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表彰第四屆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嘉興市南湖區政務服務和數據資源管理局(行政審批局)榜上有名。
這支成立僅僅三年的年輕隊伍,
憑藉什麼成為了
讓人民滿意的集體呢?
2016年7月21日,南湖區行政審批局掛牌成立;2019年1月18日,嘉興市南湖區政務服務和數據資源管理局(行政審批局)成立,掛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牌子。現有在崗人員138名,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僅33.2歲。
作為全國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該局以「精細管理、改革創新、服務便民、廉潔高效」為宗旨,致力於提升辦事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以滿腔熱血奮鬥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一線,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工作。
行業許可「一證化」改革
現場標準化管理
企業開辦「一日辦結」
跨省政務通辦
無差別全科受理
企業註銷「一件事」
水電氣網報裝便利化改革
······
相關工作成效被車俊、袁家軍等省領導批示肯定,人民日報、中國日報、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中國經濟時報、人民網等報道300餘次。
局被列為浙跑改辦《政務辦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規範第4部分服務大廳現場管理》文件起草單位、全省「無差別全科受理」工作指南起草單位。
浙江省13個部門共同發文推廣以南湖區為主的商事登記「證照聯辦」經驗。
南湖區「無差別全科受理」被作為26條經濟體制重點領域改革典型經驗之一在全省複製推廣。
企業開辦一日辦結被省委深改辦、省跑改辦開設的《領跑者》創刊號刊登,在全省複製推廣。
局榮獲省級青年文明號、嘉興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先進集體、嘉興市級文明單位、五一勞動獎、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先進集體等榮譽。
被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授予「最多跑一次」現場教學基地,也是紅船學院的現場教學基地。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報告顯示,改革後南湖區審批辦事流程、服務質量的滿意度分別達到了97.1%和96.9%。
紅船精神聚人心,勇當群眾「跑腿工」
2016年7月21日,南湖區將相關部門16枚印章正式封存,由區行政審批局承接16個部門188項行政許可事項和38項服務事項,占全區行政許可事項總數90%,實現「一枚公章管審批」。
2018年3月,經過短短一個月籌備,「無差別全科受理」在全國率先上線,讓群眾「跑一扇門、找一個窗、辦千件事」,實現前台受理窗口壓縮47%,日均辦件量同比提升20%以上。建立服務專員、智慧專員、受理專員隊伍,他們熱情、專業的服務獲得辦事群眾點贊。
制定事權分級管理制度,實行受理、勘查、審批三分離模式,實行考試聘任制,開展案卷全面「體檢」,牢牢紮緊權力行使的「圍欄」,確保權力在為民服務的軌道上運行。
惠民利企謀新篇,為得群眾「一聲好」
2017年4月,通過把創業中需領取的衛生許可證、排污許可證等N張證變為1張「行業經營綜合許可」證書,極大方便群眾辦事。
2018年底,在全國率先實現常態化企業開辦一日辦結,為企業提供套餐式點選服務,材料由23份減少至7份,時間從8個工作日減少至1個。
今年,水電氣網1100行動開展,實現企業用水、低壓用電、用氣報裝接入服務「一個環節、一日辦結、零材料、零次跑」,網絡接入同步開展。
全局奔跑在為民服務的征途上,繼續「刀刃」向內,推行政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結合機構改革又將「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數字化轉型結合,掌上辦公、掌上辦事、審批服務數字化轉型等已然在路上。
示範引領強服務,爭做群眾「暖心人」
2016年,南湖區審批大廳高標準導入OSM現場管理系統,一切物品定點定位,專設群眾辦事等候休息區、自助服務區、母嬰服務區等,半軍事化的嚴格管理和便利的辦事環境,顯露局提增工作效率、提高群眾滿意度的苦心追求。
「用心書寫時代滿意的答卷」。2018年9月,隨著G60科創走廊長三角「一網通辦」吳越專線開通,為更好服務異地辦事群眾,嘉興南湖和蘇州吳江推出全國首例政務通辦模式。今年4月2日,為更高質量推進兩地政務通辦,又推出首批跨省政務事項異地審批標準,在長三角政務服務一體化進程中邁出重要一步。今年9月,南湖吳江「出生一件事」跨省聯辦全省率先實現。
局黨員幹部在近年開展的「社情民意大走訪、『八八戰略』大宣講、思想觀念大解放」活動和「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活動中,深入基層問民情、解民憂,全體黨員幹部赴基層走訪300餘次,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之事無小事」。
來源 | 區政務數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