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慶漂」:到大慶擺地攤、幹個體、開公司…

2021-04-01   東北網

原標題:走近「慶漂」:到大慶擺地攤、幹個體、開公司…

東北網4月1日訊他們,從各自的家鄉來到大慶,為了生活努力打拚,演繹著不同的人生故事。

有的做多個兼職、有的擺地攤、有的幹個體、有的開公司、有的在企業做高管……記者在一周時間裡,採訪了多位「慶漂」。他們中的多數人已經融入了大慶,為大慶的發展做著貢獻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送快遞月賺3000

城市中,快遞小哥是保障人們生活正常運轉的重要一員,而這一群體中,「慶漂」的數量不小。

記者隨機採訪了21位快遞小哥,他們中,有17人是投奔親戚或朋友來到大慶的;有4個人是「漂二代」,已經在大慶買房落戶,成為了大慶人。

劉軍峰來自綏化市,找工作時,感覺大慶的就業機會多,就到大慶當上了快遞小哥,一干就是3年。

他說,剛送快遞的第一年,由於對市區不熟,基本上沒賺到錢,賺的錢剛夠養活自己,接下來的兩年,路跑熟了,每天都能送三四十單,收入不錯,還有了女友。

19歲的小王對記者說,自己本就喜歡騎摩托,來到大慶後有個大哥帶著他,現在一個月能賺3000元左右,這在他的農村老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擺地攤買了兩輛車

張永超來自海倫市,他在大慶已經生活11年了。

起初在一家私企做庫管,有了愛人成了家後,覺得做庫管雖然工作穩定,但賺錢比較少。

張永超能吃苦,他從私企辭了職,把所有積蓄拿出來買了一輛小貨車,開始跑大慶市區內的各種大集,專門賣應季果蔬,哪個品種賣得快就賣哪個。

他為人好,講誠信,所以,他的生意做得特別好,無論在哪個集市都有很多客源。

張永超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前段時間又買了一輛轎車,讓愛人練手,將來拿到了駕照方便愛人接送孩子。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集上像張永超這樣的「慶漂」特別多,他們最初都是「漂」在大慶,如今,通過努力在大慶扎了根,大慶,已經是他們熱愛的第二故鄉。

開公司買了多套房

李吉合,是一個幸福的「慶漂」。

李吉合說,他大學學的是環藝設計專業,畢業後到很多城市闖蕩過,最終,選擇了大慶。現在,除了讓胡路區的廣告總公司外,他還有兩家分公司,並且還開了一家傳媒公司,已經在大慶買了多套房產,兩個孩子都在大慶市讀書。

李吉合說,他們一起畢業的同學中,來大慶的有13人,有的當了公務員,有的開公司,日子過得都很幸福。

王女士選擇來大慶,是因為看中了大慶的教育資源。

她身體有殘疾,為了陪讀,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複印社,不僅足不出戶就能掙錢養家,還不耽誤照顧孩子。

王女士說,她認識了很多附近的陪讀家長,這些人都像她一樣為孩子來到大慶,都在做生意,生活得都很好。

「一見鍾情」紮根大慶

說起周艷茹來大慶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2002年,她來大慶看病,在大慶簡單逛了一番,美麗的城市讓她覺得特別養眼睛,一下子就愛上了這裡,當即決定留下。

周艷茹喜歡讀書,找了一家書店打工,一干就是5年。她也收穫了愛情,結婚,生子。

孩子的到來,改變了周艷茹。她先是辭了書店的工作,自己開了一間超市,發現開超市陪孩子時間少,她又關了超市開始找各種兼職。她說,無論多苦多累的活都不嫌棄,只要有時間多陪陪孩子就好。兒子目前學習成績在班級始終名列前茅,讓周艷茹很欣慰。

幾年前,周艷茹遇到一個去大城市發展的機會,但是,她當時果斷放棄了。

周艷茹說,大慶各方面也不比大城市差多少,自己這輩子不會離開了。

玩高科技的「慶漂」多

百腦匯,是大慶市電子產品的集散地,更是「慶漂」雲集的地方。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裡的經營者90%以上是從外地來到大慶的。

在百腦匯,有無人機、相機、電腦、手機等諸多電子產品,有的是廠家直接設在這裡的銷售服務機構,有的是從外地來大慶開拓市場的。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玩高科技的外地人,約有50%都在大慶市置辦了房產,落了戶。

在這些經營者中,劉波,不僅自己經營了一家店鋪當著老闆,還在多個大企業兼職,負責替這些企業打理大慶的業務,在業界混得風生水起,自己的小日子也過得十分幸福。

打拚辛苦仍不舍離開

「慶漂」中,也有許多仍在努力打拚的普通人。

來自慶安的小李對記者說,他沒有手藝,2017年來大慶時,和親戚學了刮大白、貼地磚,一開始只是四處找零活干,後來,掛靠到一些裝飾公司,剛剛有些穩定,裝修市場又不景氣,他的活就少了。有朋友勸他改行,可是,自己還有些不甘心,因為,不管怎麼說,刮大白和貼地磚都是個技術活,要是改行,自己沒有文化,也很茫然。

有朋友勸小李再到別的城市尋找機會,可是,小李表示,雖然自己在大慶「漂」的時間不長,但非常喜歡大慶,捨不得離開。

人的一生總要經歷起落。劉鳳軍,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學的是工程預算專業,畢業後來到大慶,曾經一個月拿過萬元的高薪,但是,近幾年公司的業務少了,他的工資剛夠維持生計,日常開銷都要愛人的工資貼補。近來,劉鳳軍想辭職,可是又舍不下所學的專業。雖然眼下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但樂觀的劉鳳軍說,大慶正在謀求轉型,會帶來更多機遇,相信自己的生活也會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