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牡丹雍容華貴,歷來被推崇為「花中之王」,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名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極贊牡丹之美。4-5月,正是牡丹花開時節,處處好風光。而在奉賢區南橋鎮吳塘村,有著400餘年歷史的古牡丹也已悄然綻放,這株牡丹與奉賢區檔案館館藏的一件珍貴檔案有著不解之緣,承載了動人的佳話美談,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江南第一牡丹」背後的故事吧!
據奉賢地方志書記載,古牡丹原系鄔橋吳塘(今南橋鎮吳塘村)金家所有,為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所贈。相傳,董其昌少時曾求學於松江葉榭水月庵,與鄔橋吳塘金學文為同窗好友。萬曆年間,金家新居落成,適逢董其昌升任禮部尚書一職。為恭賀好友喬遷,在赴任前,董其昌親筆手書「瑞旭堂」匾額,並以「粉妝樓」牡丹相贈,取富貴如意的好彩頭。金學文及其後代對牡丹倍加珍惜,種於堂前天井中,世代精心養護,至今,已傳至第22代孫金書林手中。
董其昌題寫的「瑞旭堂」匾額,則由金家人捐贈給了奉賢區檔案館加以保管、珍藏。上海博物館書畫部副研究員顏曉軍說,董其昌書法一絕,但傳世的大字匾額很少,這一幅匾額為專家學者研究董其昌大字匾額書法提供了參考依據,價值斐然。
「瑞旭堂」匾額現珍藏於珍貴檔案室,區檔案館曾多次舉辦「跟著檔案去旅行」公眾互動體驗活動,參與市民可近距離領略「鎮館之寶」的風采。
「江南第一牡丹」歷經400餘年依舊枝繁葉茂、風姿綽約。而今花開正盛,不如趁著這大好春光,驅車前往明代牡丹苑一探芳蹤,感受「花中之王」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