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這一合格證的實施將對哪些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啥是合格證制度?
簡單來講,就是規定由生產者在自控自檢的基礎上自主開具合格證,承諾其生產的農產品符合國家農藥獸藥殘留限量強制性標準。
合格證制度一端連著生產者,一端連著消費者,來源可溯、信息可查,實現農產品帶證銷售。
通過合格證制度,可以把生產主體管理、種養過程管控、農獸藥殘留自檢、產品帶證上市、問題產品溯源各項環節都集成起來,把產地准出市場准入銜接起來,把監管效能提升起來。
合格證制度如何運行推進?
試行主要抓好「四三二一」。
「四個統一」,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試行,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統一試行品類,統一監督管理,實現通查通識。
「三個範圍」,試行主體先選擇農產品市場供給率高、商品化程度高的農產品生產者。試行品類先選擇消費量大、風險隱患高的日常消費農產品。合格內容聚焦不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及非法添加物,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規定兩種主觀行為。
「兩個負責」,生產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對合格證真實性負責。
「一個職責」,強化監管,嚴厲打擊虛假開證等行為,嚴防不合格農產品進入市場。
將給市場帶來什麼變化?
截至目前,已有近一半的省份自行開展了試點,覆蓋全國 615 個縣,超過 20 萬個生產者實施合格證管理,印刷使用合格證 3200 多萬張,試點地區基本實現農產品帶證上市,有效落實了生產者的主體責任。
浙江率先將合格證制度納入地方法規,實現合格證制度有法可依。
湖南對生產主體分類指導,通過「一批一碼」「一批一證」實現全覆蓋。
山東全面推行韭菜、雞蛋「雙證制」管理,產品生產主體必須納入山東省「放心韭菜」「放心雞蛋」地圖統計資料庫,實現了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管控。
現階段,消費者選購農產品主要靠外觀品相判斷,合格證提供了標準規範的信息格式,直觀明了,一些規模化主體還推行二維碼合格證,用手機一掃便知,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在選購農產品時的知情權。
文章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科技報、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編輯/責編:康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