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 | 我與幾名不知悔改的學生簽了份合同……

2019-12-12     南方周末

一初中教師給學生們上課(圖文無關)。 (新華社記者 席敏/圖)

自簽完合同後,這幾個學生為自己擁有一份合同而顯得異常興奮,會不自覺地說出:「我也是簽了合同的人了!」隨之表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如果你再吵,就不要聽我的語文課!」學生不知悔改地回答:「不聽就不聽!」如果你是老師,這一幕出現了會如何處理呢?

今年大學畢業後,我回到家鄉一所初中成為了一名初一語文老師。這所中學連續榮獲全市「教育質量評價一等獎」,生源質量較好。但是七年級的學生,還未脫離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上課時老喜歡嘰嘰喳喳個不停。我又屬於溫和型的人,並不喜歡板著一副面孔來面對學生。於是學生都不怕我,課堂效率也較低,以致段考成績並不理想。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提高課堂效率,我開始通過扣分、抄課文的懲罰方式來維持課堂紀律。一些學生漸漸地收斂了自己的行為。但仍有些學生不吃這一套,依然我行我素。也就有了開頭這一幕,那位叫板的學生就是陳飛(學生名字皆為化名)。他屬於思維活躍型的學生,服軟不服硬。

我開始對自己進行反思:「難道讓一個學生遵守好課堂紀律,就只能靠扣分、抄課文這種呆板的懲罰方式嗎?」不必然是這樣,首先得讓學生從心底里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再引導學生如何去避免錯誤的行為,讓學生自覺牴觸不良行為的發生;再次,和他一起制訂獎懲措施,讓他承認這套獎懲規則,能主動去遵守和維護規則。

當我單獨找陳飛、劉楚等人談話時,我會詢問通過什麼方式可以改變他們不良的課堂習慣。陳飛就提出了別樣的獎懲方式,如果一個星期上課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就打電話給他父母口頭表揚一次;反之,則批評一次。在我們口頭達成這一協議後,陳飛還自告奮勇地起草了一份合同,拿到講台上給我簽字,讓承諾變得有跡可循。

當許林看到這份合同時,覺得很新奇。陳飛隨即跟他講解了這個合同的來龍去脈。最後,許林也爽快地在合同上籤下了自己的姓名。

學生們和我簽訂的合同。 (作者供圖/圖)

自簽完合同後,這幾個學生為自己擁有一份合同而顯得異常興奮,會不自覺地說出:「我也是簽了合同的人了!」隨之表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上課時,他們的手都會揚得特別高。課堂上原來的說話聲變成了回答問題的聲音,眼睛變得更加炯炯有神,作業本上的字也更加工整了。

當星期五晨讀我走進教室時,幾個小傢伙高興地跟我說:「老師,今天是合同的最後一天,記得打電話呀!」以前晨讀時的默寫,陳飛是從來不會把筆和本子拿出來的,他覺得自己默不出來。但我反問他:「你都沒把本子和筆拿出來寫,怎麼就知道不能默寫出來呢?」他乖乖地從課桌里拿出了本子和筆,寫出了兩句詩。

下課後,我問陳飛:「這個星期表現得不錯,下個星期還願意續簽合同嗎?」他回答說:「可以呀!」周五下午,我如約給家長打了表揚的電話。

這周一走進語文課堂時,他們認真的眼神依舊,手還是舉得高高的。

這算是在課堂的日常管理中落實了泰戈爾的名言:「不是槌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也可以多動腦子,來解決遇到的教育教學難題。

(作者為湖南省瀏陽市集裡中學語文教師)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之「人在職場」,歡迎來信分享職場心聲、吐槽職場經歷、打破刻板印象、揭秘行業規則。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陳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HHP9m4BMH2_cNUgYd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