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紫砂壺「一捺底」製作流程

2019-09-20     紫砂壺記

紫砂壺底有很多樣式,但這些壺底並不是隨便加的,應是與全壺一氣貫通的。經過數百年的演進與反覆推敲,經典茗壺的底足形成了固有的定律,它們是經過一代又一代陶藝大師的設計與精鍊,在紫砂陶製作實踐的基礎上,所凝結的智慧結晶。

紫砂壺底講究與壺整體匹配和諧自然,渾然天成,有時還要凸顯壺的精神氣韻,提攜整器的神韻,有時一個好的底足亦會成為神來之筆。

一、紫砂壺底的分類

壺底有方與圓、凹凸與平、圈足與起腳、筋紋與樹樁等形式。壺底大概可以分為:三釘足、四釘足、加底、一捺底、平底、托榫足、象足等。

三釘足與四釘足




加底與平底



一捺底




托榫足



象足




二、紫砂壺底的定律

經過歷代陶藝大師的精鍊推敲,使一些經典茗壺的壺底有了「定律」。如石瓢壺底立三足,傳爐壺底並立四腳,線圓壺常為一捺底,而井欄壺通常為加底。





三、一捺底的製作過程

一捺底也叫羅漢底,就像在球面上按捺癟陷成的凹窩一般。窩是凹進去了,那周邊自然就凸出來了,這凸出的周邊就做了壺足。

這個「捺」字很有意思,既表示壺底是身筒向下的弧形向內里延展,又表明此底是按捺而成。有點像小孩子玩泥巴一樣,有種說不出的童趣和天然。

1.底片成型的工具——虛坨




2.做一捺底壺,上底片前必須在虛坨上把底片虛起來




3.上底片




4.一捺底使用的虛坨




5.用虛坨均勻地敲擊底片,使之凹下去,直至一捺底完





6.使用工具對一捺底進行整修





一捺底是紫砂造型所特有的一種式樣,原因在於,紫砂一般不上釉,沒有燒成時粘黏到棚板或者匣缽上的憂慮。

在處理圓形器紫砂壺上,一捺底十分貼切,顯示出乾淨、利落、洗鍊、靈巧的紫砂壺底部形態。





一捺底 小金瓜壺

紫砂壺記

非常喜歡這樣的壺底,特別在冬 日裡,端著這樣的壺,倒出鮮活的茶湯後,一手握把,一手撫摸壺底,圓潤的自然過渡,微微的燙手感,溫暖、喜悅下,有種摸著嬰兒小屁股的圓滿。

感謝閱讀,請點擊關注,每天持續更新紫砂內容,買壺詢價請點擊我的頭像在我的簡介里添加我的vx。添加vx便可免費領取粉絲大禮包一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9gnTG0BJleJMoPMbB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