅辣子段,把精油燒開,澆到花椒、蔥絲、薑絲和雞肉上。一上桌,雞肉鮮香的味道立刻沖入鼻腔,令人食慾大增。

火塘雞



火塘雞是納西人民最原始的吃法,是麗江當地特色美食之一。納西族是麗江的主要世居民族,火塘文化成為了納西族文化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火塘燉雞注重的是原汁原味,吃的時候用炭火慢慢的燉,雞湯味道鮮美。

尼西土鍋雞



用尼西土陶加工的藏香雞,就是著名的尼西土鍋雞。用尼西土陶煨制出來的雞原汁原味,味道非常鮮美,是香格里拉不可多得的大眾美食。尼西土鍋雞味道獨特的原因,就在於有3000多年歷史的黑陶,只有用尼西土陶煨出來的雞,才具有原汁原味的鮮嫩。

壯涼雞



壯涼雞是雲南永平縣回族的風味名菜,瘦肉紅似櫻桃,肥肉潔白如雪,質嫩醇香,味道鮮美。

鬼雞



鬼雞是雲南傣族和景頗族的名菜,聽名字會讓人感覺這道雞很玄乎,其實這與他們的信仰民俗有關。歷史上他們有殺雞祭鬼的風俗,鬼雞就是供祭獻鬼後,景頗族人將煮熟的雞晾涼後撕碎,加小米辣、芫荽、檸檬等一起拌食,自然的檸檬香和芫荽之清新融入雞肉,酸香醒胃,加上姜蒜與辣椒釋放出的復合辣味,讓人回味無窮。

哈尼蘸水雞



哈尼蘸水雞是哈尼族人待客的最高禮節,蘸水是整道菜的點睛之筆,薄荷芫荽香蔥大等作料切細或搗爛,而後將與雞肉切細丟入碗中,再澆上一大勺雞湯,一時間雞湯香混合著各種輔料的香四散開來,令人垂涎。

香茅草烤雞



香茅草烤雞是雲南傣族的一道特色美食,用洗凈的香茅草把肉團捆綁起來,夾在竹片中,放火上烤等到肉烤熟之後,再抹上豬油,再烤上幾分鐘就可以食用,吃起來香辣可口,非常鮮美。

木瓜雞



在大理州雲龍縣一帶,人們用其盛產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燉雞來防病治病補身,也用來招待遠方來客,為客人消疲解乏,強筋健胃木瓜燉的雞肉湯肉酸香,味清純,一點都不油膩。

漆油雞



怒江盛產漆樹,漆油雞葉成為了怒江傈僳族的美食。瑰寶漆油就是漆樹結的籽炸出的油,冷卻後凝成塊狀,具有活血化瘀的藥用價值。

竹筒雞



竹筒雞是雲南哈尼族的傳統名吃,利用竹筒烹飪,歷史久遠。時至當代,雲南的各少數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飪的傳統方法,竹筒雞既有雞肉之鮮甜,又有青竹之清香,滋嫩軟糯,製法獨特,古老樸實。

岜夯雞



岜夯雞,是文山州廣南縣壯族獨有的一道獨具風味的傳統美味菜肴,被稱之為雲南一絕。岜夯為壯語,即酸湯之意,是一種用紅青菜或野菜製作酸菜湯,加入雞肉慢燉,以香甜鮮美和奇特的酸味為特色,油而不膩。

白河涼雞



白河涼雞是屏邊飲食風味中的名牌產品,選用本地未生蛋或未啼鳴的仔雞,經過特殊製作方法,加上白河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利用白鶴山天然礦泉水煮制而成。涼雞具有濃厚的川菜風味,又具有地方特色,食用時配以特製的酸、甜、麻、辣的小米辣蘸水,味道鮮辣可口肉質細嫩,餘味無窮,是屏邊縣宴席和佳肴中的上品,深為群眾喜愛。

罈子雞



罈子雞是雲南騰衝著名的漢族小吃,源於明末,興於清初,相傳與明朝末代皇帝永曆皇帝有關。罈子雞是由瓷壇(或特製砂鍋)燜制工藝和神秘的宮中藥物融合騰衝當地原材料配製而成,其色金黃玉潤,晶亮養眼,其色純正持久,不悶不膩,入口細品,皮脆肉嫩骨酥,滿口溢香。罈子雞具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尤為適合老人和小孩。

河口剁雞生



將雞宰殺取出肚雜內臟洗凈後,剔出雞胸肉,砍下雞頭和雞大腿(帶腳),用雞脖子、雞脊梁骨及雞身上的其它骨頭,連皮帶少量肉和骨頭一起剁碎成肉沫狀,再將小米辣生薑等配料剁碎,在鍋內放入適量油鹽後,用猛火爆炒,炒制水分即將干時即可出鍋食用。

舂雞腳



雞腳就是所說的雞爪子,其味淡,做法甚多。舂就是把東西放在石臼或缽里搗去皮殼或搗碎。顧名思義,舂雞腳就是把雞腳放到石臼里搗碎舂。

看到這裡小編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螢幕前的小夥伴你們還知道哪些特色的吃雞做法,在評論區分享吧!轉自曲靖吃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4UfCm0BJleJMoPMDx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