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0日18:30,東亞杯首輪正式開打,國足迎戰日本隊,第28分鐘,日本隊鈴木武藏中路推射得手,幫助日本隊率先打破僵局;第70分鐘,日本隊角球機會,禁區內埋伏的三浦弦太頭球破門,擴大領先優勢;補時最後時刻,金敬道送出精妙傳中,董學升頭球扳回一城,最終中國隊1:2不敵對手。
除去比分上的失利,這項數據更值得中國足球反思,此次參賽的日本隊平均年齡只有24.2歲,中國隊平均年齡28.4歲,年長4歲的中國隊竟踢不過對手青年軍。況且,日本首發球員很多在J聯賽踢不上主力,而中國國腳大多是中超各俱樂部核心球員,其間差距顯而易見。
本場比賽是李鐵執教國足選拔隊首場正式比賽,以1:2憾負對手是否意味著李鐵很難順利上位?事實上,在開局階段國足踢得也算有聲有色,但隨後就被陷入日本隊的節奏中,國足暴露出3大軟肋,對此別說是李鐵,前主帥里皮也是無能為力。
其一,無球跑動接應:從比賽內容能看出來,新帥李鐵還是強調地面進攻,這種打法面對日本隊只會是小巫見大巫。原因在於,日本國腳擅長無球跑動接應,反觀國足球員大部分都是在等球,貽誤戰機。其二,體能極差:這點或許與國足年長4歲有關,下半場日本隊進球之前國足也曾有過反撲,但進入70分鐘左右,國足體能大幅下降,球員無法完成李鐵的戰術。
其三,後防球員特別是中衛失誤不斷:日本隊首粒進球,中衛梅方遭受穿襠之辱;而第二粒進球前,李鐵換上于大寶原本就是想加強防守,結果于大寶剛上場盯人失誤,目送日本球員沖頂。前任主帥里皮就是因為國足後防低級失誤太多,兩度離開國足,他的弟子李鐵就能改變後防?
客觀地說,想依靠李鐵帶領現有球員衝擊世界盃根本不現實,國足想短時間內提升實力也只能依靠里皮離任前推動的策略——歸化球員。只是里皮中途離隊,新一屆足協對於歸化又有新的考量,未來能進行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