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起起伏伏,每天都有新人在發展,也有許多記憶里的好聲音,在慢慢被人遺忘。
而她的存在,似乎有一點特別。
和她同期出道的人,不是封后,就是消匿了,可她依然在這洪流之中,守著自己小小一方天地,唱著自己的歌曲。
雖然沒有很多新聞,可是當屬於她的旋律響起,你有能夠不自覺地跟著哼唱。
她就是戴佩妮。
1978年,戴佩妮出生於馬來西亞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戴文光是當地著名的華人文學家、教育家。
按理說,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中,多少會培養出一名大家閨秀,可小時候的戴佩妮,卻出人意料的叛逆。
一開始她還會中規中矩地成長,後來發現自己完全不喜歡這種被人安排好的人生。
漸漸地,她越來越叛逆,甚至因為翹課次數太多被喊進校長辦公室批評。
值得慶幸的是,家人過於開明的態度,才造就了她後來無拘無束的創作風格。
就是這樣頑劣而任性的孩子,在 10 歲那年變了。
那一年,她接觸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節舞蹈課,便開始了長達十年的跳舞生涯。
中學的時候,她還擔任了舞蹈團的團長。
她開始接觸歌曲創作,並積極參與國內外創作比賽,獲得新加坡全國詞曲創作比賽冠軍。
19 歲的她,開始背井離鄉,獨自到台灣追逐音樂夢想。
並不是科班出身的戴佩妮,不會樂曲,看不懂樂譜,擺在這個年輕女孩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舞蹈人 OR 創作型歌手
雖然起步很晚,但是戴佩妮還是選擇了音樂,
隨後,戴佩妮寫了一首《透氣》,被許茹芸收錄在專輯《你是最愛》之中。
開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都說千里馬也是要遇到伯樂,才會馳騁千里。
1999 年,戴佩妮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貴人,也是她人生的伯樂——陳子鴻
陳子鴻和黃怡買了一把吉他送給她,作為慶祝她開啟音樂之路。
那一年,戴佩妮 20 歲,進入了自己人生的黃金時代。
陳子鴻,這位流行歌壇享名、量盛產的歌曲製作人,堅持做幕後推手不當大明星,只塑造閃亮新星。
他曾在採訪中說道:「最看好戴佩妮做華語樂壇的天后」
雖然剛進入樂壇,就有了陳子鴻、有了EMI這樣的大靠山,但是戴佩妮一直都有自己的原則:
不唱別人的歌,只唱自己的
早期作品曾被收錄在許茹芸及楊千樺的專輯中,更堅定了她自己創作歌曲的信心。
於是,戴佩妮在台灣發表首張個人專輯《Penny》。
除了一首歌詞是朋友寫的外,其他詞曲均由她一個人包辦,這張專輯入圍第 12 屆台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值得一提的是,那年與她一起入圍台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提名的歌手有:周杰倫、孫燕姿、林凡、范瑋琪
在此之後,她的事業一帆風順,2001 年,她發行了專輯《怎樣》。
隨著偶像劇《流星花園》的熱播,其中《你要的愛》唱出了青春特有的少女心事,憑此被內地歌迷認識乃被接受。
而《街角的祝福》作為偶像劇《十八歲的約定》插曲,也讓許多人印象深刻。
2003 年,發行專輯《No Penny No Gain》。
其中歌曲《水中央》為中視八點檔奇蹟片頭曲,《什麼都捨得》為韓劇《賢貞我愛你》片頭曲,《躲在夜裡》為民視《我的姐姐是媽媽》片尾曲。
這些不僅讓戴佩妮的傳唱度更高,也證明了她在音樂上的實力。
特別是《愛瘋了》這張專輯非常特別——
絕大部分歌,都出自一架鋼琴。
有人說這是她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有人說這是她收到的一份生日禮物。
戴佩妮說這架鋼琴,就是自己的「男友」,她將她的感情的困惑,和痛苦全都傾訴給它。
這首《Amen》唱的就是愛與背叛的故事,寫的也是她之前的戀情,據說也是她無疾而終的一段愛戀。
戴佩妮憑藉《愛瘋了》獲得最佳作曲獎,在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她說:
2007 年,戴佩妮再次入圍女歌手,而得獎的卻是蔡依林。
屢次折戟金曲獎的戴佩妮仿佛進入低潮期,但是她還是不停地寫歌、唱歌。
她自己說在音樂上就是「瘋子」。
後來,戴佩妮終於開始放飛自我了。
她發布了一首叫做《吹嗶嗶》的純數字單曲,這幾乎是華語樂壇里最早的數字單曲。
與此同時,戴佩妮心中的搖滾血液開始覺醒。
她先是找來了五名樂手,於 10 月召集「低能團」。
她把音樂玩的痛快,唱的盡興,乾脆成立了佛跳牆樂隊。
佛跳牆的專輯《給你看》,在 2015 年的第 26 界台灣金曲獎,同時獲得最佳編曲和最佳樂團獎。
從抒情到搖滾,曲風多樣,變化莫測,每一個階段的音樂,都是戴佩妮當時最愛的。
2013年,戴佩妮自組「妮樂佛」創意音樂品牌。
意想不到的是,妮樂佛第一張專輯《純屬意外》就獲得了開門紅。
36 歲的戴佩妮,終於拿到了台灣金曲獎的最佳女歌手。
對於彼時已經出道 14 年的她來說,這個獎多少有一點遲了,畢竟當年同期受到關注的音樂「新人」:周杰倫、孫燕姿、林俊傑......早就大紅大紫,各種獎項拿得手軟.
頒獎典禮上播放了一段李宗盛,給戴佩妮的 9 分鐘視頻。
鏡頭裡,李宗盛說:
「如果說這個行業有幾個我一直默默觀察關注的音樂人,戴佩妮應該是排名第一的」
在得獎致辭中,她說:
音樂這條路走到現在,其實純屬意外,我甚至覺得自己是個僥倖者,因為我沒有學過正統音樂,如果沒有這些人幫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那一年,幾乎所有的媒體都用了「金曲遺珠」、「十年陪跑」等詞語,來形容她漫長的金曲獎之路。
2016年,戴佩妮發行的專輯《賊》,成為她創作生涯中的一個分水嶺。
在這張專輯裡,她嚴肅關注社會議題,誠實面對了自己過往人生中的遺憾和傷疤。
看到了網絡暴力的現象,寫下了專輯同名歌曲《賊》。
言辭、編曲都非常的犀利,一針見血。
用過去的口吻唱《我的快樂大於我的悲哀》。
釋然又不拖泥帶水,從來都不停留在原地,一直在嘗試突破,這是戴佩妮最讓人佩服的地方。
戴佩妮不止一次在訪談中說,她寫的歌都是真實經歷的時光:
《街角的祝福》記錄在感情中是如何一夜長大
《愛瘋了》是對愛的堅持與不悔
《光著我的腳丫子》是與丈夫西米露戀愛時的清新明亮……
從 2000 年到現在,她已經出道 19 年,發表了 12 張全創作專輯,手捧最佳國語女歌手、最佳作曲人、最佳專輯製作人,三座沉甸甸的金曲獎獎盃。
她用音樂記錄自己的同時,療愈和撫慰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