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相信不知道馬雲的人不多,因為當今的中國人十有八九都在網上買過東西。在前不久馬雲光榮退休之後,他回歸了自己的老本行——教育。他希望,憑藉自己的努力,為中國的教育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日前,在三亞舉辦的馬雲鄉村教育年會上,馬雲談到了自己對教育的觀念。他說,教育的成功並不在於有多少人考上北大清華。馬雲還說,假如當年他進入北大清華的話,那可能自己就徹底廢了。他認為,自己的名校杭州師範大學是最好的。
馬雲說,自己在杭州師範大學的生活非常開心,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也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心。他認為,假如說自己在北大清華的話,那可能就不會有一點自信心!
且不論馬雲的觀點是否正確,我們都不確定馬雲假如進入北大清華的話,是否會真的廢了。但最起碼馬雲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他的大學杭州師範大學真的不差。也說明,人的成功儘管說大學這各牌子很重要,但是成功卻絕對不僅僅靠這個。
當然,馬雲的意思並不是說北大和清華不好,而是強調了三個字的重要性,那就是自信心!
這也非常契合我們經常說的一個民間俗語,那就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意思就是寧願做一個集體中的領袖,也不願做一個更好的集體中的末流。用馬雲的話解釋,就是寧願在杭州師範大學做一個領導者,也不想在北大清華做一個最差的人。因為,在杭州師範大學,他是最優秀的,因而他感覺到自信。而在北大清華的話,那自己很可能會是最自卑的那個。因為自卑,他可能就無法堅持到最後成功的那一刻!
這也讓小編想起身邊有這樣一種父母,為了子女有更加燦爛的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就希望給孩子轉入更好的學校。例如,從一個普通學校轉入區重點、市重點、再到省重點,父母覺得這些重點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硬體設備是最好的,有助於孩子的學習。進入這些學校,孩子的未來能夠得到最大的保證。
但是父母卻不明白,你的孩子在原來的班級中本來是最好的,結果因為轉學,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假如說無法適應的話,那成績肯定會受影響。而一次失敗,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讓他變得不再自信,以後的成績就會越來越差。也許,他在本來的班級中能夠考上一個很好的大學,反而因為父母的這個行為,導致他連普通的大學都考不上。
小編的朋友小美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小美在弟弟上高二的時候,把弟弟轉入了一個重點學校。結果他弟弟本來很多人都說最起碼能考上重點大學的,結果在新學校中,看到周圍的同學成績很好,有一種巨大的落差,自信心也嚴重喪失,成績卻越來越差,最後高考也只考上了一個三本學校。
提到弟弟的經歷,小美一直到現在都很後悔。她想,假如說自己沒有這樣做的話,也許弟弟的未來會更好。
在此,小編也提醒我們親愛的父母們,想要孩子取得好成績,最關鍵的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也許他將來成不了馬雲,但是他最起碼可以成為一個像馬雲一樣自信的人,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對於馬雲的觀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起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6wllm8BxtCz63RLNn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