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區:「最美逆行者」詮釋黨員擔當

2020-01-31   西安封面

夫妻連續多日堅守崗位、主動請纓上一線工作、年近七旬黨員主動申請執勤……大事難事看擔當,連日來,灞橋區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湧現出了一批「最美逆行者」,他們用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成為這場戰役中最為勇毅的精兵勁旅。

最善意的謊言:「爸爸明天就回家」

「你那邊怎麼樣,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晚上8時換班間隙,灞橋區席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王鵬飛才顧上掏出手機,給妻子發了條微信。「不敢打電話,打了也接不上。」王鵬飛說。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當疫情到來,夫妻倆積極響應號召,及時參與疫情防控,充分展現出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擔當和使命。

「36.8℃,體溫正常,通過。」「有沒有武漢接觸史,最近有沒有發燒、咳嗽?」香王高速路口、空工高速路口、城東客運站,王鵬飛的腳步從未停歇:參與高速路口值守,為過往車輛乘客及司機測量體溫,提供醫療保障;參與流行病學調查、詳細詢問調查對象接觸史、體溫檢測、電話隨訪等不分晝夜,始終沖在面前,扛起守護群眾健康的保護傘。

「爸爸,你和媽媽什麼時候回家啊,我想你們了!」聽著2歲孩子發來的語音,王鵬飛心裡滿是愧疚,為了安慰兒子,他說了善意的謊言:「寶寶乖,爸爸媽媽明天就回家。」

主動請纓上一線 晝夜奮戰一周的「老先進」

從警18年,公安灞橋分局民警王排始終衝鋒在工作一線,這一次更沒有例外。除夕夜,本來被安排在局機關工作的王排主動請纓要求到防控一線,而自從上了一線工作後,他再沒有回過單位、回過家,已經連續在崗位上奮戰了160多個小時了 。

王排是公安灞橋分局治安管理大隊副大隊長,曾先後被授予「中國好人」、「陝西好人」、「西安市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主要是做好和湖北籍密切接觸人員的隔離、移送、交接,做好安全保障。」王排這樣簡單地總結自己工作。但事實上,劃定隔離區、檢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協調配合行動組、上傳下達各項指令……他所在的安保組工作瑣碎又不能有任何閃失。

回不了小家,卻守護了大家,王排無怨無悔。「大家給了我榮譽,在這個特殊時刻,我更要站得出來,守護一方平安。」

年近七旬退休黨員志願堅守執勤一線

在灞橋區神峪寺溝村的疫情防控執勤點上,每天都會見到一位年近七旬老者的身影,他不僅和年輕人一樣每天值守8個小時,執勤之外還充當義務宣傳員的角色,他就是神峪寺溝村的退休老黨員楊選民。

疫情防控剛開始,神峪寺溝村就立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但是疫情防控工作僅僅依靠村幹部完全不能滿足崗位輪換需要。楊選民得知村上需要義務執勤人員,立刻向黨支部書記提出自己自願參加義務執勤工作。

村黨支部書記張恩讓考慮到楊選民年齡比較大,為了他的健康考慮,本想拒絕他。但是楊選民態度堅決,他說:「我在宣讀入黨誓詞時說過『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現在作為一名黨員不站出來,沖在最前面,就愧對黨員這個身份。」

就這樣,楊選民不僅僅每天要完成8小時的檢查點執勤,同時還主動義務為群眾做宣傳思想工作,為大家分析檢查工作的必要性,使群眾理解並支持檢查工作。

身赴一線,不畏疫情,始終擋在人民前面。王鵬飛、王排、楊選民……這些硬核黨員只是灞橋區奮戰在一線的黨員一個縮影,充分展現了共產黨員在危難關頭的無私本色。病毒不走、工作不歇,奮戰在戰「疫」一線的 「黨員護衛隊」,作為守護人民群眾安全健康的排頭兵,將與疫情抗戰到底,用擔當守護入黨誓言。

來源: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趙輝 通訊員 董婷婷

編輯:王少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