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湘家盪區域舉行

2019-12-02     南湖發布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的重要舉措。為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日前,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湘家盪區域舉行。市領導祝亞偉、南湖區領導朱苗及各縣(市、區)相關領導參加了會議。

會上,南湖區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圍繞全力推進紅船旁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和農村文化禮堂工作走在前列,進行了經驗交流。

據悉,湘家盪區域(七星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總投資900萬元,面積約3000平方米,內部不僅設有智慧書房、文化客廳、圖書館、小劇場、樂器室等,還設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展陳及「民情樞紐室」等活動區,充分體現了區域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特色亮點。

「我們所作為街道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樞紐站』,上與南湖區中心聯通,下與社區6個實踐站18個實踐點對接,構建街道所、社區站、實踐點三級聯動網絡,打造「所—站—點」三級服務陣地,突出新思想傳播、踐行、服務三大功能,致力於打造一個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湘家盪區域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該區域的6個實踐站與18個實踐點都具有各自特色。像江南新家園社區的國學第二課堂,注重的是少兒啟蒙禮、傳統經典誦讀和民俗文化節承辦,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伊瓶酵素工坊注重生態環保理念,召集環保志願者採集果皮製作酵素,產出的酵素製品無償送給居民使用,推廣宣傳環保理念;湘家盪頤養中心發揮黨員多的優勢,積極開展黨員志願服務,關心關愛老人;湘都社區鶴髮童言溫馨屋與嘉興銀行合作,關心關愛老人和幼兒群體,開展相關志願服務工作。

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暢通聯繫群眾的溝通渠道,湘家盪區域還依託微嘉園移動服務平台即時收集社情民意,精準服務居民群眾,實現「民有所呼我必有所應」,建立起民意暢達的「綠色通道」。

「我們社區居民入群比例達95%以上,居民可以在『議事』模塊發表對轄區公共事務的意見建議,參與轄區公共事務協商,提出志願服務需求,還可以對相關服務進行評價,從而實現政府服務、百姓打分,質量好不好、群眾說了算,使居民對社區、街道辦事有一個全過程的互動、監督和評價。」湘家盪區域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全區域8175戶居民家庭,已有13367人加入了「微嘉園」,收到報事2178件,處理2093件,辦結2022件,好評率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以黨建為引領激發基層活力,湘家盪區域同樣走在前列。截至目前,區域共有各類志願者隊伍84支,其中街道層面志願者隊伍15支、六大社區志願者隊伍69支。

為推動社區志願服務常態化、品牌化,今年,湘家盪區域創新啟動了「公益巴士」社區志願服務項目,形成了覆蓋六大社區的志願服務流動陣地。根據居民需求,「公益巴士」為居民送去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志願服務,成功打造了「車輪上的社區公益服務」品牌。

「我們始終以群眾需求作為出發點,可以說,『公益巴士』是一趟幸福巴士、快樂巴士,只有起始站,沒有終點站。」湘家盪區域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湘城社區打響了「七彩湘城,幸福家園」品牌;江南新家園社區走出了「弘揚傳統文化,引領文明新風」的路子;三家浜社區的法律宣講團、法律服務團深受居民歡迎……湘家盪區域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除了在志願服務上發力,還著力在亮點打造上發力,形成了六大社區各具特色的格局。

下階段,區域將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積極開展「書香藍」全民閱讀、「中國紅」文化惠民、「橄欖綠」軍人風采、「公益橙」社會組織四大主題活動,為區域廣大居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弘揚時代新風,全面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全力助推湘家盪區域「二次騰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zIXxW4BMH2_cNUgfX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