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商洛這個小縣城,將因為一座新建的古寺而出名,看來要騰飛了

2019-10-10   三秦風情

我國地大物博,美景眾多,除了一些山輝川媚、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外,一些廟宇古寺隨著各個宗教的不斷發展也成為了許多遊客的旅遊目的地,比如說少林寺、白馬寺、法門寺、普陀寺等等如今都成了馳名中外的熱門旅遊勝地,就算很多不信佛的遊客也都會到這些景區進行參觀遊覽,他們要麼是求籤問卦,要麼燒香祈福,還有一些學者為了一睹寺廟建築藝術的工藝結構來實地考察,也有不少專家為了欣賞一些寺廟所收藏的珍貴文物而特意拜訪,總歸是有目的而來。而今天,筆者想給大家介紹的是位於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的一座被人遺忘的古寺——興隆寺。

興隆寺位於陝西省鎮安縣城的東側,和西康鐵路鎮安站相鄰,在包茂高速鎮安出口1.2公里的地方,四周綠水青山環繞,風景秀麗,為陝西省大興善寺下寺,始稱龍興寺,時至今日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整體建築採用初唐時期建築風格,主體殿堂均採用全木結構,看起來恢弘大氣,雄偉壯觀。收藏界巨頭白十源曾經贈佛舍利一顆放在五重寶塔里永久珍藏,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也曾訪問研討。

據了解,興隆寺建造於唐朝開元年間,是唐朝時期聲名鵲起的唐密寺院。到了元代,戰亂頻發,興隆寺被毀。明朝時期,一些住持寺僧們開始集資,打算擴建廟宇,並將地址選在此處,也就有了今天的興隆寺。而在清朝,興隆寺再次被維修並擴建,一度成為秦嶺南麓眾多僧侶前來領悟佛道的重要寺院。但卻在民國時期日漸衰落,直至建國後,才被重新修建,但是名氣不是很大,依然不為人知,甚至是漸漸被人遺忘了。

興隆寺的設計、供奉、建造都是以唐密為主,在全國眾多寺院中標新立異,極具風格。據寺院一位師傅介紹,2014年鎮安縣政府以原址為基礎,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興隆寺打造成為集禪意度假、旅遊休閒、健康養生和三產貿易為一體的大型4A級城區山體遺址公園。2016年10月1日,投資6億元的一期工程順利竣工,目前已經建成了四大廣場(大悲、金台、寶篋、尊勝)和三大門(金剛、悉地、如來),如今看起來也都初具規模了。2017年,鎮安縣又計劃投資6.66億元,計劃開始金台山2期工程的建設。圍繞「金台密境,意境鎮安」的主題,力爭將鎮安縣打造成為「山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景中、人在畫中、美在心中」的意境旅遊全國知名小城。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正是興隆寺香客雲集的時候。若是你自駕車的話,直接從包茂高速鎮安出,繼續往前行駛1.2公里,便到金台山。將車子停在停車場後,遊客從路邊的遊客中心入口處進去,順著台階往上走,便是一座拱形的橋,名叫千歸橋,當地人將這裡稱作歸宿。經過千歸橋,便到了般若藏,這是一扇小門,四根紅色的木柱搭建起了一道屏障,歡迎來自四海八荒的遊客。

從般若藏進去後,左轉上台階,便到了興隆寺的正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宏偉壯觀的古建築,樓閣式的大門彰顯出它的恢宏氣勢。從正門進入後,我們能看到古色古香的眾多殿宇,正對的便是大雄寶殿,在它的大門正面方,是個巨大的香爐,裡面常年香火不斷,香爐的最面前寫著「佛光普照」四個大字,顯眼而注目。裡面供奉著菩薩像,每到夜晚,在燈光的照耀下,金光閃耀,璀璨奪目。

其實我國的寺廟建築風格都大同小異,我們依次參觀了文殊殿、金剛殿、弘法殿、開元殿、胎藏界、一味三塔院等殿宇。這些殿宇基本建築風格相似,但是裡面供奉的佛像卻各不相同,釋迦牟尼佛及左右的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神態肅穆、半嗔半慍,好像在似乎在見證歷史,看笑「痴人」,溶解難事,亭亭玉立的菩薩身披帛裳,慈眉善目,好像在保佑著這一方凈土;殿角的四尊高大坐佛石刻,體態豐盈、面目慈祥,讓人浮躁的心得以平靜緩和。

陝西商洛這個小縣城,將因為一座新建的古寺而出名,看來要騰飛了

站在一味三塔院上,還能夠俯瞰整個鎮安縣的全景全貌,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氣勢。在往裡面走,便是金台五重寶塔,它在興隆寺的最裡面,沿著台階一直往上走,四周樹林環繞,鳥語花香。金台五重寶塔裡面供奉了兩顆佛舍利,眾所周知這是佛門聖物,每到法會的時候,寺院裡的僧人便會在金台五重寶塔前誦經念佛,宣揚佛法,吸引了眾多遊客,希望能夠沾染佛法,帶來平安。

陝西商洛這個小縣城,將因為一座新建的古寺而出名,看來要騰飛了

如果你時間充足,建議你到農曆二月十九來這裡遊覽,這一天是觀音菩薩的誕生日。在這天,興隆寺熱情邀請來自各方的同道中人和香客,舉行誦經、念佛、供燈、持咒、放生等活動,為大家帶去幸福如意。想要祈福的話,這一天是最好的。隨著金台山文化旅遊區的不斷修建和完善,相信越來越多的遊客會來這裡遊玩,從而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不論是休閒鍛鍊、參學禮拜,還是禪意度假,生態旅遊,這裡以後都是陝西鄉黨以及全國遊客們的一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