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成本允許,我早就不用「水泥砂漿」鋪貼石材了

2019-10-22     碩碩通

今天我們和你聊「石材鋪貼」的相關知識點,如"瓷磚膠/和水泥砂漿的區別有哪些,成本和效果哪個好?廠家建議的人造石薄貼標準工藝流程是什麼樣的?

01.

瓷磚膠與水泥砂漿有哪些區別?

1.水泥砂漿:

優點:裝修和建築常用的材料之一,價格便宜,用於砌牆、貼磚等地方。

缺點:鋪貼厚度大,粘貼不牢固、使用材料多和易空鼓

2.瓷磚膠或其它膠粘劑:

優點:粘貼強度高、耐水、耐老化,且柔韌性較好,鋪貼效果較薄,施工較方便

缺點:相對於水泥而言成本較高,且各個廠家提供瓷磚膠配方有差別,施工需嚴格按照廠家標準指導。

3.材料對比

水泥砂漿為主要是物理嵌合,在溫差、凍融狀態下易失效;瓷磚膠為化學固定,受外部環境影響小;

4.施工效果對比

水泥沙漿施工:傳統的水泥砂漿貼磚,施工步驟複雜有濕牆,泡磚,支撐等步驟,施工的效率比較低,貼結的效果也不好,過不久就容易出現瓷磚空鼓,脫落等情況。

瓷磚膠施工:可以省略濕牆,泡磚等步驟,而且因為是滿漿貼結,所以不會出現空鼓,脫落的情況。

02.

膠粘劑薄底法施工指導

1.工序前的準備

工序流程:

施工前準備

基面驗收及處理:

基面平整度偏差應不大於±3mm/2m,對平整度達不到要求的基面建議選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或現場水泥砂進行找平處理;

基材結構必須堅實,基層表面拉拔強度應大於 0.4MPa,且無起砂、起灰現象,新澆混凝土基面應至少養護 28 天;

2.薄底法施工指導

基層處理

使用灰油鏟或批灰刀去除作業面上殘留的污漬,再用掃帚或抹布將灰塵和垃圾清理乾淨,最後用海綿蘸水進行最終的清理。

清理完成的基層表面應無明水。處理好的基層應達到<2.1 基面驗收及處理>中的各項要求。

面材粘貼面清理

用濕海綿或者濕抹布將面材粘貼面清理乾淨。清理完成的面材粘貼面應無粉塵、油漬、塗料、脫模粉*等影響粘結的物質。如採用密封劑或防水材料處理過的面材,應在鋪貼前預先測試其與膠粘劑的相容性。清理完成的面材粘貼面表面應無明水。

如果用於鋪貼帶有樹脂背網的石材,應在鋪貼前將樹脂背網剷除乾淨,避免附著力較差或耐久性較差的樹脂背網影響後期粘結強度。強度較高的水泥基背網無需進行其他處理,可直接鋪貼。

註:無論是鬆散依附還是牢固附著在面材背面的脫模粉,都會導致面材與膠粘劑之間的粘結強度降低

面層粘接面清理

基準線設置

為確保面材精準地安裝,基層處理後,應進行基準線設置。

材料製備

乳液+膠粘劑為雙組分膠粘劑,使用時直接將二者攪拌,嚴禁摻水。攪拌後靜置熟化 5 ~10 分鐘再稍加攪拌即可使用。拌好的膠粘劑在 21℃/50%相對濕度條件下的可施工時間約為 2 小時。

基面膠粘劑塗抹

在基面上先用鋸齒鏝刀的直邊,將膠粘劑用力地批刮一層。然後用鏝刀的鋸齒邊將更多的膠粘劑批刮到基層上,建議按照水平方向梳理條紋,降低後期泛鹼的可能性。梳理時,鏝刀與基面的夾角約為 45°。

面材背塗膠粘劑

對於尺寸小於 600mm×600mm 的面材,應在鋪貼到基面上前在其粘貼面背塗一層膠粘劑。用鋸齒鏝刀的直邊將膠粘劑在清潔過的面材粘貼面用力壓平塗抹一層,厚度約為 1~2mm。

對於尺寸大於等於 600mm×600mm 的面材,應先用鋸齒鏝刀的直邊將製備好的膠粘劑在清理過的面材粘貼面的所有部位用力批刮一層約 1mm 厚,然後用鋸齒鏝刀的鋸齒邊將更多的膠粘劑以夾角 45°,梳理到粘貼面上。

注意面材的粘貼順序:可用橡皮錘從中心向中心周邊進行輔助敲擊,確保面材與基面緊密粘結。鋪貼牆面 時需確保底部的面材應設置牢固的水平支撐。

石材伸縮縫:面材之間接縫和伸縮縫的大小和位置應根據設計需要留出。面材之間接縫寬度,室內不應低於 1.5mm,室外不應低於 5mm。為保證接縫寬度一性,建議採用磚縫定位器(例如塑料十字卡) 進行留縫分隔。

註:溫度和濕度均會影響已施工膠粘劑的開放時間和可調整時間,環境中的風力會影響已施工膠粘劑的開放時間。

縫隙處理及表面清潔

為防止膠粘劑滲到面材縫的表面影響最終填縫效果,在粘貼過程中及每一塊粘貼完成時應將縫隙及面 材四邊的上邊緣多餘的膠粘劑擦除乾淨。

後期養護

面材鋪貼後應在21℃/50%相對濕度條件下,養護至少24小時,方可承受輕載荷和進行填縫施工。如需承受大型器械重載荷,建議養護至少28天,寒冷天氣適當延長養護期。

24 小時內應避免外力侵害及交叉施工。24小時後,如需在表面進行低強度的交叉施工或通行,可在面材表面採取有一定強度、可透氣的保護措施(如石膏板、水泥板、木板 等)。禁止採用薄膜等不透氣的保護措施覆蓋整個面材安裝面。

一組人造石薄貼施工的項目案例:

1.地面撒素水泥漿,保證地面與找平層的粘接性:

2.地面打水平餅,保證找平層平整度,誤差6mm內:

3.現場找平工人師傅在施工:

4.找平面收光:

5.毛面處理,讓粘接劑結合人造石更有粘接力:

6.貼人造石:

貼人造石,滿漿溢出

7.首排人造石的效果:

8.完成部分區域效果:

9.補縫環節:

10.打磨:

石材邊緣採用小型手磨機打磨

工人師傅操作大型研磨機整體打磨

研磨機器展示:


11.拋光處理

12.邊角保護

13.完成後的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tXF8m0BMH2_cNUgZ2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