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 離錫不算太遠,坐30分鐘的動車到 蘇州 ,與 蘇州 火車站毗鄰的汽車站就有直達 周莊 的大巴。大概2小時的車程就到 周莊 了。
周莊 是一個具有900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 清康 熙初年定名為 周莊 鎮。84年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創作的油畫《故鄉的回憶-雙橋》被 美國 石油大亨 阿曼 德哈默先生收購後,回贈給 中國 ,次年被聯合國選為首日封,從此雙橋成為 江南 水鄉歷史文化的載體,入畫的 周莊 由此天下聞名,譽為「 中國 第一水鄉」。
尋夢水韻周莊
周莊 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小橋流水人家。整座古鎮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街道臨河而建,街道即水道,水道即村路。古鎮人家依河造屋,向水而居。家家戶戶屋後都有麻石砌成的石階碼頭插入水中。
沿街兩岸都是綠意盎然的楊柳樹,隨意找個濃蔭下的一方石凳坐下,看著橋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養目更養心。
河道比較窄,看著那些身穿藍布白點印花衫,頭戴雨笠,搖櫓船從身邊穿梭而過,留下一串悠揚柔軟的吳儂細語民歌,別有風情。
周莊 任意一條河道的水都非常清澈,能看到下面綠油油的水草。生態環境相當不錯。這得益於 周莊 內縱橫交錯的河道,每條河道皆與外湖貫通。因為鮮活的湖水源源不斷流入,補給河道,所以 周莊 相比其他 江南 古鎮的水質特別的清澈透明。
橋是水韻 周莊 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周莊 的老橋非常多,橫跨河道兩岸,連通兩岸街市。最有名的就是雙橋和富安橋了。
雙橋是世德橋和 永安 橋。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他們均建於明代,當年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就是以此雙橋為背景,創作了繪製了《故鄉的回憶》油畫。借著陳老師的畫,讓雙橋從此天下聞名,也打開了 周莊 代表 中國 水鄉聯通世界之門。
富安橋的建設年份比雙橋更早,是元朝的一座花崗石橋,連通南北市街。橋面上刻有精美的浮雕圖案,橋身四角均有橋樓,是 江南 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築。 周莊 依橋成路,因橋成市,橋橋相望,橋橋勾連。一座座石橋,飛架清流,連通兩岸,也連起了過往遊人的心。
除小橋流水之外, 周莊 的明清古建築群特別多。上百個深宅大院布滿古鎮,其中要數沈廳和張廳最為著名,走進古宅就能感覺到它所散發出迥然不同的文化氣息。
沈廳是明代首富沈萬三的宅院,是一棟典型的 江南 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局部風格各異。 那曲 折迂迴的廊閣,古色古香的家具,雕樑畫棟的彩飾,雍容典雅的布置,無處不透露出豪門望族的奢華之氣。
張廳距沈廳不遠,也在雙橋附近。張廳是明代 中山 王徐達之弟所建,後因家道衰落,庭院易主張姓,後改名張廳。
與沈廳不同的是張廳的家具造型簡單,氣韻雅潔。據說,主人是一個做官的讀書人,所在家裡的布置溢滿書香氣韻。
周莊美食
周莊 的美食十分地豐富,小吃或大菜,可選擇的有很多。它帶著 江南 人特有的精緻,不奢華但別具一格。有萬三蹄、豆腐花、青糰子、芙蓉糕、襪底酥等傳統特色小吃。
其中「萬三蹄」是 江南 巨富沈萬三家招待貴賓的必備菜,「家有筵席,必有酥蹄。」,午飯的時候,我也買了一個萬三蹄嘗嘗,果然皮酥肉嫩,吃一口下去,成為本次 周莊 旅遊最難忘回憶,哈哈。
漫步蘇州山塘街
因為晚上住山塘街青年旅館,從 周莊 出來後,又乘班車回到 蘇州 。
山塘街,與喧囂咫尺之遙,卻能鬧中取靜,獨自悠然。從青旅出來,穿過曲折婉延的亭台樓閣,就是 蘇州 最美的山塘街了。
漫步山塘古街,兩岸水鄉的建築保留了舊時的面貌,夜景特別地美,河邊的宅院都掛出紅燈籠,紅色的燈火同小橋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 水裡 ,輕輕地蕩漾著,讓你不由得一聲輕嘆:這就是 蘇州 。
亭台樓閣,燈火閃爍,人聲鼎沸,遊人摩肩擦踵,在古街兩旁邊有很多的 蘇州 傳統的特色名小吃,梅花糕據說是最完整的山塘味。
《山塘尋勝》當年乾隆皇帝下 江南 ,也曾到訪山塘街,看到 江南 熱鬧的水鄉景色,忍不住提筆寫下「山塘尋勝」四字。
七里山塘,是老 蘇州 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沉澱下來的名人佚事很多,例如唐伯虎七里山塘追秋香。沒有門票,很適合我這種自由行的旅人。
夜遊網師園
作為 蘇州 四 大名 園之一的網師園,以布局精巧雅致而著稱,是園林中的經典,雖地只數畝,仍有纖回不盡之致,是「小園極則」的典範之作。其中「遊園今夢」之網師園夜遊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特定旅遊項目,有形的世界遺產( 蘇州 園林)與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完美結合的獨特風格。也是樂玩君這次 蘇州 行最期待的體驗項目。
遊園開始,身裝古裝的主人家挑著燈籠,引我入園,絲竹悠揚,恍若時光倒流,夢回八百年前,明代唐伯虎,祝枝山他們遊園的浪漫情景。
先是經典崑曲欣賞,纏綿悱惻的《牡丹亭》,園曲結合的絕妙意境,很容易讓人陶醉其中。
接著轉場,聽地方戲曲 蘇州 評彈,雖然聽不懂唱詞,但聲音清脆悅耳,非常精彩。
夜遊項目還有評彈、崑曲、崑劇、古琴、簫笛、古箏、 江南 絲竹、古典舞蹈等 中國 傳統經典節目表演,通過沉浸式、實景化深度體驗古人的文化生活上片段,是一場不可多得的精品文化之旅。
夜遊網師園,在這樣安靜的氛圍里,追溯古人的浪漫情懷,體味 蘇州 園林的韻致,音樂的奇妙,不能不說這次 蘇州 行的意外收穫。
蘇州城外寒山寺
我們的行程的兩日一夜遊,昨天逛了水鄉 周莊 古鎮、山塘古街和四 大名 園之一的網師園後,今天接著到城外的寒山寺看看。
說起寒山寺,就不得不提唐.張繼的《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相信大家都讀過這首詩吧!
寒山寺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所創建,故名寒山寺。因為數遭大火,現寺內現存建築大多為清代所建。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 中國 十 大名 寺之一,自《楓橋夜泊》問世,歷代文人墨客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寺內石刻碑文眾多,明代文徵明、唐伯虎所書碑文殘片仍在。
為了體驗詩人當時創作的意境,樂玩君特意跑到「夜泊處」坐船體驗楓橋夜泊那種意境。遊船從碼頭出發,到達京杭大運路後折返,行程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