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面對疫情,「心理防疫」更重要

2020-02-05     陝西科普

來源:精神衛生專委會 陝西省護理學會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消息不斷更新,不管是普通民眾,還是診治一線的醫護人員、病患及家屬,身心均承受著各種負面情緒和壓力。常見的心理負面情緒如焦慮,不安,恐懼,驚慌等。

適當的緊張焦慮,對我們的身體具有保護作用,如果過度的緊張、焦慮、恐懼等這些負面情緒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會讓我們身心及軀體產生極大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僅要積極響應國家防疫機制和防疫措施,建立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還要及時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消除大家的恐慌心態,同步做好心理防疫。

01

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進行規律的運動、規律的飲食、規律的睡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給身體和身心造成的損害。

02

控制信息量,不信謠、不傳謠

儘量控制每天自己接收與疫情相關的信息量,不接觸那些不真實的,未得到官方確認的,道聽途說的信息。尤其是在睡前,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焦慮等負面情緒,以保證睡眠。避免或者減少壓力源。

03

適時的傾聽,進行正確思維引導

面對疫情,不管是普通民眾,還是診治一線的醫護人員、病患及家屬,每個人的內心都承受著負面情緒和各種壓力的影響。讓他們學會傾訴,讓我們學會傾聽。這裡的我們可以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任何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也可以是你自己。傾聽之後,根據面對的人,我們可以給予適當的心理支持和正向引導。比如:(1)我們可以讓他們試著改變思考方式,增加對疫情正面信息的了解,減少接觸負面信息;

(2)讓其回憶之前的自己在面對危機時是如何應對的,重新肯定自己的能力;

(3)引導其用合理的態度看待事情,告知其目前的疫情終會改善並成為過去,保持對前景的盼望;

(4)當然,我們還應加倍的留意他們的身心健康,強調他們自我保護的防護意識。

04

學會自我放鬆

學習一些簡單的放鬆技術進行自我放鬆,不僅能改善面對疫情時產生的各種負面生理反應,如減慢心律、降血壓等,還能讓內心得到平和,以減少各種壓力源帶來的心靈和身體的磨損。

(1)自身訓練放鬆法

自身訓練法的感知來源於你的身體,同時運用視覺想像和身體感知來緩解壓力。

(2)呼吸放鬆法

口腔閉合,用鼻腔慢慢吸氣,屏氣5-10秒鐘,然後打開口腔,用口腔慢慢呼氣,呼氣的同時想像自己所有的不快、煩惱、委屈、壓力都隨著呼出的氣體被排出了,反覆進行。

(3)想像放鬆法

選擇安靜的環境,舒適的姿勢,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像自己身處夢寐以求的美景中,如:沙灘、森林、草原等;非常放鬆、非常舒服,心情愉快,輕鬆漫步……每天可以多次練習,每次20min左右。

當我們都能擁有健全的心理防禦機制,用良好的心理狀態,端正的人生態度去面對疫情時,我們才能不受干擾,更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rkNFXABgx9BqZZIs3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