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吃一吃馬伊琍和文章的瓜:把婚姻當成一種體驗

2019-08-05   楊小米的情感專欄

作者|楊小米 編輯|露露

來源:遇見小mi(ID: yujianxiaomi2015)

馬伊琍和文章離婚了。

這事過去幾天了,沒什麼熱度了,我也看了網上很多分析文章。

馬伊琍和文章整個的交往過程,又被盤點了一遍:

2006年,馬伊琍和文章合作《奮鬥》,兩人由朋友變成戀人。

2008年,二人結婚,當年9月20日,大女兒出生;

2013年,馬伊琍懷二胎時,文章被爆出軌姚笛;

2014年,有媒體拍到了文章和姚笛在一起的照片,這便是轟動全國的「周一見」。

事後文章表明立場,承認錯誤,表示回歸家庭,馬伊琍也發微博: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看來裂痕太大,沒有修復好,5年之後,他們選擇了離婚

向太透露,他們其實兩個月前就已經離婚了。

離婚後,雙方依然能友善地在朋友圈互動。


我感覺這樣挺好,好聚好散,對孩子來講,也是最好的選擇。

這幾年,明星戀愛、結婚,分手、離婚,瓜吃了很多。李晨和范冰冰,王寶強和馬蓉,白百合和陳羽凡,楊冪和劉愷威,張雨綺的兩段婚姻......

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明星的瓜,肯定會關注的,也會找一個角度寫寫文章。幾年過去了,我發現沒什麼角度可寫了,後來,為了懂更多的東西,我去學習法商課程,從婚姻法的角度解讀一些事情。

我寫過《楊冪劉愷威官宣離婚:財富在哪裡,婚變在哪裡》;《吳秀波老婆有權利追回贈給小三的錢和勞力士》,這兩篇文章寫了很多婚姻法的內容,推薦給大家。

其實,我認為關注熱點,沒什麼不好,在別人的功課里積累經驗,關於婚姻,這幾年不僅僅是明星,身邊人的瓜也很多。

看了這麼多,我們雖不能因為別人的一段經歷,得出適用於自己的結論,來指導自己的婚姻,卻也可以從中看到一些東西,讓自己對婚姻和個人發展有更清醒的認識。

女人不要為取悅別人而活,

要為自己而活。

我和一個律師朋友討論這件事,她說:「馬伊琍和文章的事情,幾乎關注他們的人都知道了,哪怕自己想要忘記,總會有人提醒這件事,很難不介意。分開對兩個人,都是最好的選擇。不過,明星之間,牽扯太多,馬上離婚也不是明智決定。」

「周一見」事件發生後,我不認為馬伊琍選擇了委曲求全,這幾年,她的事業越來越好了,遇到了《我的前半生》、《找到你》等作品,更是憑藉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飾演的羅子君這一角色,成功斬獲了最佳女主角的獎項。

在獲獎感言時,她也感謝了文章,在她拍攝《我的前半生》的時候,文章給了她很有建設性的意見,讓她能夠在《我的前半生》里有精彩的出演。


最後,馬伊琍的話讓人深思,「女人不要為取悅別人而活,希望你們為自己而活,每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機會,勇敢地、努力地、去愛、去奮鬥、去犯錯,但是請記住,一定要成長!」

不管對於男人還是女人,成長是必須的。馬伊琍曾在《朗讀者2》中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提到:「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學習、工作、生活都是這樣,所以越早做這個準備越好。」

事實的確如此,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自己擁有了,心態也會變好。

每當我寫女性獨立的話題,後台會收到一些留言:「這麼獨立,還要男人幹嘛?為什麼總是要強調女性獨立,不依靠別人呢?」

別人並非不可依靠,而是專注於個人成長,你會發現真得很快樂,你不會患得患失,你很珍惜身邊的人,但並不是非他不可。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肯定有這樣的體會,當自己強大了,影響力也變大,說話開始有人聽了。

客觀講,幾年前,身邊人問我一些工作的經驗,我當時說的和現在說的差不多,以前就沒什麼人聽,而我做出成績後,他們會覺得我說的是對的。

他人不可控,做好自己,獲得成長,才能夠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當打擊出現,自己還能迎難而上,走出來。

從這一點上,馬伊琍絕對是女性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

婚姻是一種人生體驗。

每當我們看到明星、身邊人離婚時,總會對婚姻失去希望。很多時候,我們活在過去,擔心著未來,很少認真過好當下。

一段婚姻結束,並不一定是壞事,人生可能會有新的體驗。

我一個朋友和老公正在離婚,分割財產還需要一段時間,基本上沒什麼太多牽扯了。結果,老公的媽媽檢查出來,生了重病,他請求她隱瞞這件事情,多去醫院看看老人。

其實,朋友和婆婆關係不算好,婚姻走到這個階段,她該付出的都付出了,也有新的人生安排,完全可以拒絕這個提議。

但朋友答應了,她是這麼說:「性格如此,沒有辦法,我也就圖個心安。」

我們看他們的婚姻,門當戶對,兩個人事業不錯,也談得來,可是多年過去,就是沒有愛情了,也不想將就。

無論外人怎麼看,評判這件事情,她不是很在意。

朋友並不後悔這段婚姻,她覺得都是人生的體驗,沒有人說一定要在一段婚姻里待一輩子。

這太絕對化,理想化,會讓我們對生活放棄努力。

朋友也收拾心情,遇到了新的愛情,兩個人都曾有過一段婚姻,孩子看父母各自幸福,對婚姻也沒有那麼恐慌。

因為父母讓他們懂得,哪怕人生中遇到一點挫折,沒有關係,還有翻盤的機會。

不僅僅婚姻,很多事情,我們都要當成一種體驗,就像創業也是,這樣生活變得很有趣。

目前的我,在婚姻里,感覺結婚真好。我的態度是,這樣的日子,過一天都是賺的。

至於以後,誰知道怎樣呢?等有一天,我不寫《我和劉先生的日常》時,你們就明白髮生什麼事了,哈哈。

是不是採取這樣的態度,對這段感情就不努力了?完全不是。為了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我和劉先生都付出了很多,給彼此情感的支持。

婚姻承載不了太多東西,我們當成一種體驗,不要期望在婚姻中實現太多理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在婚姻中,另一半也不一定做得到。

結婚或不結婚都是一個選擇,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也不是圍城,而是讓兩個孤獨的人,在這殘酷的世界,找到心靈的依賴

婚姻是兩個人相互支持、共同努力的過程,並不是一個人背著另一個人前行。

活在每一個當下,珍惜自己的生命。

寫在最後:

我們經歷很多事情,都是為了成為一個大人:接受自己對自己該負的責任,獨立地做出決定,實現經濟獨立。

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做一個勇敢的人,愛就愛了,哪怕不能走到最後,那又怎樣呢?只要我們一直在成長,這些都是生命里的體驗。

最後吃一吃馬伊琍和文章的瓜,下次再碰到這樣的事情,應該也影響不到自己的愛情觀了。

楊小米 :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四年心理學科班出身,專注自我成長和情感解讀,已發表近百萬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