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員留洋必備手冊:成功與失敗之間的界限

2020-01-18     小兵足球

武磊面對巴塞隆納時的絕平入球,不但成為壓垮巴爾韋德的最後一根稻草,更點燃了不少中國球迷冰封許久的「足球心」。曾幾何時,我們每個周末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楊晨、李鐵、孫繼海們的身影出現,捕捉著他們的每一個細節。

1月17日也是楊晨的46歲生日,即便已年過不惑,但他仍然是球迷們心中的留洋成功的代表人物,他在德甲賽場留下了屬於中國球員的精彩時刻。

在今天,那些前輩指明的留洋「捷徑」,依然不過時。

展現特點:揚長避短是根本

不可否認,直到現在仍有不少歐洲俱樂部從商業角度考量,希望引進中國球員,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留洋難以取得想像中的成功。無論何時何地,自身的實力才是決定性的因素。作為足球欠已開發國家球員,在綜合實力難以直接對標歐美球員的情況下,擁有鮮明的特點是必不可少的。速度和靈活性方面的人種優勢,幫助不少東亞球員在歐洲闖出一片天地。無論是在法蘭克福防守反擊戰術中如魚得水的楊晨,還是通過穿插跑位在西班牙人找到定位的武磊,都是這樣的情況。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年曼城與利物浦比賽中,孫繼海與歐文屢屢纏鬥在一起的場面,畢竟彼時「藍月亮」陣中,只有「中國太陽」能與追風少年競速。

「中國速度」比較吃香

儘管傳統意義上,中國乃至亞洲球員在身體素質方面並不突出,但仍有不少天賦異稟者,諸如李鐵和朴智星這樣能夠不惜體力的奔跑,擁有大範圍覆蓋能力的球員,即便在激烈的英超聯賽也屬翹楚。范志毅和張恩華完全能夠依靠過人的身體素質和極具侵略性的比賽風格在獨樹一幟,前者時至今日仍是水晶宮球迷念念不忘的「隊長」,俱樂部甚至專門為他製作官方紀錄片,後者只用了3個月時間就在格林斯比留下深深的烙印,出現在球隊的名宿塗鴉牆上。

張恩華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便成為球隊名宿

只是,過人的身體素質終究不是尋常人可以企及,做到極致才能一展身手。今天的中國球員中,顯然再難找到類似的「奇才」。如果張玉寧的失敗經歷還不夠有說服力的話,那麼不妨看看張呈棟在西班牙的幾個月表現,比起奧薩蘇納傳奇球員內科南的硬朗,也有著質的差別。對自身特點有著充分的認識和定位,善於揚長避短並且能夠找到合適的戰術體系,遠比盲目留洋好得多。

技術欠缺的同時做不到身體的「極致硬朗」,張呈棟的選擇並不合適

適應文化:談笑風生更重要

融入西方文化無疑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難的一點。語言通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語言不通肯定無法成功。作為文化與溝通的載體,能否迅速學會當地語言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留洋的成敗。奧巴梅楊談起在阿森納的蛻變,最深的感觸就是度過了語言關,更遑論本就實力遜色的中國球員了。

2002年9月,曼城與埃弗頓一戰,加盟球隊僅僅7個月的孫繼海,在球場上用英語大聲抗議裁判的判罰,引得滿場球迷一起大罵「黑哨」。13年後,孫繼海入選了英超,用帶有淡淡曼徹斯特口音的英文接受採訪時,你才會知道,為什麼曼城球迷始終將「中國太陽」視作自己人。加盟沃爾夫斯堡的新聞發布會上,張稀哲用德語做了一番自我介紹,曾一度驚艷全場,只是半個賽季後,球隊主帥黑金仍表示「不知道用什麼方式給他傳遞觀點」,俱樂部想要用辭掉翻譯的方式「促使」張稀哲成長,最終卻取得相反的效果。

張稀哲倒在了語言關

賈秀全曾經說過,當年在日本踢球的時候,每天自學4,5個小時的日語,用了足足半年時間才達到與隊友、教練無障礙交流,他也不無惋惜的表示,「現在打開電腦什麼信息都有,現在的條件比我們那個時代好很多。」相較下,武磊在「語言關」做的相當到位,西班牙人後衛大衛-洛佩斯表示,每天都能從武磊嘴裡蹦出幾個新的單詞。而在多次採訪中,「全村的希望」更是對於巴塞隆納當地的陽光、沙灘、氣候和飲食大加讚賞。當然,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數謝暉了。或許是特殊的家庭背景所致,謝暉在德國的幾年時間絲毫沒有感受到陌生感,恰恰相反,不管是泡吧還是私人聚會,會總能看到他享受其中的身影,倘若不是「為國盡忠」一番波折,謝暉的留洋成就或許不止如此。

1/8英國血統對謝暉融入西方文化大有裨益

面對壓力:情商性格都要好

著名媒體人顏強在節目中講過有關孫繼海的一個小故事,當時他轉會曼城不久,俱樂部安排他去參加一個球迷活動。在回答「最欣賞的後衛球員」問題時,孫繼海不假思索的說出了馬爾蒂尼和加里-內維爾的名字,瞬間噓聲一片。作為翻譯的顏強想方設法轉換話題時,孫繼海卻突然說道,「我尊重內維爾的實力,但是反對他選擇球隊的眼光。」話音未落,掌聲和笑聲充斥著現場。

楊晨認為,尊重是靠表現換來的

壓力和質疑,是中國球員在海外必須要面對的難題。國內輿論的過分關注,當地球迷對足球落後國家的輕視,陌生的環境帶來的不安全感。中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講究內斂、中庸、謙虛,客觀上影響了中國人的性格。蒿俊閔、董方卓、張稀哲還有更早一些的張效瑞,他們的留洋失敗,更多要歸咎於性格上的制約。在這一方面,邵佳一給中國球員起到了表率作用,他不但充滿自信不服輸,而且敢用挑戰。面對曾經的德國國家隊中場核心哈斯勒,邵佳一訓練中多次主動向他討教任意球,在德甲的第一個進球,恰是「搶走」了哈斯勒的主罰權打入的。很多時候,混不吝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太在意自己的「臉面」往往適得其反。

面對哈斯勒,邵佳一也敢一較高下

後記:

時至今日,多方面原因造成中國球員的留洋之路越走越窄,工資待遇、實力水準等等都包含其中,歸根結底就在於心氣。沒有了證明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的那股氣,也就不願承受壓力,經受成長的痛苦,去換取可能得不到的結果。「人的脆弱與堅強往往都會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們脆弱地因為一句話淚流滿面,有時我們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武磊周記中的這段獨白,或許才是留洋之路的關鍵所在,不論成功還是失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Cc5t28B8wMrh2LiSu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