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 希望 困惑
主講人:程 老師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學校和社會不能代替的。這種教育不是通過說教,而是通過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和家庭氛圍來實施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的增強和發展。
事實證明,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減少和抵制社會的消極影響,使孩子健康成長。反之,孩子可能會步入歧途。家長是家庭教育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必須真正重視家庭教育,才能搞好家庭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長要依靠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獲得良好效果。
初中階段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非常重要。這個時期初中生正處在生理,心理,思維的快速變動時期,處於人生成長的轉折關頭。而作為初一新生,剛經歷了小升初,跨入了初中。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發生了劇變,作為家長需要關注孩子,幫助孩子。
孩子進入初中,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但他們的情感又較脆弱,容易衝動,不計後果,做事缺少毅力。因此,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初中生活,順利實現從小學到初中的「飛躍」,為整個中學階段奠定全面發展的基礎,是十分重要的。
幫助孩子走好中學第一步
2.您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嗎?
青春期」半大」的孩子有如下一些特點:
四個最容易:
最容易叛逆(大腦額葉未成熟、多巴胺引起衝動)
最容易自卑(身高,容貌等)
最容易厭學(初中生成績下降一般不是智力問題)
最容易走上歪路
兩難:
難溝通——多傾聽,少嘮叨
難引導——尋找突破點
5.學習科目變多,課程量增加
二、幫孩子走好中學第一步的六個建議
1.多與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做孩子的知心人
2.多觀察、多指導,做細心型的家長
3.創設溫馨、和睦有利於學習的家庭環境
4.指導孩子與人和諧相處
5.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6.共同成長——做最好的家長
3、話多不靈(該閉嘴時就閉嘴)
4、多鼓勵、少批評,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
(孩子進步與表揚有關,小剛數學沒有考95分)
孩子最反感父母的三件事
1、小事一提再提:
父母管大事,小事儘量讓孩子作主。
2、翻舊帳:
沒人喜歡被揭瘡疤,這最容易讓孩子反感。
3、否定孩子:
常否定孩子的感受或想法,孩子就會更想頂嘴、堅持到底。
建議二、多觀察、多指導,做細心型的家長
孩子的喜怒哀樂常常表現在臉上,行為上,家長應從一系列的變化中推測子女在校的表現情況。如有異常情況,家長發現後應及時了解真相,並及時與班主任聯繫,共同對症教育。
建議三、創設溫馨、和睦有利於學習的家庭環境
第一,明亮、乾淨、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家長儘量不要看電視、打撲克等)
(今年的中考狀元楊佳依)
第二,良好的人際環境
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磊磊和彤彤)
父母教育子女的觀點要保持一致
溫暖、理解的親子關係,少打罵
建議四:指導孩子與人和諧相處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他的能力,85%取決於他的人際關係。
(情商和智商)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是教孩子成 「人 」,教會孩子「為人」、「處世」。(成人、成才、成功)
同伴和諧——善意、關愛、分享、合作、寬容
師生和諧——尊重、信任,家長當好「橋樑」(和老師多溝通)
一個不快樂的初中女孩
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女孩,升入初中後整天悶悶不樂。因為她覺得自己有很多優點,可是老師從來沒有表揚過她。她的媽媽了解到這種情況後,就準備利用一次開家長會的機會讓自己的女兒快樂起來。
開完家長會,這位智慧的媽媽告訴女兒「孩子,我今天很開心,老師提到你很多優點,比如你學習認真,勞動積極,團結同學等。我真為你感到自豪。」第二天,孩子的心情很愉快,笑容很燦爛。
家長永遠不要說學校和老師的壞話,要做好孩子和學校、老師的橋樑。因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尊重信任老師,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王天一:小學。初中、大學、研究生)
為避免孩子產生學習吃力的現象,迅速地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除及時補缺,加強學習計劃性外,應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做到
三先三後:即先預習後聽課,先複習後作業,先獨立思考後請教別人
四個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動腦盤多想;口到,讀課文要動口;眼到,多看,細看,認真看;手到,勤於動筆,多寫多練。
六個字:即看、聽、記、寫、問、練
八個環節:即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課外學習
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柴契爾夫人)
建議六:共同成長——做最好家長
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堅持閱讀(猶太人人均一年讀64本,中 國不足5本)
注重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
管理自己情緒
相互陪伴
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大聲說出我們的心愿:
一起努力,共同成長!
一起加油,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