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一面牆,這個48㎡小戶型引起極度舒適!

2019-05-09     好好住

歡迎收看「好家推薦」欄目

本欄目致力於為你播報

真實、實用、有趣的中國好家

和他們背後深諳生活之道的屋主

--

今天要介紹的屋主是來自北京的@山茶婆婆,她和先生兩個人都是真正的咖啡愛好者,精通精品咖啡,他們家只有 48㎡,但打通了廚房與客廳後,絲毫不顯逼仄,夫婦倆每天都能在通透明朗的空間裡喝咖啡,做烘焙和杯測。

家裡使用了大量樸素而耐用的木製家具,於外人看來,這個家自然是溫暖而妥帖;但于山茶婆婆夫婦而言,這個家除了氣質溫煦之外,更多還有實用與順手。在裝修前,他們就確立了原則是功能優先於美感。不按照某種風格設計也不過度裝飾。搬進新家時,家裡只有基本的功能,很多地方留白的,但隨著居住,如今家也慢慢生長成了它自己的模樣,自然而不刻意。

房子位置 北京

房型 1 室 1 廳

使用面積 48㎡

裝修花費 28 萬(家具與家電占比大)

所有圖片/描述均選自

好好住APP用戶「山茶婆婆」

原戶型中,衛生間和廚房空間狹小,沒有玄關,臥室與客廳之間的牆為石膏板,不承重。因此,做了如下改造

(1)拆掉了廚房與客廳的牆,做開放式廚房;

(2)原廚房門的位置砌了牆,將原本屬於通道的空間劃入衛生間,增加衛生間面積;

(3)拆掉臥室與客廳的石膏板,砌磚牆,客廳一側做書籍收納,臥室一側做牆掛板,增加牆面收納能力。

改造後的幾個改變

(1)開放式廚房讓客廳空間非常通透;

(2)原戶型里的餐廳位置現在用作書房和收藏品展示區,平時在這裡畫畫、焚香,插花,是家裡最為清雅的一個小美空間;

(3)衛生間面積增加了 1.5㎡,洗衣區、淋浴區都非常寬敞;

(4)陽台改作咖啡烘焙間。

客廳第一用:玄關

沒有玄關的戶型,便在客廳入門一角做出一個簡易玄關。地墊+木墨的矮邊櫃組成了一個可以坐著換鞋的入門過渡區,邊櫃里收納日常鞋子與寵物用品,再搭配牆上的擱板與掛鉤,可以掛置入門出門的隨手小物或大衣。

另一側靠牆的位置,木墨的落地櫃用來收納心愛的咖啡器具。

客廳第二用:休息區

這是客廳的主體區域。沙發選擇了宜家霍姆桑德沙發,一塊早年自用的披肩用作沙發巾;沙發背靠著的牆改造成了一面書牆。裝修時重新砌了紅磚牆,定做厚實榆木用作擱板,每塊擱板之間距離 33cm,每塊板厚 4-5cm,每塊板子裡還穿了 4 根膨脹螺絲。

* 提醒:安裝書牆時候,木板與兩側牆面一定要留足空隙給木頭膨脹變化的空間!

因為拆掉了廚房與客廳的牆壁,做了開放式廚房,餐桌上方的屋頂上做了一塊投影幕布,坐在客廳沙發上便可以看電影。投影幕布收起來時,客廳與廚房空間十分開闊明朗。

客廳第三用:餐廳

因為客廳與廚房已經完全打通,廚房與客廳過渡區靠牆擺上餐桌用作餐廳。木墨的1.8m 大餐桌,一邊是長凳,另一邊是一把單椅。平時,夫婦二人吃飯、喝咖啡、喝茶都在這張桌子上,晚上先生還會在這裡抽煙斗,而山茶婆婆就坐對面看看書聊聊天。通往陽台的門洞上掛著一塊定做的素白門帘,簾外是咖啡烘焙間,涼是先生的名字。

餐桌上的吊燈是突發奇想的一次 DIY。裝修時沒有選到合適的餐桌燈,在木材市場看到人家切割下來一塊帶樹皮的木材,想著它吊起來應該蠻好看的,就請裝修師傅在木板上做了兩個洞,嵌進去兩個射燈,再用鐵鏈固定在天花板上就好了。

同時,在 DIY 吊燈後的屋頂上也掛了一根掛杆,搭配 S 型掛鉤,用於收納小銅鍋等小巧的料理器具,既使用方便也是不錯的裝飾。自己也編了個簡易的果籃掛在這裡,可以順手地拿取水果,儘量減少桌面的物品方便打掃。

客廳第四用:書房

客廳的另一邊,一個小角落用作半個書房,很是素雅。

這個心愛的老木櫃專門用來放置收藏的玻璃杯們。

原格局廚房很小,於是打掉了廚房與客廳之間的牆,做了開放式廚房,廚房為 L 型,較長的一邊是料理區,較短的一邊是咖啡區。做飯時,大餐桌也用作備菜區。

十多年來,從舊家開始,就一直使用 Ariston 三眼灶,新家和舊家買了一模一樣的款式,足見真愛。目前重度使用了大半年,仍然光亮如新,每次做完飯都用廚房濕紙巾和魚鱗布擦到沒有油印和水印,琺琅架也每周扔到洗碗機里清洗。保持灶台的清爽才能燃起每天做飯的熱情。

開放式廚房的花磚與客廳的地磚接縫之間,嵌入銅條,使兩側地面保持一個平面,方便打掃不藏灰。廚房料理台上下都安裝了宜家的櫥櫃系統,櫃內收納以保持乾淨整潔,內嵌的西門子洗碗機是屋主心裡「家中最值得購買電器」之一。

另一側牆面是咖啡角,綠松石的牆面顏色(色號:福樂閣 NCS 5040-B60G)與料理區的白磚相區別,同時也採用了與料理區不同的開放收納方式,定製木擱板,搭配扇形支架、掛杆與掛鉤,上上下下收納了咖啡壺、濾杯、咖啡杯等等。

p.s.

山茶婆婆的咖啡經驗談論

對於手沖咖啡的入門愛好者來說,很建議一開始就用標準的 V60 濾杯搭配好控制的細孔手沖壺來入門。

如果選擇的是淺烘焙咖啡的話,則適合「漸次降溫法」進行沖煮。第一次燜蒸用 96 度左右,二次注水在壺中添加一點涼水降溫至 85 度左右,第三次注水再添加涼水降溫至 75 度左右。這樣衝出的咖啡液就會有明亮果酸以及比較持久的甜感。咖啡沖煮技巧多,玩法也多,也歡迎大家到好好住 APP 上與山茶婆婆交流咖啡經驗。

門帘後的陽台已經改成了咖啡烘焙區,洗衣區挪到了衛生間裡。

床頭牆壁選擇了與咖啡角一樣的松石綠,提亮了白色+木色為主的臥室空間。

床尾,一長條櫻桃木掛杆橫亘在白牆中,不僅可以掛一些穿過一次沒洗的衣物,也能掛一些小盆栽用於裝飾,一角還有一個失物招領的斗櫃。

臥室空間不大,一面牆全部用於衣物收納,內置宜家艾格特的衣櫃+移門,使用半通透的長虹玻璃移門讓空間更顯通透。衣櫃背靠承重牆,高度 2.5m,進深 600mm,移門上加了密封條來增加密閉性。

山茶婆婆的臥室神技能之一:夏天自製香薰

夏天家裡不再適合焚香,就用厚實的水彩紙剪成小圓片,棉線串起貼在空調出風口,上面點上幾滴精油,屋子裡瞬間充滿清涼的香氣,小香串轉吶轉的也靈動好看。精油用了雪松混合尤加利,涼涼的。

臥室神技能之二:鋪床神器

另外,山茶婆婆也分享了自己的鋪床神器——廚房烘焙使用的奶油刮片。「床墊又厚又沉,鋪床笠特別費勁,用床單又想可以整整齊齊包住床墊,這個小東西就特別好用,它本來是廚房裡切面刮面的,用它一下一下把床單多餘部分都賽進床縫裡,輕鬆快手。」

看完山茶婆婆的家,很難不感到溫暖和舒適。她家以白色與木色為主,卻並非日式或中式,誠如她本人所說,「在選擇家具和家居用品時,我們希望是樸素的、耐用的、簡潔的。我們不喜歡家裡有太搶眼的顏色和設計,也不喜歡那種刻意完整的設計,家和住在這裡的人,在日常里慢慢生長成最舒服的模樣。」

看更多山茶婆婆家的細節?

直接和她聯繫起來

還有這些熱文可以回顧 !

版權聲明

好好住出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本文或商業合作,請郵件聯繫:[email protected]

喜歡請點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eB_BGwBmyVoG_1Z-_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