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寧周流宗——再探崤南道

2019-04-22     洛寧城事

康熙《永寧縣誌》記載:

鵜鶘澗水,俗音轉為大小鐵溝。水發源於西崤山下,經鵜鶘關左合東崤之碾底溝、上郭(今上戈)溝水,至故城鎮入洛者,連西崤之中支,所謂大小鐵溝水,即黃亭溪水是也。其自大岔溝、九龍澗、通俗溝,石虎山連綿而來,自滬池迤西入洛者……又崤山高峻極天,為洛寧群山之祖(即干山,今在陝州境內)。從無能躋其巔者,其右為仰天池,七星台,可攀緣而上,群峰皆在足下。東稍夷為小崤嶺,即古城防處,下臨崤底。虧蔽光景,深接宏農(同弘農)郡,其車不能方軌者。坡前大溝,即崤底關,明設巡檢司署處,今名大岔溝,司久廢,小集猶存官房數間,迤邐升降,出九龍澗,東達長水,古所謂「崤南道」也。


(一)大鐵溝水




(二)進入九龍澗

(三)走進昔日的九龍澗村



(四)千年古槐



(五)九龍澗村遺址

(六)九龍澗小學遺址




(七)純正的原生態


(八)古廟遺址


(九)後窯子坪



(十)在朱老人家小憩

(十一)聽朱金旺老人講述百年往事


(十二)走進大岔溝



(十三)明代崤底關(唐鵜鶘關)前的巡檢司署遺址(小集)

(十四)疙瘩上(陝州和永寧縣的最早交界處)


(十五)陝縣立的交界碑(界嶺)

碑文:界嶺原為陝縣、洛寧交界處。清乾隆年間,有客商遭劫,陳屍界嶺。兩縣推諉,不事報案。乾隆皇帝私訪至此,發下聖諭:「民遭劫難,官署當理,先破案者,界移十里」。陝縣率先破獲此案,縣界朝南推移十里。蝴蝶谷南端劃定的陝州、永寧(今洛寧)新界題壁,至今仍存。公元一九九九年。




(十六)蝴蝶谷(九龍澗以北)題壁交界處和界碑

題壁內容:廟觜,陝州東南、永寧縣西北交界處。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八月十三日。


(十七)千年槲樹

(十八)祈福泉(作者/周流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uA-BGwBmyVoG_1Zed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