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馬上成熟,連皮帶核一起吃,被種植1500年,長春少有人吃過

2019-07-12     農村生活生

7月應該是很多地區正式進入炎熱夏季的標誌性時刻。在這地表溫度最強的季節,水果也一個個奔著我們來了,似乎就是專門給人們降暑用的。在北方此時的西瓜是最火爆的水果,而南方過了荔枝的季節,下面迎來的就是黃皮和龍眼了。說起龍眼,大家可能再熟悉不過,但是說到黃皮可能就有不少人很陌生了。一位在58同城做水果生意的朋友跟我說它是近年來才火起來的一種水果,7月馬上就要成熟了,連皮帶核都能吞,被種植了1500年,卻少有人吃過。

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黃皮,到底是什麼水果吧,為何現在如此熱門呢?


其實黃皮在我國的歷史算得上比較悠久了,只不過以前只有南方的農村才流行,所以比較不為人知。說起黃皮的種植歷史,那就要追溯到南北朝時期了,從現在估算起來應該有1500年之久,那時候的農民就已經開始種植黃皮,只不過在當時還算不上是水果,更多的可能是野果子而已。那麼為啥現在人們才開始重視黃皮呢?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原始的黃皮果簡直不能入口,它的味道可能比現在的檸檬還要酸,直到幾百年後,黃皮也還是一種中藥材而已。黃皮作為普通水果,應該是要從解放後說起了,解放後人們對原種黃皮進行了改良,才有了現在多品種化的黃皮果,比如現在常見的雞心黃皮、鬱南無核黃皮就是黃皮當中的一些較好品種,口感更能入口,甚至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歡。


黃皮果到底長啥樣呢?有人說酷似龍眼,個頭如龍眼,外形更酷似龍眼,很多人第一次見就誤以為是龍眼了。但它比龍眼要來的誘人。黃皮果在陽光照射下有一種較高透明度,仔細觀察會發現原來果皮內都是果肉,特別是無核黃皮,剝開果皮之後全是果肉,果肉如龍宮果一般,讓人見了可以垂涎三尺的。


更接近龍眼的一點那就是成熟季節都是在7月,一同上市的時候,地攤上難免會被買錯了。不過黃皮的價格從往年來看,幾乎都是龍眼的2倍左右,買錯龍眼那就虧大了。

黃皮的營養價值,從它的一個稱呼就能看出來了,人們將其稱之為果中之寶。黃皮果富含生物鹼、種子富含油分,出油率極高。味道酸甜,拿來製作冰飲是夏季最好的解暑利器。黃皮果還有個好處就是,這黃皮果臉皮帶核都能一起吃,一顆黃皮吃下去連個渣都不用吐了,翻看58同城的果蔬信息,就能看到很多可以學習的內容和信息。

是不是超級划算呢。


不過可惜的是,這黃皮果也是近年才火起來的,所以在北方市場還是挺少見的,目前吃過的人可不多呢。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口福吃過這黃皮果呢?歡迎留言來一起聊聊你們對黃皮的看法或者經歷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vMNHmwBmyVoG_1ZcEQ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