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超級產品時,企業需要更多地去考慮用戶,以用戶為中心去創新產品,會讓超級產品更具有生命感。
學會情感化互動,讓用戶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一款成功的超級產品,一般都是經過挖掘用戶—交互體驗—視覺刺激,為用戶體驗提供良好的服務。
超級產品:用戶
一、企業該如何打造直擊用戶的心靈體驗
直擊用戶心靈的產品體驗,是極具溫度、有價值內容,而不是讓用戶主動去探索,難得可貴的是用戶在使用你的產品時,第一感官上被你的產品所觸動。
深層次的挖掘用戶需求,這些基於業內人士的專業評估,了解競品及市場動態,以自身產品的定位做出差異化的超級產品,企業前期在打造超級產品時,一定要以用戶的角度,而不是主觀臆斷的用企業的角度去創新產品。
所以企業必須對核心用戶進行開放式調研,或是對產品進行灰度疊代用於驗證產品的可行性,以最快的速度得知用戶的真實需求,這才是企業最核心的任務。
這時我們就需要進入到產品設計的階段了,在打造超級產品前期,我們還相當於處在這個概念的探索階段,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對產品的了解,定義出產品的架構及框架,以能夠直接刺激用戶購買的視覺風格,然後在進行設計。
超級產品:設計
例如,我們可以做一個互動設計圖,讓視覺設計師開始設計介面,並進行敏捷測試。而在這個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將產品設計後進行疊代,再驗證,然後再疊代,再驗證,甚至是交互原型,由此來驗證產品。
在這過程中,還可以找一些前兆用戶,快速地進行相關的測試,再進行交互原型,通過疊代到視覺,而不是做完交互,在疊代到視覺的過程中,我們又會發現一些問題,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從頭開始,所以為了打造超級產品,我們應該是進行疊代驗證改善,疊代再改善的態度。
隨著產品的問世,企業得對產品進行跟蹤,跟蹤它的後台數據及受歡迎程度,可以在產品內嵌個SDK,用於最終它的瀏覽次數,然後就可以再進行疊代,然後再進行改善,一款超級產品是由一個小版本到大版本疊代的過程。
超級產品:分析
二、了解用戶及競品分析
企業在做用戶調研及競品分析時,我們可以用專家式的評估方法,通過研究產品功能需求,使用產品中會遇到什麼問題,視覺體驗,交互原型體驗等。
走查評估:對頁面和頁面層級進行評估。
任務測試評估:基於規定的任務流程和用戶角度進行評估。
比較評估:面對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比較評估。
競品評估:將自身產品與同一個市場的競爭產品進行對比和分析。
而通過競品的分析,我們會發現競爭對手的產品的一些不足,從而發現可用性問題,快速察覺到自身產品的問題及創新方向,並挖掘自身產品的優勢,不斷地挖掘用戶需求。
還可以進行一對一的拜訪用戶,目的就是為了了解用戶的行為方式及特徵、心理變化、情感因素,了解用戶使用產品時的痛點,對產品的需求和期待。
在打造超級產品時,我們還可以招募一定規模的核心用戶
根據產品的需求,讓用戶自由選擇場景進行交流,每次交流大約1.5至2個小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可通過文字、錄音、視頻、照片等全方位進行記錄並收集數據信息。
還有產品故事情節和性格體系的構建,在社交設計前期,進行性格體系的構建,能夠更加準確地傳遞品牌內涵,在提升品牌競爭力的同時還有助於品牌推廣及品牌傳播,使產品形象深入人心。
針對企業文化的探索及前期對核心用戶的研究,構建產品性格體系,挖掘品牌內涵,進一步通過設計語言搭建出產品性格視覺化的框架,形成一條完整的設計故事線,並將其核心表達到打造超級產品的計劃中。
而這條故事線關係到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能否可以直接感受到產品的真誠,感受到企業對產品的品牌定義。
超級產品:用戶體驗設計
三、用戶體驗設計
對於交互框架,企業該如何定位交互原型框架,那就需要再做一個原型設計,互動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從宏觀的角度去考慮,而不是一味地陷入流程細節中。我的整個一級框架的樣子是怎樣的,我的整個打造超級產品的流程架構是怎樣的,要有一定的宏觀布局,所有的步驟都是按照這樣的布局方式進行排序,再從微觀的細節處理。
當然,如果我們想做一個線上線下的服務流程體驗也是需要有一個框架和思維方式。
在用戶體驗設計,設計師會進行視覺探索,通過生活中的圖片,我們可以探索到產品的創新方向,甚至是視覺元素,再將這些因素帶到打造超級產品過程中。
其中包括交互原型文檔,可驗證的測試,通過可行性試驗,招募核心用戶,記錄測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發現用戶需求以及痛點,從而反饋到超級產品的疊代。
四、產品的使用
在我們打造超級產品時,不只是為了實現功能就完了,還要將企業品牌深層次的含義傳遞給用戶,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思維,那就是我們的超級產品必須與品牌有著深層次的聯繫。
在這裡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認知體驗、消費體驗、傳播體驗
在我們打造超級產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自己先行使用產品,擁有的用戶觸點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對於產品的認知也會越來越清晰,所以我們劃分為三個層次,能否從用戶的角度來解決產品問題,並進行驗證,再通過用戶體驗與用戶進行討論,這款產品如何,能否滿足當下的需求與場景,你的交互體驗是否好,通過消費體驗,你的用戶才有可能變成你的忠實粉絲,最終為你的產品進行傳播。
這三個體驗是可以進行循環的,從一位新用戶,從認知體驗—消費體驗—傳播體驗,這是一個閉環的過程。
超級產品:認知
認知體驗
當用戶最初接觸產品觸點時,很有可能是從名字、海報、口號、logo、例如,餓了麼,這款產品,在我們還未接觸它的時候,我們可以很直觀地明白這是跟餐飲有關的產品。
所以在認知的體驗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用戶感性的思維下,很好地去傳遞產品,這才是企業所追求的。而我們在創新產品的過程中,可以從平面、空間、介面,體驗到認知體驗,讓用戶感受到一致性,這也是打造超級產品的方法。
舉個例子,對於金融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它們會將產品設計到不同終端的認知中,有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網上營業廳、直銷銀行、ATM終端、微信銀行等,我們如何去進行認知體驗,例如,PC端,我們接觸最多的網上銀行和網上營業廳,經過複雜的操作,辦理業務就需要它的幫助,在手機端,我們所認知的應該是未知的時間和精準的推送,線下ATM機,可以完成緊急的業務操作。
綜上所述,我們再去交互進行打造超級產品,無論是產品信息的推送,還是指導操作。不僅是視覺流程,在業務流程上也屬認知體驗,拉近用戶跟產品之間的距離,讓用戶更加容易接受且主動接觸產品。
在打造超級產品的過程中,應該保持著認知的繼承性跟一致性,不斷加深用戶對於品牌和產品的印象,通過深刻的印象,我們才能更好地讓用戶進入下一個階段—消費體驗。
超級產品:消費
消費體驗
在過去用戶的習慣是先選品牌再選產品,而如今的用戶消費習慣不再受到品牌的趨勢,他們會更受自己的個性的影響或同行人的建議。
例如,服裝,經過修改後與移動網際網路聯繫起來,以前我們更多被大眾審美的趨勢去生產產品,而現在更多的是考慮到核心的用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消費習慣。
對於消費體驗,企業可從多個渠道進行搭建,首先當然是場景體驗,先理清產品的需求節點到交互框架。
例如,汽車出行,大家肯定不陌生了,我們可以先從一個場景開始,然後將信息功能框架導出再創新,而這個場景需要我們先從用戶畫像開始,針對不同人群對車輛的需求、檔次及價格都是不一樣的,再通過場景路線,裡面會有車輛購買,在這個環節中,用戶會進行篩選,而在這些不同的節點,都會誕生相對應的產品。
例如,用戶在使用車子的過程中,他可以感知到車輛的使用情況,就像車輛消耗的能量,可開多久的路程,又或者聽聽音樂、廣播,在這個過程中,第三方軟體應運而生,喜馬拉雅FM,完成用戶在枯燥無味路途中娛樂過度。車輛在出行過程中,可以分為許多個節點進行。
所以,對於消費體驗而言,企業要分清用戶對應的使用場景,在這個過程中,用戶需要什麼樣的服務,我們就做什麼樣的服務。
而對於產品而言,最根本還是即時需求及安全問題,滿足用戶當下場景的需求,再到便利,提高效率,及時反饋,最終才能滿足用戶個人情感互動和精神層次的享受,這是環環相扣的過程。
超級產品:傳播
傳播體驗
產品之所以會成為超級產品,如何去建立用戶的傳播粘性是企業的重中之重,對此企業該怎麼做呢?
以用戶為中心
企業在產品創新的過程中,是希望能夠解決用戶問題的,這是專門為了解決用戶問題而對產品進行創新,而不是讓用戶大海撈針的去尋找所需的功能。
不僅如此,企業打造超級產品的過程中,產品是交錯交織的,由此需要梳理清楚,產品跟用戶之間的聯繫,既能快捷方面的滿足用戶需求,又能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依賴。
專屬化的超級產品
總結
總的來說,企業在打造超級產品的過程中,離不開衣食住行,如今的產品趨勢一定是以打造超級產品為主,結合用戶特徵、挖掘用戶需求,為核心用戶打造一個專屬化的超級產品。
從產品的認知到消費再到傳播,企業在產品創新時,是否已經認定這款產品能夠幫助企業突破瓶頸?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去做一款產品,而在產品創新的過程中你的用戶是否認可你所創新的產品才是至關重要的,萬一用戶並不認可的情況下,還有沒有勇氣將產品推翻重來?
以一個工匠心態去進行產品創新,才能打造出高盈利的超級產品。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