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徵信「翻車」,徵信「黑產」的路該到頭了

2019-11-22     市場監管

  近日江蘇淮安警方依法打擊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緩存公民個人信息1億多條,其中,上市公司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徵信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證返照查詢9800多萬次,獲利3800萬元。

  警方的這次行動,讓人們看到了徵信「黑產」到底有多猖狂。徵信「黑產」是將公民的個人信息乃至隱私作為可交易商品,通過「買」「賣」「竊」等各種方式加以非法獲取或者售賣,從中牟取利益。在徵信「黑產」的利益鏈條中,參與方無視公民信息被挪用、泄露所帶來的傷害,反而在類似於法不責眾的心理下瘋狂越界,以至於拉卡拉旗下的考拉徵信也將其作為一本萬利的灰色「生意」。

  此次拉卡拉旗下徵信公司涉嫌非法提供海量身份證返照查詢,外界也將質疑指向其母公司。儘管拉卡拉澄清不能控制和實際支配考拉徵信,但作為考拉徵信的股東和關聯方也要給市場和投資者一個交待。畢竟,這些證照不會無緣無故而來,真相還有待警方深入調查。

  近來,警方對網際網路企業包括徵信在內的各種公民信息「黑產」打擊力度日益增強,反映出日趨明顯的監管趨勢:將公民個人信息隨意販賣的路已經到頭了,個人或企業如果繼續從事這一畸形產業,必將受到司法機關嚴懲。

  從徵信「黑產」的治本目標來看,對「黑產」供銷兩端的打擊都不可放鬆,尤其是對目前不少網際網路企業濫用徵信權限、誘導乃至強制用戶提供過多信息的行為要加以嚴管。近期,一批APP相繼因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而被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點名」並要求整改,其中不乏知名網際網路企業,拉卡拉旗下公司也曾在列。

  從因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而被點名的企業黑名單中可以看出,這裡面既有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也有其他領域的網際網路企業。隨著大數據策略的普遍使用,「無網(網際網路企業)不征(信)」已成行業現象,這就更加凸顯出個人信息保護的嚴峻形勢,也就需要行政、司法等各職能部門聯手加大共同整治力度,尤其是對性質惡劣、觸犯法律的相關責任主體追究刑責。

  其實,一旦企業走上了徵信「黑產」之路,不僅會造成公民隱私泄露,同時也會給更為嚴重的犯罪行為提供了空間。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黑產」造成的信息泄露預計在幾十億條上下,從業人員超過200萬,涉及欺詐團伙超3萬個。其中因個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總體經濟損失可能已超900億元,目前黑產市場規模預估已逾千億級別。由信息「黑產」所滋生的羊毛黨、信貸欺詐、盜號盜刷等,更是給企業、商家和用戶三方都帶來了巨額損失,一旦繼續蔓延走向失控,就會危及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

  拉卡拉旗下公司出事,導致母公司股價暴跌,其他上市公司股東也無一倖免。雪山崩塌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徵信「黑產」本質上是條不歸路,警方的打「黑」風暴不息,也喻示著更多曾經以及現在從事此類「黑產」的企業都難逃法網。(楚天)

  來源:新京報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無法全部鑑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編輯:李木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e74lG4BMH2_cNUg7P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