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探索構建一個生機盎然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2019-11-12     日照新聞網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敏 曹楚煒

創新創業,青年先行。

「要放飛青春活力,積極推進『城市+大學』共同體建設,大力發展免費經濟、流量經濟、平台經濟,搭建好創新創業舞台,讓更多年輕人向往日照、選擇日照、紮根日照」。在10月18日召開的日照市發展大會上,市委書記齊家濱對發展「年輕人經濟」提出殷切希望。

近年來,我市把促進青年就業創業擺在重要位置,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各級共青團組織在引導青年成長成才、帶領青年建功立業、服務青年切實需要上「常」做文章、做「長」文章,努力激發廣大青年創新潛力和創造活力,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目標。在這種背景下,「青年創業社區」「雙創夢想大道」等青年「雙創」平台應運而生,日照正探索構建一個生機盎然的青年創新創業生態圈。

是與智慧交織的汗水,是與堅持綁定的信念。當創新創業的多維畫卷立體鋪展開來,一個又一個青年人寫下了自己的創新創業故事,成為日照這座城市發展路上不可或缺的青春風景線。

正青春,創未來。怎樣讓創業夢想從心中落入現實的土壤?怎樣用創意挑戰工作的「平凡」?怎樣以新意激活機械模式的生機?近日,記者實地探訪日照雙創夢想大道,從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創業故事中觸摸日照打造創新之城、活力之城的強勁脈動。

政策紅利———讓「創小青」「在最好的時間遇上最好的政策」

初冬,暖陽下的日照雙創夢想大道讓人眼前一亮,設計前衛、時尚,仿佛蘊含著無限生機與活力。

1992年出生的范廉潔,作為一名剛剛從大學畢業沒多久的青年創業者,在我市青年創業政策的支持下,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現如今已經成為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山東先智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問到他成功的秘訣時,范廉潔靦腆地笑了笑:「我是幸運的,在最好的時間遇上了最好的政策。」

幾年前,即將畢業踏入社會的范廉潔面對當時的就業形勢也曾迷茫過。作為物聯網這一新興學科的優秀畢業生,他是很多企業眼中的「香餑餑」。是踏踏實實找工作還是風風火火自己創業?猶豫不決之時,朋友們向他介紹了日照共青團創辦的青年創業社區。

「社區給初出茅廬的我提供了一張安穩的床、一筆創業資金、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以及一個助力夢想的交流平台」,回憶起創業之初,自詡「創小青」的范廉潔感慨萬千,「在這裡,我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蛻變,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范廉潔的公司主營系統集成與軟體開發設計,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員工與日漸繁忙的業務往來讓這個小小的「社區」捉襟見肘。就在范廉潔為此發愁時,今年4月29日雙創夢想大道投入使用了,最大限度地為創業青年施展活力搭建了舞台。

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山東先智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順理成章地從青年創業社區孵化,搬入了創夢大道。在這裡,迎接他的是更好的優惠政策、更多的機遇、更多的發展空間。

「現在國家和省、市裡都有很多關於創新創業的扶持政策,但是很多青年人並不了解,我們要做的,就是搭平台、建橋樑、連紐帶,讓更多有能力的青年人擁有施展才華的舞台」,團市委青年發展部負責人周曉帆告訴記者。

建平台,聚合創新創業元素———

全省首批青年眾創空間———日照青年創業社區已累計入駐項目107個;

網際網路+文旅和體育產業孵化雙創基地——— 日照雙創夢想大道是日照青年創業社區的「升級版」,由南京匯創投資與市城投集團合作打造,目前已有13個文創項目入駐、企業註冊率超過20%、帶動近100人就業,成功打造了系列活動品牌,目前已舉辦雙創活動12場,吸引超過300位青年創業者參加;

通過提供信息服務、政策指導、組織授牌等方式,在白鷺灣科技金融小鎮、莒縣大學生(公共)創業孵化基地、嵐山科技孵化器電商創業園等地建設了青年雙創平台。

建橋樑、連紐帶,解決創新創業的「難點」「堵點」———

成立日照青年發展論壇,「請進來」,邀請業內資深專業人士為創業青年傳道授業解惑,「走出去」,組織創業青年到外地考察學習,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

大力實施「青」字號創業優惠貸款工程,今年已為281名創業青年提供貸款1.619億元;

每兩周的周四晚,根據青年創新創業者的實際需求,邀請相關的政府部門進行創新創業的政策解讀,確保創業者第一時間準確地領會政策方針;

在高校與各專業機構中聘請青年創業導師,通過與創業青年結對的方式,為青年創新創業添一把力。

「在諮詢過我創業導師的意見後,我將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定位在人臉識別上,目前我們已經成為了微信支付寶刷臉支付業務的ISV合作商,並且擁有了5個發明專利。」享受著種種「政策紅利」,范廉潔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平台助力———「雙創夢想大道讓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創業的道路上布滿了艱辛與坎坷,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范廉潔那般「幸運」,但發生在創夢大道的故事用事實告訴廣大青年創業者: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穫。

「我們的工作室成立在2016年,最開始大家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理想與興趣聚集在了一起。當時的條件有限,因為各種資金都不到位,工作室最初建立在一個破舊的廠房裡,那裡的條件極差,甚至在下雨的時候需要用盆子來接水」。元唐影視總經理曹維強是入駐雙創夢想大道的另一位青年企業家,作為一家主要經營影視製作與商業短視頻的公司,元唐影視實打實地經歷了一番艱苦奮鬥的時期。

困難永遠都是成功的磨刀石,元唐員工在如此簡陋的工作環境中依然闖出了不小的名氣。「當時大家也都習慣了,沒有多餘的資金換一處更好的工作地點」,曹維強告訴記者,「雙創夢想大道建成後,咱們這邊來了專門的工作人員與我們進行了對接,於是我便到這裡實地考察了一番」。

「實話實說,我在看到辦公地點的第一眼,還以為是不小心闖進了其他青年創業者的公司」。雙創夢想大道舒適的辦公環境與優越的地理位置一瞬間俘獲了曹維強的心。沒有猶豫,5月1日,雙創夢想大道正式啟用的第三天,曹維強和他的工作團隊便搬到了這裡。

「元唐能進駐創夢大道,也是因為符合創夢大道的定位」,周曉帆介紹說,作為日照市首條創夢大道,主要面向「網際網路+文體旅和體育」為主的相關產業創新創業團體,提供包含工作空間、網絡空間、交流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等在內的各類創業場所,是一個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立體化的創業服務平台的創新型孵化器。

入駐之後,工作環境的極大改善帶來的是工作熱情的大幅提高,元唐影視迎來了事業的騰飛期。他們創作的商業短視頻類目,在全國幾千家同類公司中排名第17,作為山東省排名TOP10的創作公司,其作品已經登上了CCTV的大熒幕,真正走入了千家萬戶。

導師引領———「幫助青年創業者就是在幫助我們的未來」

創業之路究竟該怎麼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應當作何準備?在激情之餘,創業者更多的就是面對創業道路上的種種艱辛。

為更好地服務引導創業青年,幫助他們解決創業初期的困惑與困難,團市委聘請了一批青年創業導師與創業青年結對,助力青年成功創業。

謝金勇,身為山東省水利職業學院老師的他,不僅是無意影視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創夢大道的創業導師。

無意影視在創建之時也是困難重重,「公司的前身是一家美籍華人在日照招募的影視製作團隊,因為裡面有我們水利學院的學生,我作為學校的指導老師目睹了整個團隊的建設」,謝金勇告訴記者,「後來華人老闆因為種種原因要轉戰海南,這個大部分由咱們日照本地人組成的團隊就面臨著解散。」

眼睜睜地看著如此朝氣蓬勃的團隊四分五裂,謝金勇心中很不是滋味。恰逢此時,團市委準備籌建雙創夢想大道,謝金勇作為本地專家接受了諮詢,「這是一個拯救團隊的機會」,即將解散的團隊最終以「無意影視」的身份,入駐創夢大道。

「幫助青年創業者就是在幫助我們的未來」,謝金勇表示,「目前我們通過與學校進行合作,將無意影視打造成了學生們暑期實習、打工的好去處,也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一條出路,爭取為日照留下更多的人才。」

在謝金勇帶領下,目前無意影視發展得風生水起,已經和百度秒懂、千圖網、今日頭條、花生視頻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無意影視下一步也瞄準了「網紅經濟」。

「我理解的網紅是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有活力的,是能在日照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謝金勇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準備把日照的文化、旅遊等名片和特色產品打造成網紅。

記者手記

青年創新創業需要一個「好生態」

在日照雙創夢想大道,幾乎都是大學生或是年輕人的移動網際網路初創團隊,他們人是年輕的一代,他們的創業形式也是緊跟網際網路發展潮流。

採訪過程中,傾聽著他們的創新創業故事,感受著他們的喜與悲,記者深信:一棵參天大樹的背後一定是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在支撐,同理,一個良性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圈,政府的公共服務、引導等因素至關重要。

目前日照正在打造創新之城、活力之城,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如何在這個生態系統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作出自己的貢獻,這絕對不是一家企業、一個團隊或者某一個人的事,創新創業這些要素只有在一個圈子、一座城市中聚合、碰撞、交融,才能讓未來有更多可能、更多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40rXW4BMH2_cNUgkF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