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政策「欽定」3500

2019-09-09     炒股跟Z走

此次降准之後,網絡上有「懷疑論者」以「向後看」的眼光指出——每次降准之後最終受益的都是「房地產」,股市受益並不明顯(論據是此前若干年降准之後A股多數機率在下跌:諸如,歷史經驗顯示,A股市場在央行啟動降准後的一個月延續跌勢的機率稍大,而在首次全面降准後的三個月和六個月內漲跌的機率各占一半)。

對此強調,本輪政策周期的變化,肇始於2018年10月底重磅會議,正是此次會議明確提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將宏觀政策的主基調從「降槓桿」轉為「穩槓桿」,政策側重點轉向「高質量發展」,並且大篇幅的強調「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也正是得益於此次「政策的『轉向』」,及至2019年1月全面降准之後,A股終於發動了一波「歷時3個多月的『大反彈』」!

此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仍然是建立在2018年10月31日會議定調的「新政策周期」框架內,要討論「降准之後A股的漲跌機率」,已經不適用「非本次政策周期」之前的「歷史經驗」,能夠借鑑的,只有2019年1月初「全面降准」之後的那一波「大反彈」

這也是堅持認為,「滬指3500已經『坐實』」的根本原因(相反,房地產此時已經「日薄西山」,短期的炒作之後,仍然要歸於「凍結」的狀態)!

決策層一系列加碼的「穩增長」舉措,尤其是此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的大動作,使得A股的「金九」已經坐實,投資人當前更應該關注的是「那些板塊」最能夠受益於此次「政策主導的估值修復性反彈」

諸多分析認為,券商、銀行等金融板塊最先受益,但科技股受益「更久持久性」。

央行降準直接利好於銀行股和券商股。首先降准放鬆了銀根,有利於擴大銀行的可放貸規模,對於銀行股是直接利好。而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相結合,支持普惠金融,對於中小銀行利好程度更高。其次央行降准將會刺激股市成交量增加,利好券商股。第三是全面降准將刺激實體經濟發展。最後降准支持實體經濟,同樣對房企構成一定利好。

海通策略荀玉根指出,維持牛市三段論,第二波上漲條件是基本面和政策面共振,盈利和估值戴維斯雙擊,目前政策面確認,預計基本面3Q見底之後回升。借鑑歷史,第二波上漲期間行業分化源於盈利彈性差異,最近兩個月結構性行情分化正是因為盈利差異。牛市第二波上漲的遠景更明朗,初期確認基本面數據見底時仍會有反覆。中期繼續看好科技和券商。

西南證券策略團隊表示,除了前期上漲的電子、通信、計算機、軍工等行業有望繼續維持活力,周期性板塊的銀行、券商、房地產、基建等板塊也將跟上,而短期調整的白酒龍頭有望再迎上漲。全面開花行情噴薄欲出。

此外,從北上資金的凈買入情況來看,過去三周連續出現凈流入情況,總計流入規模超538億元。從8月30日起,買入資金尤其堅決,短短几個交易日凈流入規模達347.2億元。

8月份以來,北向資金對科技股加倉明顯提速。而作為A股長期資金重要組成部分的社保基金,早在二季度就已增持多隻科技股。

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北向資金8月以來配置的前十大個股中,科技股占比大幅提升至8.56%,而在今年前7個月,科技股在北向資金前十大股中的平均占比僅2.9%。

多家頭部私募認為,科技股行情剛起步,未來有望持續向好。5G將啟動新一輪科技周期,5G相關產業鏈將迎來巨大發展機會

此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後的股市走勢可比照1季度的漲幅

8月的時候,曾經在某大券商培訓會上講課時,做過一個「臨時調研」,題目的「年底前滬指能否過3000點」?

沒想到在座的近200位從業人員,「有信心過3000點」的,居然不到1/5,可見彼時「市場預期的低迷」。

而就當前的「政策-股市」聯動效果看——

1月初的全面降准之後,一季度上證股指從2600上升到3200,漲了23%

如果按此「漲幅」推算,此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理論上,應令上證指數上漲到3600點

大致也在3500附近。

按2018年10月決策層調整政策後「新周期」來比較「降准後股市走勢」

不同於部分觀點對「降准能否有效的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民營企業』」的糾結,筆者的腦洞很簡單:從結果上看,實現全年「經濟增長和就業目標」不會有「大的偏差」,「圓周偏差」主要集中在相關數據的「小數點」後面。

究其原因,關鍵在於,當前中國本身內在的韌性與穩定性,與10年前「金融海嘯」時已經截然不同,在遭遇貿易博弈也內在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上半年仍然能夠實現6.3%的經濟增長,就是例證。

雖然PMI數據顯示三駕馬車都有「下行跡象」,但此時,決策層已經及時「預調微調」,從快速降准到提前發債,扶持製造業、有效投資,再到此前密集出台的「鼓勵消費」政策,假以時日「經濟增長的數量型目標」仍然會「不出意外」的落在「目標區間」內

關鍵問題還是「經濟增長的質量指標」,消費、服務業、尤其是新經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體現「高質量發展」?

這也是此次降准之後,網絡上諸多持舊有眼光的「懷疑論者」,最「關心」的問題——每次降准之後都說「不是大水漫灌」(是不是,俺們另文詳述),但最終受益的都是「房地產」(這個問題也另文詳述),股市受益並不明顯(論據是此前若干年降准之後A股多數的機率在下跌)。

對此,本輪政策周期的變化,肇始於2018年10月底會議,正是此次會議明確提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將宏觀政策的主基調從「降槓桿」轉為「穩槓桿」,政策側重點轉向「高質量發展」,並且大篇幅的強調「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也正是得益於此次「政策的『轉向』」,及至2019年1月全面降准之後,A股終於發動了一波「歷時3個多月的『大反彈』」!

如今,又一次「輪迴」開啟,此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已經不適用「非本次政策周期」之前的「歷史經驗」,那有「刻舟求劍」之嫌,能夠假以借鑑的,也只有2019年1月初「全面降准」之後的那一波「大反彈」!

基於此,此次降准之後,在大力度改革氛圍當中開始分享「改革紅利」的A股,較之已經「蟄伏冬眠」的房地產市場,更能夠吸引「增量資金」(甭指望降准釋放的銀行資金可能流入股市、樓市,除非有人不要「烏紗帽」了,否則嚴厲監管會堵死「跑冒滴漏」的各種管道,但股市、樓市從來不缺「增量資金」,缺的只是「盈利機會」,如今,股市、樓市「分道揚鑣」,一個「恢復元氣」,一個「日薄西山」,這些個資本市場上的「增量資金」,會選誰「一目了然」)!

這也是認為「滬指3500已經『坐實』」的根本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ZK_FG0BJleJMoPMEC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