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打瞌睡,班主任拍下圖片質問家長,父親的話讓老師心痛

2019-08-31   莓果媽媽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孩子的經歷都決定了它將成為一名什麼樣的人,有的孩子可能從小被家庭寵愛,以至於在成長階段成熟的比較慢,但是有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卻承受了家庭的壓力,所以在生活中就表現得很懂事,在當現實社會中,很多人都以為現在的孩子都處於一種嬌生慣養的狀態,在很多情況下,對孩子是有些誤解。

王老師在一所小學任教,前一段兒時間,他曾經向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在語文課上有一位男同學打瞌睡,但是這位男同學平時成績特別好,但是就在最近上課的時候經常會打瞌睡,然後作為一名老師,本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李老師就把男孩睡覺的照片拍下來。

放學的時候,孩子的爸爸來接孩子,老師就開始向孩子的爸爸告狀說:「看最近孩子學習狀態不是那麼好,總是在上課的時候睡覺,我希望作為家長能夠在家裡督促一下學習,晚上的時候儘量別讓孩子玩手機,影響睡眠,這孩子本來是挺聰明的,這樣下去耽誤了學習可就不好了。」

面對老師的質問,孩子的父親覺得老師有點冤枉孩子了,並且給老師解釋道:「老師,真的非常抱歉啊,孩子在課堂上睡覺是對您的不尊重,我以後會督促他改正,但是孩子白天困並不是晚上貪玩手機導致的,您錯怪孩子了!」

李老師感覺這位父親也比較關心孩子的成績,因此就借著孩子上課睡覺這個問題,了解了一下孩子的生活環境,經過了解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媽媽前幾年因為疾病去世了,然後孩子爸爸為了養家,經常在外打工,孩子一直跟著奶奶生活,奶奶這幾天生病了,需要人照顧,所以孩子就照顧完奶奶,又寫作業,第二天準時起床去上課,所以難免會有些疲憊,然後導致孩子睡眠不足。聽到了這種情況,老師感到非常痛心,孩子這麼小的年紀就要擔當這麼大的壓力!孩子真是受苦了!

孩子學會擔當、擁有責任心,對以後的成長有哪些好處?

1、 教會孩子如何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讓孩子擁有責任心,就會明白自己該做什麼,知道什麼義務範圍內,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在面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時,就會少點任性,多點自覺,不會因為周圍的誘惑,迷失自己,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偏離自己的走向,丟失自己最初的理想。

2 、培養孩子的擔當意識,貢獻社會。

有責任一般都是跟擔當掛鉤的,有了責任感,孩子自然就會明確肩上的任務和使命,不僅對於自身的成長和學習,當孩子步入社會的時候,有了歸屬感,有榮辱感,有著對國家和社會的歸屬,自然就會想著通過自己的能力改變自己,為社會做貢獻,成為人上人。

3 、培養生活的獨立性,健全人格。

孩子有了責任感,不僅體現到自身的能力上,更體現到孩子的心理上,有著健康的人格,在生活上有自己的主見,能夠獨立自主,培養自身健全的人格,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孩子都會想著自己去解決,從生活中得到的是歷練,而不是打擊。

關於培養孩子責任感的問題,你還有什麼疑問嗎?你的想法是什麼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