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論文的內部特徵,展示了論文的質量和水平,也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和著作權的保護。為了準確、規範引用參考文獻,醫刊彙編輯提醒大家,引用參考文獻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引用文獻不宜過於陳舊。文後參考文獻的標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學術造詣的程度及對同類文獻的檢索水平、利用能力。作者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引用的參考文獻較新穎,能反映同行業最新科研動態和學術水平。
二、引用文獻類型應呈一定比例。根據相關規定,文後參考文獻的類型主要有: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連續出版物(期刊)、論文集析出文獻、報紙、標準、專利及電子文獻等。
三、參考文獻著錄要符合規範。參考文獻的標註方法目前一般採用順序編碼制,即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後順序連續編碼,並將序號置於方括號中,引用多篇文獻時,只需將各篇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隔開即可,如遇連續序號,可標註起訖序號「~」。標註參考文獻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參考文獻的引用,應以正式出版的一次文獻為主,切忌使用二、三次文獻代替一次文獻;
2.應重視專著中出版地的正確著錄,文獻規定,對專著要著錄出版地,即使是出版社中包括了城市名,其出版地也不可省略;
3.主要責任者或相關責任者漏著,特別是國外翻譯的作品,相關責任者(譯者)容易漏標。
四、應重視電子文獻的正確著錄。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大量電子出版物和網絡版以及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資源,如光碟、磁碟、電子書刊、電子網絡出版物、主頁等,許多作者已在文後參考文獻中著錄了,但不規範。對於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應按規定標明其載體類型。
五、保證引文的數量。只有廣泛地參閱本學科的相關文獻,才能更全面更深入了解與該問題有關的信息。一般情況下,對較重要的研究性論文,引文不少於10條;內容較簡單的論文,引文不少於5條為宜。總之,與文中的論點、方法、數據有關的他人的重要研究成果,均應引用。
六、以引用權威文獻為主。一般情況下,反映學科前沿水平、質量較高的研究論文多數發表在權威性期刊上。大多數權威期刊是核心期刊,刊載學術水平較高、能反映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狀況和發展趨勢。引用權威性高的核心期刊上的文獻,可增加作者引用觀點的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作者的論文學術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參考文獻的引用一是要實事求是,二是非公開非正式出版的內部資料、期刊、論文集不能作為正式參考文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