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新社記者在華山醫院專訪抽空回單位的張文宏。人們心目中直言不諱的「硬核」專家張文宏在同事眼裡是溫暖細心的「張爸」,帶著標誌性的黑眼圈和脫口而出的「金句」,他說新冠肺炎出現全球蔓延「非常令人憂慮」。
張文宏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
談疫情全球蔓延:「預測到了開始,沒有預測到結果」
「現在中國的答卷正在交上來,確實2-4個月有可能控制住疫情。但是我們預測到了開始,沒有預測到結果。」
新冠肺炎疫情剛剛暴發時,張文宏曾經預測中國抗疫可能出現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非常順利的話,應該2-4個月能控制;第二種是膠著,大概需要6個月;第三種是中國控制不住,疫情席捲全球。
目前,境外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三天超過中國。張文宏說,「這個情況告訴我們,在全球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苗頭,現在中國正在逐步得到控制,世界卻出現了蔓延,這是非常令人憂慮的一件事情。」
其他高發病例國家的人回流中國怎麼辦?張文宏表示,這將給中國疫情控制帶來難點。
張文宏認為,一個國家和地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防控策略,才有可能控制疫情。中國的經驗不一定適合別的國家,別國的策略也不一定適合中國。傳染病最本質的東西是一樣的:傳染源如何控制,傳播途徑如何去切斷,易感人群如何保護,因此接下去每個國家都要根據自己的國情,來制定適合自己的防控策略。
來源:中新視頻
談疫情防控:不能寄希望於藥物帶來的「神跡」,要相信民眾的力量
「無論是疫苗或者藥物的研發,對中國解決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來不及的。」
張文宏說,雖然有一些病毒通過全球接種(疫苗)就沒了,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短期內新冠肺炎的防控,還是不能太寄希望於藥物和疫苗帶來神一樣的結果。現在仍然要寄希望於中國廣大民眾的力量,堅決執行現在的防控策略,鞏固現階段的成果,把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住。
不過他也表示,疫苗和藥物有了,就能搞定疫情嗎?流感有疫苗和藥物而且不止一種,但流感每年都有暴發,都有人死亡,所以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是一個體系問題,並不是說有一個疫苗或者藥物就能解決。
來源:中新視頻
不認為新冠病毒「非常妖」,只要團結便可防可治
「只要整個國家的所有人,大家能夠團結起來,把疫情防控作為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做,這個病的可防可治就做得到。」
上海發現第一例確診病例是1月20日,目前上海確診患者的出院率已經達到83%。張文宏說,從這一點來看,這個病是可治的。從防控的模式來講,最初數字模型預測上海感染人數為數萬人,但現在只有337人,所以從這一點來講,這個病可控。
目前對新冠肺炎潛伏期長短、傳播力大小、傳播途徑的確認等還有很多不同說法,並且還存在潛伏期能傳播、愈後復陽等現象,有人認為這次的新冠病毒「非常妖」。
張文宏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
張文宏說,脾氣搞清楚了以後,你就不會覺得這是「非常妖」的病毒。大家覺得新冠肺炎很可怕,是因為對新的病毒不認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張文宏大多數時間都躲在位於市郊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在這個上海收治確診病例的定點醫院,張文宏每天都要查房,一直在摸索病毒的脾氣。他說,事實上這就是冠狀病毒家族的一個病毒,只不過脾氣跟別的冠狀病毒略有不同。新冠肺炎症狀有點像SARS,但是沒有那麼重,傳播像是流感,特性有點介於SARS和流感之間,是非常「有個性的冠狀病毒」。
張文宏認為,隨著對這個疾病認識的加深,應該把這個病直接叫2019冠狀病毒病,因為它不僅僅是肺炎,有些輕症病人沒有肺炎的表現,而有些重症患者不單單是肺的損害,還有心臟等多臟器的損害,所以它是整體的一個病。
來源:中新視頻
經濟復甦了,不代表警惕性下降
上海27日無新增確診患者。張文宏說,確診病例「這個時候是零我倒是很擔心,這麼多人進來怎麼會是零呢?輸入性的病例發現的越多,我們城市就越安全。」
在28日駕車回市中心的路上,張文宏遭遇到了堵車。他表示,這說明這個城市開始經濟復甦了,但經濟復甦了不代表防疫等級降低或者警惕性下降。各家醫院發熱門診的篩查,事實比前一段做得更加緊。
張文宏說,上海的防控等級現在還是很高,還是不鼓勵出現密接度非常高的情況。疫情防控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跟每一家都有關係,每個人都要有高度的警惕性。
上海大概什麼時候可以把口罩摘掉?張文宏說,可能要看所有返回上海的人基本上都來了,都復工了,然後上海沒有發現新的病人,估計這個時間點就是把口罩全部摘掉的時間點,那到底是什麼時候呢?最近幾個禮拜可能還得先看一下。
來源: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