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學作家玄色
長篇小說《守藏》新版上市
2020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600年,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在這個重要的年份,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由青春文學暢銷書作家 玄色最新修訂、《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 蕭寒作序的長篇小說《守藏》。這是與故宮、與故宮文物南遷、與抗日戰爭密切相關的一部作品,也是玄色繼《啞舍》(精裝)系列之後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再度合作。
《守藏》講述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北平故宮博物院接到指令,將文物「南遷」,一群身份各異的「守藏吏」護送國寶專列的故事。真實的歷史背景,輕鬆詼諧的文風,重述了「13427箱文物,跨越兩萬里、十四年光陰、一場戰爭,無一損毀」的故宮文物南遷傳奇。小說融合古董、國學、歷史等元素,將世界文化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過程最艱辛的文物遷徙重現於讀者面前。尤其難得的是,古董難以言說的魅力在這部小說中得到精彩展現。
《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蕭寒
誠如導演蕭寒在這部小說的序言所說:
「故宮數以萬計的國寶從來都不是安然無恙地躺在展館中的,國難當頭時,它們經歷過一次跌宕起伏的冒險。基於故宮南遷的故事,玄色的小說《守藏》就講了這段文物史中的『傳奇之旅』。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博物院乃至中華文化歷史上永遠值得追憶、回味的一頁,從過去到現在,從大漠敦煌到故宮深牆,從民間小巷到熱血戰場,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們永遠都在發著或許微弱卻始終燦爛的光。」
《守藏》的歷史背景十分清晰:1933—1947年,故宮博物院為躲避日軍戰火,曾有過一次浩大的文物南遷:13427箱文物分5批運至南京,「七七事變」後又分南、中、北三路輾轉西遷,水陸交通並用,分別在貴州安順、四川樂山和峨眉山「避難」達七八年之久,抗日戰爭勝利後才陸續集中到重慶,1947年「回遷」南京。
守護著國家的寶藏、守護著民族的尊嚴、守護著疆土的完整,不管是什麼身份,每個人都是守藏吏。在《守藏》中,無數人耗費心血、拼盡性命所守護的,不僅僅是一件件器物,更是民族的文化遺產,所誓死捍衛的,不僅僅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更是民族的尊嚴。若沒有1933年那次「國寶南遷」,故宮博物院的有些國寶也許就此散落世界,更或者消失於世。今天的我們將無法看到五千年間,祖祖輩輩所孕育的文化瑰寶。
作家玄色
《守藏》延續了作家玄色對古董的熱愛與研究,通過閱讀小說可以進一步了解故宮文物的前世今生。創作手札中的一段話,詮釋了玄色創作這部小說的旨意:
「謹以此書獻給那些為文物遷徙做出貢獻的學者和士兵們。今天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每一件古物,都是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保存下來的。向他們致敬。」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守藏》中,增加了作家玄色經過精心構思、從未對世人展示的「番外」,更會讓讀者有著意外的驚喜。
點擊上圖即為購書頁面
小說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故宮博物院接到指令,將文物「南遷」,一群身份各異的「守藏吏」護送國寶專列的故事。真實的歷史背景,輕鬆詼諧的文風,重述了「13427箱文物,跨越兩萬里、十四年光陰、一場戰爭,無一損毀」的故宮南遷傳奇。小說融合古董、國學、歷史等元素,將世界文化史上時間長、規模大、過程艱辛的文物遷徙重現於讀者面前。尤其難得的是,古董難以言說的魅力在這部小說中得到精彩展現。本小說延續了玄色對古董的熱愛與研究,通過閱讀可以進一步了解故宮文物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