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林)在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第一書記韓忙忙,她紮根鄉村,帶領駐村幹部,竭力扶貧。駐村兩年多年來,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腳踏實地,把扶貧工作實打實地做進群眾心裡,使得村莊的環境更美了、群眾的腰包更鼓了、幹部的心氣更足了,贏得了幹部群眾的普遍「點贊」。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第一書記 韓忙忙 :2017年的6月份,帶著組織部的任命文件,我到橋南暢家村來報到。第一次來到村部以後,那種迷茫無助的感覺沒有辦法形容。因為我對第一書記沒有概念,不知道第一書記該如何去干,開會的時候,我發現,我首先應該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先整理貧困戶的資料,首先了解我們有多少戶貧困戶,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致貧的,有多少人可以就業,先了解村上的這些情況,然後根據情況我才能開展工作。
老馬,在不在。 最近蜂蜜賣咋樣?還有多少, 300斤就剩24斤了。 那明年準備咋弄呀? 明年繼續發展,再發展30箱。
在我們走村入戶的過程中,我就發現馬分良這個人,他一個四十來歲的中青年,整天什麼事都不幹,在村裡無所事事,游村呢,當時他的致貧原因就是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對養土蜂這塊還比較感興趣,也有一些經驗,然後我就和村上的兩委幹部鼓勵他,說你可以把這個產業給你發展起來呀。
剛開始,你再說,他都不想做,他就覺得他現在一個人這樣混著挺好的。但是通過我和兩委幹部多次的引導,多次的勸說,他最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帶著不情願的態度,還是放了9箱蜂放到秀龍山的山林裡邊去了,當他第一年收入3000多塊錢了以後,他突然一下子給來了興趣,2018年的時候,他就是發展了17箱土蜂,去年的收入就是7000多塊錢,當他把蜂蜜賣完了我去到他家的時候,他可開心了。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村民 馬分良:去年賣了7500元蜂蜜,今年賣了15000元,感謝韓書記。
通過幫扶馬分良,他的改變讓我觸動很深,讓我就覺得我應該讓更多的群眾看到生活的信心。我們戶內的產業發展起來了,然後根據政府一村一園的項目建設,我們決定在我們村建立柿子醋廠,在醋廠這兩年的生產過程中,我們共帶動貧困戶60多戶,貧困戶的增收2000元左右。 我們還有5戶貧困戶在醋廠進行了入股,每年的分紅大概就是3000元左右。醋廠帶動就業2戶貧困戶,每年的收入是21600元。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村民 科密強:在這上班,第一個是離家近還能照顧家裡,第二個就是有一份工資,一月1800元,能為家減輕負擔。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副書記 暢偉田:韓書記從2017年6月來到暢家村以來,對村上的工作確實幫扶挺大。在2019年即將結束之際,我代表暢家村兩委幹部,對韓書記在這一年多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通過兩年多的幫扶,讓我深切感受到作為暢家第一書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讓我們的暢家村民變富,暢家村莊變美。截至到2018年,我們暢家村順利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2019年截至到目前,我們暢家村共脫貧110戶,在以後的工作過程中,我會在產業和就業上下大力氣,讓我們的暢家村民達到穩定脫貧的效果,同時,我會繼續秉持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紮實做好駐村幫扶工作,讓我們的暢家變得更富 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