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先講兩個我比較熟悉的人。
第一位,現在是某新媒體MCN機構創始人。
簡單講,MCN機構就是孵化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IP的。這家MCN機構總體粉絲數大概有7000萬左右,是個比較大的MCN。
講講這個創始人。他創造過很多熱點事件,具有很強的市場嗅覺,特別能拿捏大眾的喜好。
這給人一種假想,以為他會是什麼傳播學專業畢業的。其實呢?他僅僅是高中畢業。
而且,據他自己所說,他上學時就是個學渣。只是他非常喜歡「獵奇」,對新鮮事特別敏感。
後來,搞微博、又搞公眾號,再搞抖音,沒想到自己還真是這塊料。
他還說,回頭想想,可能正因為自己是個學渣,找不到像樣的正規工作,不得已,只能另闢蹊徑。沒想到,竟然成了。
另一位,很年輕,不到30歲。
初中畢業,15歲時是一位知名培訓講師的助理,也就是打雜的,順便還拓展客戶。
後來,他突然發現一個市場——那就是企業客戶,尤其是那些規模不大的客戶。
這類客戶想找一個好點的講師很難,因為信息不對稱。
這小伙就想,能不能造個網站,選拔一些好的講師放在上面,有視頻,有介紹,可供用戶選擇。
同時,作為講師經紀人的網站平台,可以對接客戶,並對講師的質量進行把控。
他的這個想法出來後,與那位知名培訓師溝通,想要一起做。
可是,那培訓師並不看好這個模式,認為有風險,便拒絕了。
於是,小伙只能借點錢自己搞。
現在這個平台,一年的交易金額大概有5個億,並且已經拿到了多輪投資。
這小伙和我聊時,我問他成功的經驗。
他說也沒啥,就是膽子大。
因為自己一窮二白,沒啥可失去的,所以才敢放開手干。
我想想很有道理,也許正因為他是野路子出身,才敢去嘗試別人不敢嘗試的東西。
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按部就班的人。
講這兩個故事是想表明一個觀點:學渣也並非一無所事,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而且,我見過很多創業成功的人,很多來自底層。
獵豹CEO傅盛,曾寫過一篇文章,與我的觀點類似,他還說:學霸和學渣的本質區別在於思維模式不同。
怎麼個不同法呢?要從小看。學霸都愛學習,認為每門課都很重要。所以,追求全面性和精準度。
你想想那些名校畢業後的高級白領,他們凡事講邏輯,工作很細緻,行動有依據。
而學渣呢,往往很隨性。但是認準的事,又往往心無旁騖,天馬行空。
良叔上學時,觀察過班裡的學渣。
有一位,特別愛搞笑,他覺得能把大家逗樂就是他的任務,所以各種自編段子層出不窮。
還有一位學渣,就研究談戀愛,搞出很多理論出來,最後還真追到他喜歡的女孩。
你別說,這是需要膽量的。
像我們這種乖乖仔,心中有很多約束標準。
高中談戀愛?那絕對就是禁區。
你看,在學霸和學渣的意識里,整個世界的維度是不一樣的。
學霸更講究系統性,凡事按照既有途徑開展。
常規戰場,就是他們的天下。
而學渣呢?他們的思維往往很跳躍,凡事更講感覺,同時更擅於集全力爆發於一點。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大概就能明白什麼樣的戰場更適合學渣。
就是那些不確定性很大的非常規戰場,而不是一個普通白領的工作,這類事兒,學渣註定搞不過學霸。
當然,我不是說學渣做不確定的事就一定能成功,凡事講機率。
這類事兒成功的機率本來就不大,但是倘若成功,收益便是巨大的。
學渣們本無啥可失,趁著年輕搏一把也未嘗不可。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表達的,歡迎留言。
良叔小隨再堅持35天。
-END-
每日一圖
重口味早餐 ——攝於2019年10月31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