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通常大家也叫它心梗,其症狀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首席專家傅向華對人民網記者說,心梗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血管存在狹窄、斑塊或破裂的情況下,出現了急性的心肌供血中斷引起的缺血性壞死。在救治時應儘快開通血管,儘早進行抗凝溶栓或介入球囊支架,把堵塞的血管打通。
心梗的表現通常是一種缺血性或梗死性的胸痛,突出變現為胸骨中上段的壓迫感、緊縮感和窒息感,同時還有可能向肩膀、手臂、背部甚至嗓子等部位擴散,是一種持續的疼痛,時間超過2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發生心梗了。如果時間比較短,沒有到達20分鐘,那就有可能是一個心絞痛過程,不過,反覆發作的心絞痛也需要高度重視,這往往是心肌梗死的先兆。如果大家平時有嚴重的胸痛,特別是持續時間較長的,應該儘快到急診科進行救治,傅向華建議。
心梗的救治應該是爭分奪秒的,時間越短越好。發病時間超過20分鐘就出現心肌壞死了,隨之會出現不可逆的心肌損傷,並且擴散面積會不斷增大。中國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很高,救治時間相對延遲,比如說,縣級醫院救治大約需要5個小時才能到達醫院,而三級甲等醫院要大約8個小時,從而耽誤救治時間。心肌梗死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時間病理進展性的疾病,隨著時間的延長,心肌壞死面積就越大,救治效果就越差,因此要儘早救治。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在這個時間段內的救治效果良好,傅向華說。
傅向華介紹,心肌再灌注治療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心肌救治方式,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個是早期的溶栓治療,一個是採用介入干預或有創的球囊擴張,再灌注的時間越早,心肌梗塞面積就越小,對患者後續的影響就越小。支架治療對心肌梗死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一種物理方式,所以不管阻塞程度多嚴重,都可以用支架的方法進行治療。
受訪對象: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首席專家傅向華
(責編:王紹紹、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