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陽光下,我們共同走過了70年。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夕,在黎明時分,是前輩英烈用皎潔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為國家迎來了曙光。在參與締造共和國的英烈尊貴而光榮的名單里,有一個中國人熟悉的名字:江竹筠(江姐),這位著名的革命家正是友成理事彭壯壯的祖母。
今年5月,一檔以「跨越時空,對話英烈」為主題的人文類節目《跨越時空的回信》在江西衛視播出,以戰爭年代革命先烈們寫給親人、朋友的紅色家書為切入點,邀請烈士後人書寫一封「跨越時空」的回信。在第二期節目中,彭壯壯先生深情朗讀了他給祖母江竹筠烈士的回信(請見視頻)。彭壯壯在本期節目的訪談中說:他在海外學業有成後,正面臨著職業道路的選擇,此時,他回到爺爺奶奶曾經戰鬥過的歌樂山重走祖輩革命之路。每一個在當地犧牲的英烈都有石碑,而他們之中許多人都永遠定格在20多歲的年紀,這些「新中國永遠的年輕人」讓當時年齡相仿的彭壯壯深受震撼,就此毅然決定回國,將英烈的責任與精神力量傳承下去。
強大的社會責任感、捨我其誰的氣概、為理想奮鬥終身的精神,是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用生命鑄就的「共和國基因」。彭壯壯在回信中說到:關於江姐的故事,在自己的兒子、江竹筠烈士的孫子彭然,這位新中國未來的年輕人眼中,也有嶄新的視角。「一年前,然然在學校準備一次講演,題目是《改變世界的人》,他問我能講太奶奶嗎?我非常感動於他對這份傳承的用心」,「他這樣寫道,那時的世界是很悲慘的,是不公平的,有很多戰爭,我的太奶奶,想改變這一切」…… 彭然小朋友的話,讓我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汲取共和國基因力量的何止烈士的後人。偉大高潔的精神從未改變,只是換了種形式繼續向前。我們的生命是所有先烈生命的延續。「成為推動人類社會公正和諧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天友成的願景,與先輩的精神前後輝映。友成基金會以促成社會美好的改變為己任,正在攜手各界肩負著社會責任的公益同道,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才智和資源,創造祖國更美好的明天。儘管改變世界仍需努力,但友成人將用自己的生命證明:先烈的理想之花永盛不衰,有不懈的行動支持的理想終將實現。
讓我們懷著感恩和敬仰,再次欣賞歌劇《江姐》的經典選段,讓我們的心靈領受這種叫做「責任和理想」的正能量的震撼!
「到明天,
全國解放紅日高照,
請代我把孩子來照料,
告訴他,
勝利得來不容易,
別把這戰鬥的年月輕忘掉。
告訴他,
當好革命的接班人,
莫辜負人民的期望、黨的教導!」
這是歌劇《江姐》選段中感人至深的一段唱詞,是革命先烈的殷殷囑託。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讓我們再次深深的向為今天的到來奉獻了一切的先烈們致敬:
今天的盛世,如您所願。
您當年締造共和國的精神
正是我們今天建設新中國的精神!
我們將用我們的努力——
讓盛世永續,世界和平,
讓國祚綿長,萬姓康寧!
點擊【了解更多】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