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全年營收創新高,機構和媒體們都是怎麼看的?

2020-02-15     華爾街那點事

周四美股收盤Adobe股價上漲1.29%,報379.67美元,成交額6.40億美元。截止發稿,Adobe盤後平盤。

隨著美國"網購星期一"的落幕,Adobe將其對當天美國在線零售額的預期下調至92億美元,略低於此前預期的94億美元,但仍將創下歷史紀錄。Adobe預計截至12月1日的一個月,美國在線零售額將達721億美元。截至美東時間周一晚7點(北京時間周一早晨8點),"網購星期一"的零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6.9%。

現在的Adobe還值不值得繼續持有,不妨來看看主流的機構和媒體對Adobe當前的看法。

圖源:雪球

1、 機構是怎麼看的?

花旗:將Adobe股價下調至"中性",目標價313美元

花旗對Adobe延續過去5年財務勢頭的能力表示擔憂,並認為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公司的數字體驗業務增長預期過高。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領域,甲骨文與Adobe並駕齊驅。該資料庫巨頭於4月26日推出了其Oracle內容和體驗雲,即所謂的"數字體驗"平台,該平台使組織能夠管理內容並將其交付到任何數字渠道,以啟動與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的互動。基於雲的內容中心使組織能夠以有意義的方式創建和分發內容,以提高品牌參與度以及客戶增長和保留率。

摩根史坦利:對Adobe維持增持評級,上調Adobe目標價至410美元

摩根史坦利將Adobe目標價從340美元提高到410美元,考慮到投資者對占據Adobe營收絕大部分——數字體驗的營收表現出了擔憂,分析師認為投資者低估了其更成熟的數字媒體領域所展現的持久的盈利能力。然而,分析師認為數字體驗的改善可能會降低Adobe的市盈率。分析師對Adobe維持增持評級。

派傑:將Adobe目標價上調至360美元

投行派傑分析師Brent Bracelin將Adobe(ADBE.O)的目標價從339美元上調至360美元,稱該公司第四季度業績"強勁"。儘管他下調了對該公司出版和數字體驗業務的增長預期,但由於利潤率的提高,他提高了該公司今年和明年的收益預期。同時Bracelin表示對Adobe的創意雲和文檔雲業務越來越有信心。

美股研究社:Q4營收同比增21%,Adobe全年營收創新高

12月12日美股盤後,創意軟體巨頭Adobe公布了其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期內營收29.9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4.65億美元相比增長21%,創下歷史記錄。

事實上,Adobe在全球的影響力有目共睹,目前1481.09億美元的市值也彰顯了其實力。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遷進入下半場,Adobe也從軟體廠商轉型做起了訂閱服務。其目前的業務主要有訂閱業務、產品業務、服務和支持業務,其中訂閱業務是其核心業務。然而,訂閱服務這一賽道多數科技巨頭都想分羹,Saas領域的爭奪戰已經愈演愈烈,除了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巨頭,還有Salesforce等佼佼者。

Adobe核心業務的處境並不樂觀,這也是投資者們最為擔憂的。

其新一季的財務數據總體尚可,營收和凈利潤雙雙獲得增長,只不過,這一態勢能否維持也是投資者們較為關心的話題。而核心的訂閱服務業務在占據著總營收居高不下比例的背景之下,還要面臨對手的圍剿,這樣的營收結構本身就存在相應的風險。只能說,Adobe未來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富國銀行:重申Adobe對該股票與大市持平評級,目標價上調至285美元

在Adobe金融分析師會議後,富國銀行分析師上調了該公司的目標價。在會上,該公司宣布了新產品特性和功能強化,提供了初步的2020財年目標,並提高了其總目標市場的預期。該分析師指出,儘管他對Adobe向訂閱模式轉型成功和擴大其整體目標市場的能力印象深刻,但他認為,該股目前的估值反映了這些趨勢以及未來更廣泛的體驗雲業務。該分析師重申了對該股票與大市持平評級。

蒙特婁銀行:將Adobe目標價上調至358美元,維持跑贏大市的評級

蒙特婁銀行:因公司利潤率上升,營收溫和增長,且年化經常性營收出現意外增長,蒙特婁銀行分析師Keith Bachman將Adobe(ADBE.O)的目標價上調至358美元,並維持其跑贏大市評級。鑒於該公司在開發"下一代數字營銷中心"方面取得的成功,分析師仍相信該公司有能力實現持續的盈利增長。

2、 媒體是怎麼看的?

騰訊新聞:Adobe,35年,從兩個人到市值近千億

Adobe目前得益於雲端訂閱服務,其營收和利潤仍保持增長。訂閱的經常性收入占公司2017年總營收(73億美元)的86%。這家有35年歷史的公司年收入增長率為25%。因看好Adobe 2018財年的表現,公司股價上漲20%。

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公司之一,Adobe的成長速度也一樣"鶴立雞群"。五年前,Adobe和Salesforce的股價都是40美元一股,現在Salesforce約為107美元一股,Adobe約為183美元一股。Adobe的未來可期。

Adobe的發展經歷了許多不同的階段,但一以貫之的是向核心顧客提供高質量產品,然後再將業務擴展到相鄰市場。未來的成功將取決於如何繼續產品疊代並將這些產品交付於新興的SaaS市場。沒有多少科技公司可以像Adobe一樣"老驥伏櫪",繼續堅持創新和增長。Adobe的發展路徑是獨一無二的,並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行業巨變時所作的選擇。

Adobe的故事是一次轉型之旅。它已經看到了軟體發展的不同時代,並且正在盡其所能在這個新的時代取得成功。到目前為止,它做得很好。只有通過艱難的長期決策,認真考慮如何擴大業務並為客戶帶來新的價值,才有可能像它這樣持續成長和蓬勃發展。Adobe仍然有很大的潛力——我很期待看到Adobe的未來。

富途證券:都是做P圖發家的,為何1個Adobe強過136個美圖?

2012年,Adobe開始大力轉型,推出Creative Cloud(CC)雲服務,客戶可以包月訂閱。目前,Adobe的主要業務分為兩類:數字媒體(Digital Media)、數字體驗(Digital Experience)。

Adobe一直是行業領頭羊,從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又到雲計算時代,儘管經歷了多次轉型,但Adobe始終在圖像處理領域擁有統治地位。據Gartner數據,早在2014年,Adobe在數字內容製作軟體市場份額高達53.6%,占據絕對領導地位。

轉型之後,Adobe股價開啟了騰飛之路,從2011年以來,Adobe股價從低點22美元一路上揚至最高的313美元,股價最高足足漲了12.8倍。今年7月,Adobe最高市值達1527億美元(約1.08萬億人民幣),萬億市值之路正式開啟。

整個軟體行業的轉型升級紅利還未釋放完,雖然Adobe下一季度的業績預期稍差一些,但依然是這個行業裡面最優秀的企業。

36氪:凈利潤同比增19%, Adobe引以為傲的訂閱服務走下坡?

作為一家資深的"前輩", Adobe的發展史已有37年的時間,它也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媒體和在線營銷方案的供應商之一。在早期,它靠"賣版權"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軟體巨頭,在軟體銷不動的大環境下大刀闊斧轉型到"賣訂閱",這一大膽決策也成就了它。自2012年底轉型以來,到現在Adobe的市值翻了好幾倍,目前市值突破1300億美元,成為訂閱軟體領域的巨頭。

儘管靠訂閱服務為Adobe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帶動了它的股價大幅度增長,但根據這幾個季度的財報業績來看,Adobe的增速在放緩,這也意味著它的轉型道路也並非一路暢通。

儘管Adobe成功從軟體廠商轉型到提供訂閱服務巨頭,但在SaaS領域它的核心業務面臨的競爭對手實力很強勁,不論是微軟、亞馬遜還是Salesforce他們的整體實力都很強,對於Adobe來說要想獲得更多市場份額還是很考驗它的競爭力。

有媒體曾經把Adobe稱為國內的"茅台",因為Adobe毛利率高達86%,接近於茅台的91%。為何它能做到高毛利?主要還是因為它轉型到訂閱模式道路上大大的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率,這也成為它受投資者青睞的原因之一。只是連著幾個季度的業績增速放緩對它來說也不是好事,如何儘快回歸到高增長道路上至關重要,這也將決定它後續的股價表現,期待Adobe的股價反彈。

快公司FastCompany:Adobe屹立不倒的秘訣究竟是什麼?

Adobe的應用程式無論資歷深淺,未來都大有可為,而這正是得益於今天的研究。該公司的創作工具曾經是各自獨立的軟體,現在統一通過Creative Cloud(創意雲)雲端訂閱服務發布。Creative Cloud的高級版本提供多款應用程式,與盒裝升級時代相比,新版本的獲取不受限制,更新更為頻繁。

與一般的大型技術公司相比,Adobe更喜歡在產品發布之前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激發客戶對未來研究進展的興趣,從而加快他們的工作進度。

舉個例子,即便有無窮無盡的軟體可供使用,創意人士也經常藉助紙和筆,尤其是在項目起步時。Adobe有一個研究計劃叫做"Magic Layouts",設計師可以拍下自己畫在餐巾上的草圖,然後把它轉換成可編輯的文件。

目前,這是一項純技術,我們不難設想它在Adobe系列產品中發揮作用。但每一次的體驗必須有所不同,這也提醒我們,研究上的突破只是提高產品實用性的第一步。Magic Layouts目前仍然是未發布的演示版,Adobe正在努力完善它。

本文來源:華爾街那點事/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http://www.meigushe.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cV8R3AB3uTiws8KJN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