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不僅考察我們對於教育的相關理論的掌握及理解,而且還考察我們對於理論的實際運用,並且能綜合的運用所學知識來考察我們分析和處理某一特定案例的能力。
實際上案例分析題並不是太難,只要抓住規律,就非常容易作答。答題時要在審清題意後,準確回答和處理題目中提出的問題。具體解題思路如下:
(1)審題。首先,審題一定要有目的性,先看問題,根據問題來閱讀題干,這樣可以排除題干中很多不必要的干擾,節省時間。
(2)析題。一般而言,案例中所交代的信息都是有用的,有的從正面提供解答線索,有的從反面提供干擾信息,因此對任何一個有教育意義的信息都不能放過。析題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確定案例內容涉及的知識。比如題干要求結合德育、教學、新課改等教育理論相關知識。
其次,理解題型,抓重點。要判斷題目屬於綜合型的還是單一型的
最後,全面考慮問題,理清思路。可以根據文章的順序,理清文章的所涉及的知識點。
因此,面對任何一個案例分析題,都應該樹立全局觀念,即不能僅僅憑藉對法條或概念的簡單記憶來應付。另外在答題時要考慮每一個案例所涉及的概念或理論解釋,將這些內容明確地串聯組織起來。
(3)答題。考取高分取決於三個方面:一是組織答案,二是專業語言,三是卷面整潔。材料分析題一般采點給分,因此對任何一個問題的解答應力求全面簡明。
一般答案的書寫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總:結論及概括。針對問題直接作答,簡潔明了,不能答非所問;
第二部分是分:具體分析。這是答案的主體部分,這一部分要按條列點,每一條首先要列出相關的教育理論知識,材料分析考查我們對理論的實際運用能力。考生在解答案例分析題時,需要分析這個題背後的原理是什麼,當然對教育理論的回答不需要一字不差地列出原文,只要答出基本意思即可,然後要結合案例對理論進行具體分析;
第三部分是總:對上面的答案進行總結,照應第一部分。當然,這三部分是比較完整的綜合型題目的作答策略。如果題目僅僅考一個理論知識點,只有一個關鍵詞的話,那就沒有必要在第一部分進行概括分析和在第三部分進行總結了。
值得注意的是,答題時一定要用教育理論的專業語言解答。考試常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已經把道理說得很清楚了,就是得不到高分。每位考生在面對主觀題的問題都會有自己的判斷,不懂教育理論也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但只有用專業語言表達了你想要說的內容,閱卷人才能把你與普通人區別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L1wIG8BMH2_cNUg2j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