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多連任,靜待修復中加關係的新時機

2019-10-23     中國網觀點中國

劉江韻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特魯多連任,施政面臨困難對華政策​趨穩健

2019年10月21日午夜,加拿大總理在蒙特婁的自由黨總部發表勝利演說,「今晚,加拿大人拒絕恐懼與沮喪……他們選擇了進步主義路線,選擇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現場的工作人員高舉標語,歡呼雀躍,但身後的支持者零零落落,似乎對這次勝利準備不足。

一場艱難且不完滿的勝利

與四年前相比,自由黨這次贏得相當艱難,投票前一天的民調仍落後保守黨接近一個百分點。最終的投票結果反映了民調數據,雖然自由黨以157個席位勝出,但相比選前減少了20個席位,且實際得票率(33%)要低於保守黨(34%),需組建少數政府。

特魯多也不再是那位魅力四射的政治明星,乏善可陳的外交成績單令其羞於再提起「加拿大回來了」的招牌口號。蘭萬靈案和「黑臉妝」事件脫去了特魯多「政治清流」的光環,選民意識到他不過是又一個傳統政客。再次投票給自由黨和特魯多,與其說是因為其政綱與個人魅力,不如說是保守黨並未能提供更好的人選。

特魯多連任,施政面臨困難對華政策​趨穩健

自由黨少數政府面臨的挑戰

少數政府在加拿大歷史上並不少見。在2004年到2011年的短短7年間,自由黨和保守黨都分別組建過少數政府。少數政府意味著更多的政治制衡,執政黨推行的政策需要尋求反對黨的支持,還可能面臨不信任投票引發的政治危機。但也有少數政府取得輝煌政績的例子。如1963年上台的皮爾遜政府,在五年內完成了六大任務,包括推行全民醫保和退休金計劃等重大倡議。特魯多的父親老特魯多在1972年也曾組建少數政府。

今天的自由黨少數政府面臨著新的挑戰。

其一,民意的分裂日益嚴重。加拿大的民意越來越表現為城鄉、南北與年齡層的分歧,同時原有的東西部省份、聯邦主義與魁北克民族主義的矛盾有進一步加深的跡象。此次選舉,自由黨在西部省份慘敗,在大本營魁北克也僅以3票險勝代表分離主義的魁人政團。民意的分裂將導致特魯多更難在下一次大選中重奪多數地位。

其二,少數政府難以同時滿足東西部省份的要求。加拿大的西部是能源與農業大省,而東部是政治、金融與製造業中心,雙方對於聯邦財政與環保政策的矛盾由來已久。特魯多第一任期的策略是「左右逢源」,同時推動徵收碳稅與「西油東輸」,既滿足東部對於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又促進西部能源產業的發展。但現在的少數政府必須獲得左翼政黨的支持,這意味著特魯多支持西部能源業的計劃將更難推行,而且保守黨必定將此作為攻擊自由黨政府的有力武器。

特魯多連任,施政面臨困難對華政策​趨穩健

特魯多將採取更為穩健的對華政策

在對外政策方面,特魯多首先要應對的是陷入「冰點」的中加關係。然而在連任的初期,特魯多對華政策的調整空間十分有限,仍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國。美國手握兩個重要籌碼:一是《美加墨貿易協定》尚未在美國國會通過,二是威脅加拿大若允許華為5G進入市場將有損美加情報合作。

《美加墨貿易協定》事關加拿大的經濟命脈,但美國民主黨顯然不願意在此時通過協定,恐會分散公眾對特朗普彈劾案的注意力。加拿大在安全上高度依賴美國,「五眼情報聯盟」中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國都已經出台政策禁止或限制華為5G設備,加拿大成為最後一個未明確表態的成員國,承受巨大壓力。

受制於上述因素,預計特魯多將採取更為保守的對華政策,回歸到加拿大外交的「慢一步」傳統。一方面,特魯多在9月派出了對華友好且有豐富經貿經驗的大使鮑達文,發出緩和關係的積極信號;另一方面,將對孟晚舟案的引渡聆訊延遲至11月,又推遲公布對華為5G的安全審查報告,顯示其正觀望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等待修復中加關係的時機。

在特魯多最為關注的中加經貿關係方面,他可能也將採取更為穩健的姿態。短期來看,最迫切任務是審視對華農產品出口政策,儘快恢復至2018年出口水平,以爭取西部農業省份的支持;中長期來看,發展中加能源合作可能比推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更具可行性。(責任編輯:王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eEL-W0BMH2_cNUghF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