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這場突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張家口中院執行局幹警——侯宇,不僅積極請纓投入社區一線戰場,還保證著中院執行局指揮中心工作正常運轉的感人事跡,在幹警中廣為傳頌。
居民眼中的幹警
我們來到府街庭院小區,經過嚴格的安檢程序,找到了戴著口罩正為出入汽車噴洒消毒液的侯宇。
37歲的侯宇,有著15年黨齡。2017年12月,他從部隊轉業到中院執行局工作。疫情爆發後,中院號召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他聞訊第一時間報了名,並於2月5日到社區成為一名疫情防控隊員。「噴消毒液味兒大,侯宇怕我們嗆著,總是搶著干這活兒。」身邊的防疫隊員對記者說。
這個小區有十多棟樓,3000多人。疫情防控工作人員需要每天登記排查外地回張人員,測量體溫、宣傳防控知識、幫居民購物搬送物品等。這時,有居民舉報,小區內有群租房戶。對此,防控員們非常重視,但也很是擔心會有疫情出現。侯宇放下噴霧器,說:「還是我去吧!」我們隨著侯宇來到居民反映的群租房處。經了解此租房鄰居,因春節放假,租房的人們都還沒返回,侯宇他們已經登記過。一場虛驚後,侯宇說:「小區人員眾多,經常有老人不戴口罩到垃圾點撿拾紙箱等廢品。為了防止他們染上疫情,我不時勸說他們,還給他們發了口罩。」說著,從兜里掏出一個用塑料袋裝著的口罩。
「這是小區配用的嗎?」我們問。
侯宇笑著說:「哪裡呀,是我自己買的,也是專門為沒戴口罩人預備的。」
說起侯宇來這裡工作,門衛董大爺開玩笑地說:「侯宇既是巡防員、又是消毒員、也是宣傳員,還是服務員。」侯宇爽快的說:「我更是一名黨員!」
家人眼中的支柱
「爸爸,弟弟不聽話,他太臭啦!」中午12點多,侯宇輪崗下班剛進家門,8歲的女兒玥玥指著爬爬墊上剛滿一歲的弟弟向爸爸告狀。
只見,爬爬墊上侯宇的兒子手中正在玩屎。侯宇趕忙邊安慰著女兒邊洗完手,上前抱起兒子到洗手間給兒子沖洗。我們得知,侯宇的妻子是駐張某部集團軍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也是一名黨員。妻子在醫院封閉式工作,長時間無法回家,家裡兩個孩子只能留給侯宇。在這非常時期,侯宇理解妻子的責任所在,只得讓女兒照看弟弟,自己工作回來,又當爹又當媽,做飯、洗衣照看兒女忙個不停。
我們看著侯宇忙著給孩子做飯,向侯宇女兒問道:「玥玥,你爸媽不在家,你能看好弟弟嗎?」「能呀!爸爸告訴我,他和媽媽都忙著和疫情打仗,我的任務就是看好弟弟……。」看著這瘦削的女孩兒十分認真的樣子,我不由得心頭一熱。問道:「在你眼裡,你爸爸是怎樣一個人呢?」「爸爸是個軍人,現在是幹警,是最棒最棒的。」說著她豎起了大拇指。
看著不停忙乎著的侯宇,我們撥通了正在醫院值班的侯宇妻子鈕曉英電話。當說起她的丈夫時,他妻子十分激動地說:「是我愛人,讓我能夠和戰友們始終戰鬥在抗疫第一線,我感謝他的理解和支持,更感謝他為家裡付出的一切,是他支撐著我們的家。」
同事眼中的侯宇
侯宇給兒女吃完飯,已是下午上班時間,他草草吃了口飯,安頓好女兒,又匆匆趕向單位。
我們了解到:侯宇作為執行局指揮中心的負責人,由於特殊時期,中心外地的同志不能到崗,還有懷孕待產的同志請假,致使中心多崗缺人,要保證指揮中心「最強大腦」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侯宇每天在社區巡防值班後,都要趕到單位頂崗工作。有人勸他說:「小侯,你別這樣多頭跑了,不然你會累垮的。」侯宇卻微笑著說:「社區那邊的情況我熟悉,大家都一人多崗,我還可以堅持。」樸實的話語,飽含著他多少辛苦甘苦。了解他的同事們紛紛對記者說:「我們指揮中心每天各類事情很多很雜,侯宇每天要干到很晚。」「他就是這樣一個不顧自己,在戰疫中不知疲倦的拚命三郎。」
我們看著忙碌的侯宇,體味著他每日在社區、單位、家庭三點一線的奔忙。用他的話說:「堅持,疫情總會過去,我們一定會取得全面勝利。」是啊,他在用自己無聲的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