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軍快速打遍全球的保障:北斗衛星組網45顆,總數超過70顆

2019-09-21   小微鏡

據媒體報道,目前北斗衛星在太空中的組網數量已經達到了45顆,如果再計入其它各型號的衛星系統,那麼目前中國在太空中的衛星總數已經超過了70顆。這些衛星除了用於民用測繪,導航和通訊之外,更為重要的還作為火箭軍打遍全球的保障。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艦載反艦飛彈的射程動輒超過300千米,達到500,700乃至1000千米。而我們陸基的東風21D為2500千米,東風26更是達到了4000千米。如此遠的打擊距離,單純依靠機載/艦載火控雷達,陸基的照射雷達,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則必須依靠衛星系統來提供引導。實際上,此前我們曾高調展示了一款代號為「鷹擊100」的反艦巡航飛彈。該飛彈射程超過了600千米,在誕生之初飽受國內外關注。之所以關注該飛彈,並不是因為它600千米的射程,而是它的引導距離。

眾所周知,我們早已掌握了飛彈的推進技術,研發射程600千米以上的飛彈沒有任何的難題。難度就在如何提供引導。據悉,該飛彈是2013年誕生的,那時衛星系統還在組網,能夠做到600千米的射程,說明我們的組網覆蓋距離,已經足夠支撐半徑3000千米的打擊需求。

就在鷹擊100之後,我們又更進一步的發展出了一系列的先進飛彈。射程580千米的鷹擊18艦載反艦飛彈,射程1000千米的艦載臨近空間反艦飛彈,都是引導系統的進步。而北斗衛星建成的今天,其打擊覆蓋範圍,已經足夠支撐半徑12000千米的打擊需求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據信,中國火箭軍目前正在發展一款代號為「再入式反艦飛彈」的洲際反艦飛彈,其射程12000千米,可以滿足打擊世界絕大部分海域航空母艦的需求。一旦成功,將會成為火箭軍對外干涉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