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常玉是誰?曲腿裸女為何賣出2個億

2019-10-09     亞時中文網

藝術圈最近最熱門的話題是——10月5日,香港蘇富比秋拍晚會上,常玉的《曲腿裸女》以1.95億港元的價格成交,創造了今年秋拍最貴的成交,也創造了常玉個人作品拍賣價格的最高記錄。

消息傳來後,有文化點的人都炸鍋了!

普通青年:常玉是誰?我趕緊去查查。

裝逼青年:我已經喜歡常玉好久了,一直好喜歡哦!

逗逼青年:什麼腿能值兩個億?原來長這樣!不要阻止我去長胖增肥!

普通藝術愛好and從業者:常玉,來自東方的馬蒂斯,畫面簡單但極具觀賞性,配色用色都太好了,直擊人心,秒殺各種大師。

骨灰級藝術愛好and從業者:藝術總是充滿魅力、變化和驚喜!把神話落為現實,化腐朽為神奇!

一流藝術家:常前輩熱愛藝術,赤誠之心,戰爭、貧窮、困頓皆不能止,至死方休,吾輩自愧不如。

二三流藝術家:常玉只是一個沾了留法華人身份光的三流畫家,大概因為傳奇故事和身份稀缺,硬生生被拱成大師,拍出天價。看來藝術已經不是藝術,是傳播學。

然而一個有見識或者想要有素養的青年,應該且應該想要知道的是:

1、常玉是誰?

2、如何欣賞常玉的畫,包括《曲腿裸女》?

3、常玉的畫如何定價?該值多少錢呢?

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能夠確保你輕鬆調取常玉生平背景,一本正經賞析常玉的畫,中肯地談論藝術品的價格,有理有據地回答:常玉的畫值2個億嗎?為什麼常玉的《曲腿裸女》賣出了2個億?

常玉是誰?

1900年,常玉出生於四川南充一個富商之家。他本可過他觀花走馬公子哥的生活,然而他熱愛畫畫,加之受五四運動掀起的赴法留學熱潮影響,一心想要留學。

1919年,常玉和徐悲鳴、林風眠一起,以勤工儉學的方式遠赴巴黎學畫。此後,常玉幾乎沒有離開過藝術之都的巴黎。1967年,常玉逝世,67歲。

常玉是第一代留法藝術家,是第一個藝術才華獲得國際藝術圈認可的華人藝術家。年輕時,他在巴黎混的如魚得水。

早在 1925 年,常玉的作品便入選巴黎秋季沙龍。1929年,常玉被巴黎鼎鼎有名的大收藏家H·P·侯謝(畢卡索的經紀人)注意到時,才29歲,剛到巴黎沒多久。

最先發現常玉的收藏家兼經紀人、文學家亨利·皮爾·侯謝(Henri-Pierre Roche)

1932 年,常玉又被列入《1910- 1930 當代藝術家生平辭典》,成為第一個登在國際性的當代藝術家生平字典中的中國人。

常玉與巴黎的主流社會毫無隔閡,同形形色色的金髮碧眼女友交往,娶過金髮碧眼的太太。

他的朋友圈也很強大。與徐志摩交情至深,和杜尚稱兄道弟和,與徐悲鴻蔣碧薇夫婦談笑風生,賈科梅蒂是他的好友,畢卡索為他畫像。黃永玉帶領中國文化藝術團考察巴黎,專門拜訪了他。

早年好友王季岡回憶他:「人美丰儀,且衣著考究,拉小提琴,打網球,更擅撞球。除此之外,煙酒無緣,不跳舞,也不賭,一生愛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

常玉年輕時的照片

然而在大陸的藝術圈裡,常玉寂寂無名了很多年。和他一同赴法留學的那批藝術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大多成為名家,培養的學生都功成名就了好幾代。常玉卻一直少有問津。

直到2006年,香港蘇富比的春拍會上,常玉的油畫作品《花中君子》以2812萬港幣成交,一舉打破華人畫家油畫拍賣紀錄。

花中君子,常玉作

此後,常玉的畫作一直保持著華人油畫最高價格的記錄。

2011年, 羅芙奧香港春季拍賣會上,他的《五裸女》拍出107,403,840元,刷新華人油畫最高成交紀錄,帶領華人油畫邁入億元俱樂部時代。

五裸女,常玉作

2016年,佳士得香港秋拍,《瓶菊》以103,580,000港元創下當晚最高記錄。

瓶菊,常玉作

2019年的蘇富比秋拍,《曲腿裸女》又是當晚記錄,常玉的價格再次被刷新。

曲腿裸女,常玉作

然而,作為第一個受到國際藝術界認可的華人藝術家,常玉的世俗人生晚景不可謂不恓惶。他一個人住在一間很高的樓房的頂樓,畫很多畫,一年卻只賣三兩張小畫,常常生活拮据,買不起連燒菜的油,畫畫的料。為了生存,時不時要放下身段,去餐飲打工,給家具廠做水泥工。

1967年,常玉瓦斯中毒,死於巴黎的家中,兩天後才被警察發現。他沒有任何親友可供聯繫,警察只能要求他打工的越南餐飲老闆埋葬他的遺體,沒有葬禮,沒有任何人出席。

他的作品流落到巴黎的拍賣行和跳蚤市場,論斤拍賣,一捆才幾百法郎。他的墳墓寂寂無名,30年才被有心人找到,並重新修葺。

如今二三流的藝術家酸他嫉妒他,認為他的作品不值2個億。可是我想如果人生可以交換,沒有幾個人願意和常玉進行人生交換吧?

紅樓夢說的好: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常玉人生上半場,是個有錢人家的公子哥時,一心只想畫畫。人生下半場,家道中落,他窮困潦倒,靠給餐廳打工養活自己時,依然只想畫畫。他說:「我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個畫家。」

常玉的畫如何欣賞?

按理說,常玉又不笨,又不懶,又不缺乏機遇,怎麼也不至於窮困潦倒、孤苦伶仃。那為什麼最後獲得個客死他鄉,無人送葬的地步呢?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答案是他太過隨心所欲堅持做自己。

巴黎藝術名流勸他和畫商合作,他不願意按時交貨;歸國藝術家勸他歸國回美院教書,他不想早起做操;有人想買他的畫,他要先收錢,還不准人家逼逼。漸漸,除了幾個流散世界各地的至交,沒人和他合作,沒人問津他。

他也不管有沒人問津,專心畫自己的畫,按照自己的心意,畫自己想畫的畫。

他畫什麼呢?女人、盆花、動物。

常玉畫筆下的女人,有常玉獨特的繪畫語言。毛筆勾邊的線條極其簡單,顏料渲染的背景和肉體十分柔和。女性裸露著,胸是袒露的,大腿被不合理地誇張,肉的體積感壯碩如山倒,時而波濤如怒,時而峰巒如聚,噴薄出生動而熱烈的溫度。

《閒適》常玉

他筆下的女人,美,裸,露,卻一點色情、誘惑、墮落也沒有。女人是被欣賞的,也是被仰望的,但女人的神態和體態上,是安詳的,舒適的,自在的,有一點旁若無人的慵懶、放鬆與享受,用四川話說是巴適的。大概常玉沒有忘記自己是個四川人吧,所以他畫著畫著,便畫出了四川人獨有的「巴適」。

常玉的盆花,風格亦鮮明。首先引人注目的是,花和盆的不成比例,花大而盆小,花的背景有些是柔和優美,有些是沉鬱而孤獨。不管背景如何變化,盆如何收縮,那些荷花、牡丹、菊花、蘭花總是熱烈地綻放,無比高潔、驕傲。

典型的常玉式盆花

大概背景是他的時代,花就是他自己吧。而盆的促狹大概是他的生活境況。他再風光也好,再落魄也行,骨子裡還是個中國文人的底子。以高潔之花草喻內心之潔白無瑕,這個傳統自屈原便開始了,凝聚在中國文人的生命底色中。

盆花的構圖著色,下筆的手法和渲染的質感,和他的裸女一樣看似簡單,卻每一處都有著精心構造的高級感,畫面的里里外外,花的枝枝葉葉,盆的形和象,肌理與紋路,都有著常玉的審美情趣,獨特構思,和從容不迫。

貴族永遠是從容不迫的。常公子出身的高貴也沉澱在他的畫面細節中。

至於常玉的小動物,畫風就更具辨識度了。濃墨重彩的陰暗背景上,一隻無比小的動物。時而是馬,時而是鹿,時而是小象。弱小可憐無助又精美優雅的動物,在荒野迷路,荒無人煙,在雪山掉隊,弓盡良絕,寂寞,疏遠,在蒼茫的景色之中,無法向前,也無法後退。

常玉生前最後一幅作品《小象》

在沒有盡頭的背景里,那小動物的神情與姿態,並不焦慮,並不絕望,也不憤怒。它們也許有淡淡的無助和傷感,但一律是平靜的,好像明知人終有一死,大限將至,那麼,焦慮憤怒絕望有什麼意義呢,放下情緒,靜靜地面對命運,在命運的壓迫下,關注自己內心的小我世界,獲得自由與安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細細追究,我們都是微小如塵埃。所幸,我們微小,但可以不卑微。「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你我身體不可逃避的宿命,但「樂陶陶、且天真」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人生態度。

常玉選擇了自己的生命態度,且天真。因此,常玉的女人、盆花、小動物,早已超出了女人、盆花和小動物的審美情趣,而是常玉把自己的生死愛欲打碎又重組,用柔美、平靜、乾淨、簡單、舒適的方式重現。

所以,如果你理解了常玉,理解了一個受過中國書畫啟蒙的四川人,一個經歷家道中落的公子哥,一個經歷過巴黎藝術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段的巴黎客,一個簡單純粹、天真乾淨的熱愛畫畫的畫家,那麼你就理解了常玉的畫。

常玉作品值多少錢呢?

常玉熱起來後,有拍賣行和畫廊運作他,各地美術館爭相展覽他,普通人追他捧他,有藏家買他藏他。於是大家都知道,常玉的畫不賴。那麼常玉的畫就很好嗎?值得幾千萬,上億去買一幅他的畫嗎?成為各家爭論的點。

作為一個新銳的藝術從業者,和一個愛較真的好奇心寶寶,我梳理了藝術品的定價和成交體系、翻閱了常玉的大量文獻,採訪了我的藝術圈隔代閨蜜。

以下基本來自我們的對談,我們共同梳理並回答了如下4個問題,以下內容為我倆的共同觀點:

1、常玉的畫好嗎?

當然。他的繪畫語言有一定的獨特性,他表現的小我世界,半個世紀後仍給人寧靜和美的力量。他表現女人的方式,今天來看,依然不過時。他的畫就是他的畫,徐悲鴻畫不出的巴適自如,林風眠畫不出他的柔和浪漫,趙無極畫不出怡情雅趣。

2、那麼常玉的畫值2億元嗎?

見人見智吧。因為上億元的現代藝術品(億元俱樂部油畫作品),不僅要好,還有有意義,有美術史上的意義。比如梵谷、高更、莫奈,比如畢卡索、馬蒂斯,他們開創了新的藝術流派,他們的作品引領了新的藝術創作方向,填補了油畫創作領域技法或思想上的空白。在中國,也有齊白石這樣的大家,重新賦予了國畫靈魂,方力鈞創造了中國繁榮又壓抑環境特有的潑皮形象。因此,他們是會被寫進藝術史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會代表當時的藝術最新潮方向,被會後人做科研學知識閱讀文獻綜述一樣,反覆閱讀,反覆學習。對,他們是大師,他們的作品是經典,或者會入選經典。按照這個標準,明顯常玉遠沒有達到大師的水準,他及他的藝術成就還遠沒有達到顛覆藝術突破、被載入藝術史的地步。

常玉或許會在華人藝術史留名。留名的章節可能也是他早年赴法留學帶領的新風,可能是他生前潦倒死後大紅的藝術軌跡,可能是他的油畫拍賣價格創出的新高。但就填補和探索藝術空白來說,常玉的貢獻真的很少。他不是開宗立派的人,他沒有帶動一個面,他沒有突破一條線。他充其量是一個面上的點。一個什麼樣的面呢?一個民國初期,一幫受過中國書畫功底的年輕人,在百花齊放的巴黎,吸收百家之長,努力學習、探索、突破自己,雜糅東西方繪畫藝術的面。常玉是先鋒之一,但遠稱不上老大。常玉的心性也讓他不想做老大。

所以今天,我們看常玉,我們不僅能看到常玉獨特的繪畫痕跡,也看到了立體主義和畢卡索的影子(女人大腿和胸和臉明顯是從不同角度透視得到的觀感,藝術家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雜糅和組合),看到了野獸派和馬蒂斯的影子(忽略光影效果,用色彩打造層次感),看到立體派、表現主義、莫迪阿里尼的影子。

而有著東方繪畫底子,又博採西方現代藝術眾長,創造自己內心感受的畫家,同時代,還有和一起赴法的林風眠。林風眠也畫女人,也畫山水鳥獸。只不過林風眠出生貧苦農村,所以他筆下的背景是田園式的,他筆下的女人更淒楚風塵。然而他們一樣是有著傳統山水寫意、立體主義、立體派、野獸派、表現主義的影子。筆觸、題材、構圖都有相似和可比之處。

就這個意義而言,常玉雖好,雖不常遇,但並非不可遇。他的畫是貴的,是獨特的,但不一定值兩個億。

3、那常玉的畫到底多值錢呢?

這要回顧下藝術品的定價體系。一個畫家能否成名,他的作品能夠賣多貴,除了其作品本身獨特、其個人傑出的藝術造詣不可或缺之外,需要有背後三種力量的支撐:一是美術館、博物館在學術專業的認同,形成藝術品級的確認;二是畫廊、經紀人或拍賣行在藝術市場的舉薦,提供一個展銷機會;三是是收藏家的青睞與購藏,形成了買方面。

這三股力量仿佛就是藝術品價格的基本面。常玉的藝術基本面很好,去世前,他在日本、巴黎、阿姆斯特丹、紐約等多個藝術盛地舉辦個人展覽,台北教育部長黃季陸邀他在台任教,在台辦展(這是常玉生前最重視的一次展覽,所以為什麼常玉的作品多在台灣,台灣藝術圈也先於香港、內地追捧常玉)。90年代起,台灣的藝術機構大力運作他。自2000年後,從網際網路、地產行業快速發展中獲得藝術投資財富的藏家們大力捧他。

然而,聯手美術館、市場機構、買家和賣家,並不確切些能夠攢局捧紅一個藝術家。就好似:一個基本面很好的股票,也不定能一直被看漲。股市裡有個金規玉律:長期股票價格看基本面,短期價格看題材。藝術家和藝術品亦然。同樣是留法藝術家,同樣是吸收了中國書畫底子,又博採歐洲現代藝術所長的,林風眠、潘玉良、吳冠中、趙無極,為什麼賣不到常玉的價格呢?

華人油畫作品單價排名,常玉第一

這就涉及到藝術家本人的故事性和題材性了。藝術家的人生故事,向來也是藝術作品的價格影響因素。兩幅同等藝術水準的藝術品。明顯藏家和市場更追捧那個由人生跌宕起伏的藝術家所作的作品。因為收藏和消費藝術品,除了收藏和消費藝術品本身代表的品味,更有躲在藝術作品背後的藝術家的人生態度。人人都愛聽故事。有故事的藝術家無疑就是比沒有故事的藝術家更容易走俏。

此外,常玉作為一個華人藝術家,去世早。他哪怕畫了再多畫,數量也永遠有限了。限量總是比不限量好賣,一樣的道理。常玉的畫,收藏一幅,公開場合少一幅。所以藏家惜售,潛在藏家想要出手。供不應求,自然價格上漲。奇貨可居四個字精妙詮釋了常玉價格的一路走高。

而《曲腿裸女》有多奇呢?常玉生前最後一幅裸女作品。常玉自己策劃展覽時用在封面的作品。大多數藝術機構提及常玉都會提及的一幅作品。三個「獨一無二」的特點,使得《曲腿裸女》成為奇貨常玉畫作中的奇貨。

1965年,常玉生前最後一個展覽,封面選的就是曲腿裸女

因此,《曲腿裸女》賣到兩個億,不代表常玉其他作品也能賣到兩個億。

4、為什麼《曲腿裸女》成交價是兩億,不是一億,不是八千萬呢?

自然可能是藝術資本在操縱,比如一個屯了大量常玉作品的機構或者藏家,左手倒右手,拉高常玉的價格後,再高價出手他的其他藏品,和常玉作品升值的巨大利益誘惑相比,交給拍賣公司兩千萬交易佣金算什麼呢?

此次《曲腿裸女》的買家還沒有公布。所以以上莊家拉價只是一種可能,不代表標答。常玉被炒得如此之高,還有其他可能。比如收藏藝術品其實也是一種投資手段,當投資渠道十分受限,或者投資其他資產回報率太低的時候,藝術品投資也成為一種選項。聚焦當下的香港,四處打砸搶燒,難道投資香港的人此刻會去投資樓盤店面嗎?

那有人說了,香港不實行資本管制,資金可以外逃啊。放眼看世界,哪裡有好的標的物呢,各地央行的長期貸款利率已經為負了。也就是大宗資本認為,投資反正是虧本的,讓虧損變少也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投資渠道了。在全球資金避險情緒高漲的情況下,有幾個風雅的富豪,追捧一下常玉,哪怕虧點,能虧多少呢,還能圖個自己開心,何嘗不是一種結題思路。

總之,江湖是複雜的。藝術領域也是複雜的。藝術是藝術,是人文,是故事,是傳承,是創新,也是商業,是資本,是學術,是投資,也是情趣。藝術讓人包容,希望大家關心藝術,了解藝術的時候,也能心胸包容。



本文僅為本人及本人的藝術閨蜜兩人對藝術、對常玉、對曲腿裸女的見解,供參考。不喜勿噴。本文寫作過程,還參考了以下文章,在此一併表達致謝,也歡迎想要了解常玉更多信息的讀者前往閱讀:

《薦見 | 他的「裸女」剛剛被拍出2個億!我們為什麼都愛常玉?》(薦見美學;作者:見叔)

2、《常玉:我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個畫家》(理想國編著)

3、《浪蕩公子常玉憑什麼成為華人收藏的品味象徵?》(雅昌藝術網;作者:劉龍)

撰文:歐陽毛毛(微信公號:與獨角獸對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Vjvr20BMH2_cNUggi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