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學興起,與其diss黃曉明,不如看看你是否也陷入明學養成魔咒

2019-08-22   貳說愛鬧

娛樂圈裡總有些人,費力刷出的好感度不夠自己嘚瑟的,最近的一個典型代表就是黃曉明。《烈火英雄》的表演中規中矩,但也算改變了一部分對黃教主的認知,路人緣也在轉變,然而一部《中餐廳》,瞬間路人評價回到解放前。

播出四期,黃曉明自創的「明學」已經占領熱搜好幾天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刷爆網絡,8月21日,黃曉明接受採訪特地回應「明學」調侃,表示「娛樂嘛,大家高興就好。」

可網友真高興嗎?大家都要被你這個鐵憨憨氣炸了好麼!

《中餐廳3》人員大換血,一改以往明星主廚的配置,請來國宴主廚,逼格提高不少,但節目在怎麼高大上,也搶不過黃曉明的風頭,他的表現真是集齊了「最令人討厭老闆」的所有特質:

沒有原則的爛好人;外行指導內行還不聽從意見;不分場合的專橫霸道;管理混亂,毫無規劃可言;決策愚蠢、擅長甩鍋,硬拗「好老闆」愛工如子人設,又當又立...

嚴格意義上講,按照芒果台的套路即使他不承認惡意剪輯,但製作矛盾絕對一把好手。

所以綜藝娛樂,不必當真,但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出道多年的黃曉明是如何集齊「最令人討厭老闆」的特質,在全民diss時,自檢你是否也深陷「明學」養成中。

01 角色變換有時差:該聽意見時,霸道;該講原則時,爛好人

黃曉明「爛好人」屬性集中在《中餐廳3》第一期,因為採購引發秦海璐林大廚battle。

這場矛盾有人指責秦海璐說話直,有人diss林大廚追求完美,但貳姐認為根源還在黃曉明。

員工產生矛盾,領導應該統一觀念:強調目標和現實、平衡矛盾,可是黃曉明不僅甩鍋而且倒戈,看大廚笑得尷尬他直接指揮秦海璐給錢,導致嚴重超支。

按理說職場爛好人這個雷,有點職場經驗的人都會主動避坑,像黃曉明這種老油條迎頭網上撞令人不解,好歹他也是圈內浸染多年、副業興隆的黃曉明啊。

但細看他的演繹經歷不能找到「爛好人」的成因,中產階級出身,幼時就因為性格內向就被電影選角刷掉;長大後考上北電明星班,黃曉明或許個人條件不錯,但在這裡只能算一般。

運氣出道,第一部戲就是男主,但水花一般,3年後才等到《大漢天子》展露頭角,而此時,蘇有朋、周傑等大量類似相似的男演員都在崛起,夾縫中成長的黃教主也算艱辛了。

新老演員交替、競爭壓力大,即便逐漸大火但他也要應對來自前輩高壓,黃曉明不止一次的被前輩否定「不適合演戲」,再加上外界的負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處世哲學才是最明智的:遇事不發聲,必須要表達意見那就兩邊不得罪,養成圓滑處世之道,「爛好人」特質也就養成了。

同向類推至我們,初入職場誰都飽含激情,但在長年累月的競爭和辦公室哲學裡,將熱血練成繞指柔,我們心甘情願的「在商言商」,多一事都懶得參與,遇到討論的問題也儘量兩邊不得罪,中庸之道在職場裡真是害了不少人。

員工如此就意味著未來領導人也潛在「爛好人」的特質,我們因為自保得到or失去的太多了。

02 外行指導內行

《中餐廳3》的話題除了「明學」,就是「心疼林大廚」。

餐館裡唯一會做菜的林大廚是多家五星級酒店的行政主廚,國宴的核心負責人,妥妥的專業人士,做菜後廚一把抓,而且性格好,儒雅溫和,要不是年紀差距,多少少女會高喊「我可以」。

可就是這樣一位大神級的人物到了《中餐廳》成了受氣包。有網友匯總林大廚的一天,時不時的就被黃曉明拎出去批評,我媽看完直接表示「他個經理敢上後廚耀武揚威,主廚脾氣太好了。」

試營業,自由點餐,林大廚累到要死,後廚忙成一團,黃曉明提出「套餐制」,林大廚結合試營業情況提出單雙人套餐,卻被黃曉明一票否決,鐵憨憨為了鞏固地位居然搬出「一個人要點三份套餐」的混蛋問題,眾人沉默一副看傻子的表情,但曉明哥卻一臉「回答不出來了吧」的自豪感。

emmm...

《中餐廳》播出,網友就在某平台提問「為啥黃曉明一副『我都可以、我都明白』的樣子」,其中點贊最高的回答「因為無知,所以蠻幹」

算算黃曉明同年齡段的男演員,只有他的定位最難辨認,說是演員,代表作和演技都全民吐槽;說是商人,黃曉明又貪戀著娛樂圈,明確表示生意都是副業。

作為一個成年人,他個人的職業角色就夠混亂,主業不精、副業不明,哪個行業都插一腳,哪個行業都淺嘗輒止。憑藉經驗他認為管理餐廳小case,事實卻與想像大相逕庭。

黃曉明曾在妻子楊穎出演《創業時代》中爆料,他在家中會指導楊穎表演,讓她明白「一個影后演技應該是啥樣?」看到沒過度自信就是這個辣眼睛的結果。

03 又當又立的「綠茶型」老闆

第四期《中餐廳》播出後,網上對於節目組刻意「洗白」黃曉明的討論開始發酵,不少人指出綜藝片段錄音、買冰箱時的刻意剪輯是在有意恢復黃曉明形象。

最新一期中,黃曉明的行為確實比之前好很多:採購時主動給員工買了西瓜、餐廳營業時也主動加入後廚切蔥幫忙,嗓子都喊啞了也要堅持前台攬客...可實際上,氣人的根本原因沒有變化。

重複點單,浪費人力,作為店長,黃曉明居然沒想到把餐廳分區?

  • 員工總結會上,意料之中的diss林大廚聽不懂話,200歐的調料購買,大手一揮,似乎完全不在乎成本和營業額壓力;
  • 與林大廚和解,居然直接將秦海璐做中國小吃的點子跟人分享,赤裸裸的抄襲創意;
  • 不厭其煩的開會,效率低、解決不了問題,疲勞戰術讓員工不得安寧。

可有「愛工如子」的好印象在前,讓網友連罵黃曉明都不那麼理直氣壯,「誒呀你看他還是知道給員工福利,還每人喂西瓜,嗓子都啞了,也不是那麼不堪」

可大家想沒想過,《中餐廳》現在的苦,都是黃曉明一手作出來的。

加好老闆人設的黃曉明,像極了工作中戲精上身,愛演苦情劇的老闆,幹活時,設身處地說心裡話,讓你覺得,不幹這活簡直就不是人。

可等你加著永遠加不完的班時,才發現,如果不是老闆的傻瓜策略,你根本不用這麼辛苦。

綠茶型領導,一方面做著體恤員工的戲,堵住你罵他的嘴,一方面愚蠢的榨取剩餘價值,又當又立,連罵都罵不痛快。

-------總結髮言的分割線-------

其實黃曉明如同一個職場的縮影,每一個表現都能從自身經歷中才找到原因。

因為他出道多年,所以懂得明哲保身;又因為實力撐不住地位才多面開花,避免別人挑剔學術不精;因為懂得人情世故,左右逢源間堵住眾人嘴,一副「大家開心,我什麼都能奉獻」的臉享受關注。

所以,與其吐槽黃曉明的「明學」不如自檢,看看自身有沒有被「明學」滲透的痕跡,吸取經驗才是避免二代黃曉明的關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