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豪情書寫新時代「平安答卷」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70年櫛風沐雨,70年波瀾壯闊。今日浙江,呈現給世界的不僅有日新月異的發展熱潮,更有如銅牆鐵壁般堅固的平安、祥和與穩定。
在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上,一代又一代浙江公安人始終懷著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凝聚起強大的力量,護佑著經濟社會巨輪在新時代劈波斬浪,不負使命。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省公安機關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以赴保穩定、護安全,堅定不移抓改革、促發展,迎接了一個又一個挑戰,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以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實際行動,忠實踐行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交出了一份黨委政府滿意、人民群眾認可的答卷,為「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永葆忠誠——紅色基因融入血脈
善莫大於作忠。忠誠,是浙江公安隊伍代代相傳的政治基因,是融入血脈的人民警察之魂,更是無數人民警察用鮮血和汗水澆灌的永恆職業底色。
浙江是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以及「楓橋經驗」誕生地。特殊的歷史地位讓紅色基因有了傳承的優勢,也賦予了浙江公安特殊的歷史使命。
「從嚴治警一刻都不能放鬆。要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著力鍛造一支有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的公安鐵軍。」幾十年來,幾屆省公安廳黨委均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一切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首要要求,引導全省公安機關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誠於黨,視黨的事業高於一切,為黨的事業捨得一切。這樣的堅定信仰,隨著一次次入腦入心的學習教育,成為全省七萬公安民警的座右銘。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公安始終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全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築牢忠誠警魂。一場場聲勢浩大的「大學習、大思考、大討論」活動在浙江警隊輪番開展。「三嚴三實」主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一次次入腦入心的靈魂洗禮,引導全警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全面實施黨支部提升工程、從嚴從實抓好「三會一課」等各項制度落實,構建起大監督格局和全域黨建形態。領導幹部履職全程記實、廉政談話制度,重大事項即報制度覆蓋全警,搭建「六層五級」層級管理責任體系……一項項制度營造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態,鍛造出一支忠誠擔當公正廉潔的公安鐵軍。
胡建江
面對毒販的冰冷刀鋒,餘姚市公安局民警胡建江不顧傷痛拚命追捕,體內近一半鮮血染紅了160多米的村道,最終將嫌疑人緝捕歸案;杭州市公安局富陽分局城南派出所所長金健勇,在連續奮戰48小時後,因突發腦溢血倒在辦公室里,「沉睡」了258天後,永遠離開了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公安事業……
這是一支正氣浩然、英雄輩出的鋼鐵之師。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已有48名民警、16名輔警因公犧牲,533名民警、282名輔警因公負傷。他們用熱血和忠誠鑄就了堅強之盾,為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以民為本——聚焦廣大群眾關切
這是一份實打實的成績單。今年4月4日,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平安浙江建設多年來取得的成就。2003年至2018年,浙江省刑事案件總量下降21%;命案總量下降77%。特別是2018年,全省刑事案件發案總量比上年下降13.1%,其中命案數下降10%;火災事故起數比上年下降32.5%;全省「兩搶」案件、盜竊案件立案數分別比上年下降38.8%、27.3%。
直觀的數據背後,是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的平安。2018年,浙江全省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分別為96.84%和94.95%,連續15年居全國前列。
作為平安浙江建設主力軍,15年來,浙江公安一路護航經濟發展和社會平安。包括「浙江第一懸案」寧波紹興系列殺人搶劫案件在內的100餘起命案積案成功告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攻堅戰,危害民生違法犯罪殲滅戰,打擊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電信網絡詐騙、「凈網行動」、獵狐追逃……一場場戰役奏響凱歌,一筆筆國家群眾損失被追回,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年提升。
大案快破、小案多破。對金華市民周先生來說,這份安全感來自街頭被偷的電瓶車在9小時內被找回;「83斤筍被盜挖,價值不過200餘元。」家住紹興上虞的村民劉大伯沒想到報警不到一天,當地派出所民警就抓住了嫌疑人。
「小案」「小事」最連民心——今年浙江省啟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同時大力推廣楓橋警務模式,實施「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的新五小工程,確保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
群眾最關心什麼,就解決什麼;群眾最期盼什麼,就攻堅什麼。願望催生使命,使命就是責任,責任重在擔當。人民群眾的願望,就是努力的目標。長年以來,浙江省公安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適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等方面的新期待,著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推動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依靠和發動群眾,讓人民群眾成為最重要的實踐參與者、成效評價者和成果享有者。這個過程,衢州市衢江區霓虹社區的平安志願者徐美蓉別有一番感受。
在生活富裕、事業興旺後,身為衢江區沈家商會副會長的徐美蓉找了份新「工作」——平安志願者。多年來,徐美蓉和搭檔們一起掃樓查傳銷窩點、蹲點守自行車竊賊、走村入戶當「老娘舅」……「這樣的生活讓我感到更有品質,也更加充實。」徐美蓉說。
目前,衢江區已擁有平安志願者1萬餘名。放眼全省,平安志願者的數字更加龐大。據了解,浙江已建有平安志願者隊伍3.5萬餘支,參與人數230餘萬,湧現出「紅楓義警」「武林大媽」「烏鎮管家」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平安類社會組織。他們廣泛參與到社會服務、矛盾化解、社區矯正幫教等活動中,在社會基層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安「大合唱」已唱得越來越響亮。
科技興警——警務創新領跑變革
大浪奔流,逐浪而行。凡益之道,與時俱進。
身處變革中國的潮流中,肩負重任的公安機關,同樣需要用改革寫下日新月異的時代答卷。帶著與生俱來的改革精神,浙江公安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穩步推進,不斷破解難題,持續提升能力水平,為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勾畫出一筆筆濃墨重彩。
早在2015年9月,浙江省公安廳就把浦江縣公安局、嘉興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定為全省縣級公安機關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的試點單位,精簡機關、下沉警力,突出市縣級公安機關的實戰功能和去機關化,為建立職能科學、事權清晰、指揮順暢、運行高效的現代警務體系作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遇山開路,逢水架橋,浙江改革強警的道路越走越寬。
數字時代到來,浙江公安緊跟發展大勢,充分運用區域優勢,把大數據作為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培育戰鬥力新的增長點,全力打造智慧公安。自2016年起,浙江公安優化頂層設計,深入實施「雲上公安、智能防控」大數據警務規劃,打造「浙江公安大腦」,建成功能全面的公安雲數據中心。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動動手指、解放雙腿」「捨棄『馬路』走『網路』」正在成為公安政務新常態。
如今,對浙江的群眾、企業而言,「最多跑一次」已是辦事的常態,這項撬動了浙江各領域的改革如今成為聞名全國的「金名片」。作為「排頭兵」和「領跑者」,浙江省公安機關集中力量攻堅「一網辦」「一證辦」——100個事項實現一證通辦;190個事項100%實現網上可辦;建成「警醫郵」車駕管代辦點928個,配備各類自助設備2000餘台。目前,群眾和企業到公安機關辦理的240個事項中,除5個事項外,其餘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需要群眾提供證明材料由原來的171項減至15項。
在杭州,出門忘帶身份證不用著急,「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實現全市公安辦事窗口全業務「刷臉可辦」。
在寧波,交警部門重點構建了「阿拉警察」App、「寧波交警」微信公眾號、支付寶服務窗、網際網路門戶網站四大平台,使交管服務從「一次跑」升級到「零次跑」。
在溫州,公安機關創新「溫警在線+警僑在線」服務機制,開展委託辦、主動代跑辦等措施,在五大洲11個地區開通聯絡點20個,讓68.8萬名溫州籍華僑和200餘萬名在外溫商不用回家就能辦事。
……
新時代的新氣象更加恢弘,新時代的新征程更加壯闊。浙江省各級公安機關和全體人民警察正以高昂的鬥志,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揚帆前進。
閃亮警隊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機動大隊
這是一支始建於1972年,承擔著警(保)衛任務、應急處突、難點攻堅等職責使命的專業尖刀隊伍。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榮獲「全國模範交警隊「」浙江省政法系統先進集體「」浙江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等稱號。
寧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高橋派出所
高橋派出所建於1985年6月,其「愛民為民」的做事風格讓民警們贏得了老百姓的滿意。先後獲得全國級榮譽18次,榮獲全國「人民滿意派出所、」全國「示範青年文明號集體」等稱號。
諸暨市公安局楓橋派出所
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的楓橋派出所始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先後榮獲先後榮獲「全國公安戰線先進集體、「」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人民滿意的派出所、」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等榮譽。
李本春 溫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原副局長
李本春,1930年3月出生,歷任溫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副局長。10年中,他憑著一身過硬的水上功夫,先後39次跳入甌江救起次跳入甌江救起40名落水群眾名落水群眾。。曾4次赴京參加國慶觀禮和先進代表會,獲得了20枚獎章枚獎章,,並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馬長林 湖州市公安局湖州經濟開發區分局龍溪派出所民警
馬長林,1960年9月出生。從警以來,他把全部精力和心血奉獻給了社區治安工作,贏得了社區群眾的普遍讚譽。他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王法金式」優秀社區民警「、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全省政法系統「學楓橋、保平安、促發展」先進個人等稱號。
孫炎明 東陽市看守所民警
孫炎明,1962年10月出生。在被確診腦癌後,他堅持邊治療邊工作,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員,有「警界保爾」之稱。他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先後榮獲「全省百名優秀基層民警「」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稱號,曾被評為「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年度人物。。
陳怡 寧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鍾公廟派出所民警
陳怡,女,1973年11月出生。。在社區民警崗位上,她發揮女性的細心和柔情,走出一條警民魚水的真情路,掛牌成立寧波市反家庭暴力女警官工作室,致力反家庭暴力工作。她先後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全國第五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