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變美了

2019-10-03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數說70年

武漢變美了

新中國成立70年

是武漢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70年

也是城市形象不斷刷新的70年

邁向國際化大都市

「武漢變美了」這句話

已經成武漢市民的心聲

和遠方客人脫口而出的稱讚

我們繼續用數據

為您揭示大美武漢的

城市畫卷是如何繪就的

武漢變美了

首先得益於武漢以水定城

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直接體現在大江大湖大武漢的華麗蛻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

武漢建成總長約64公里

總面積約740萬平方米

綠地面積超過460萬平方米的

「兩江四岸」江灘濱水空間

101公里的東湖綠道

詮釋美麗中國的典範

更承載著武漢市民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綠道開放兩年多來

接待遊客總量近4000萬人次

成為了遊客旅遊休閒

和市民戶外活動的首選地之一

武漢變美了

彰顯在兩江四岸燈光秀

拉動的夜經濟

近年來

武漢兩江四岸景觀亮化不斷升級

向世界展示武漢多姿多彩的

人文、生態、科技融合的藝術畫卷

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

今年五一期間

武漢兩江遊覽項目

共接待遊客2.2萬人

同比增長21.5%

2019暑期國內熱門遊船項目

夜遊項目前十排名中

「武漢夜遊長江」位列第二

新版燈光秀

以「楚天光秀 輝煌江城」為主題

亮相中秋之夜

兩江四岸近千個建築

和山體燈光炫動

呈現了氣壯山河、萬象更新的

華彩畫卷

今年國慶「祖國萬歲」主題燈光秀

霸屏央視、驚艷全國

成為了海內外遊客最紅「打卡」項目

武漢變美了

落腳在生態環境更加宜居

解放前夕

武漢僅有

漢口中山公園

武昌首義公園

兩座公園

街道綠蔭稀少

綠化覆蓋率為2%

人均公共綠化面積只有0.29平方米

新中國成立初期

武漢市大力推進

荒山造林、開闢苗圃、恢復公園

改革開放以來

武漢重建黃鶴樓

建設東湖風景區

描繪「山水園林」畫圖

躋身「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之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

武漢人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垃圾場上建園博

大東湖上織綠道

長江兩岸造森林

不斷譜寫「生態化大武漢」的

綠色新篇章

截至2018年底

武漢三鎮綜合性公園

廣場總數達到81座

武漢街頭湧現出數以千計的

小花園、小遊園、小亭園、小森林

武漢市民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由1985年的1.8平方米

上升到9.61平方米

增長了5.3倍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由1979年的22.8%

上升到39.47%

我們的武漢

變得越來越美

武漢廣播電視台出品

責編:齊雯

融媒體記者:歐陽榮光 楊文傑

實習編輯:塗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