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舒服的時刻就是下班回到家躺在自家的沙發上,打開超大電視,觀看自己喜歡的娛樂節目,電視劇甚至是電影,這樣的時刻別提多放鬆了。
就是有點可惜,沒有投影儀,這份享受還是打了折扣。
為什麼要投影儀?
因為我想要一房多用,讓空間有更多變化形態。投影儀不像電視要有個固定位置,它的幕布可以自由伸縮,甚至可以不用幕布。
書房既可以工作,也可以變身影音室;客廳既可以看電影,也可以成為會客廳。
可以代替電視嗎?
這麼想,如果你手機喜歡大屏,那投影儀你肯定也喜歡,因為投影儀的最大優勢就是——螢幕超級大。
如果既要畫質又要大屏,掏出1、2萬,買個高端系,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事兒。
所以說, 投影儀還不能代替電視,但隨著技術發展,畫質改善,會有代替電視的那一天。
我們選投影儀,在意的無非這三點,畫面大小、畫質和流暢度,這三點怎麼看呢?不管是買手機還是買電腦,我們都會研究它的配置,看各種參數,投影儀也一樣。
投影儀的參數怎麼看?拿極米H2來說,它的詳情頁上參數信息有這麼一長串,是不是眼花繚亂了?
別急,小編給你挑出重點來,這30多個參數裡,亮度、顯示技術、顯示晶片、解析度、投影比是你的研究對象。
1、亮度
亮度是決定投影儀價格的一個關鍵因素,有的商家會標光源亮度,有的標ANSI流明(非流明),專家給出了一個換算公式。
投影儀的光源有四種:
01、led光源的亮度在1500ANSI流明以內,壽命很長;
02、雷射能達到2000ANSI流明以上,就是比較貴,動輒萬元以上;
03、高壓汞燈泡能達到3000ANSI流明以上,但是壽命短;
04、還有一種氙燈,據說是最適合投影儀的光源,給電影院用的,壽命很短,價格很貴。
晚上在臥室用投影儀,1000多ANSI流明的LED光源就足夠了。想要白天在客廳用投影儀也能看得很清楚,建議選2500ANSI流明以上的雷射光源或是高壓汞燈泡。
2、顯示技術
投影儀的顯示技術五種:LCD、3LCD、DLP、3DLP、LCoS。
01、LCD是低端技術,用於百元級別的投影儀,一般都用在辦公會議室,在家用投影儀中已經被淘汰了。
02、3LCD是高端技術,畫質好、體積巨大,價格高達數百萬,電影院才用它。
剩下的DLP、3DLP、LCoS,就是目前家用投影儀的主流技術了。
03、DLP技術成本低、亮度高,機身輕巧,防塵散熱,現在市面上1080P入門級的投影儀大多用的DLP技術,比如堅果、極米、明基、奧圖碼、麗訊等品牌。
04、3LCD技術成本中等、色彩好,亮度不如DLP,這種技術專利在愛普生和索尼兩家,市面上大多數3LCD技術投影儀都是愛普生的。
05、LCOS技術成本高,色彩好、亮度好,對比度高,就是體積大、價格貴,主要是索尼、佳能、JVC在用。
在價格上,LCOS>3LCD>DLP,3LCD和DLP各有優缺點,對比之下,DLP的性價比更高,適合大部分家庭。
3、顯示晶片
顯示晶片的尺寸越大,畫質越好,價格越貴,在同等價位下,晶片尺寸越大越好。
4、解析度
解析度至少要720P,小編建議買1080P,預算充足的,買4K。
這裡有很多商家會玩個文字遊戲,商品標題上寫著1080P,點進詳情一看:
解析度:720P;
兼容解析度:1080P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設備的解析度是720P,但1080P的片子也可以放,只是放出來是壓縮後720P的畫質。
還有些商家標著1080P,點進詳情一看:
顯示晶片:0.33
0.33的晶片尺寸,最多只能做720P的解析度,想要達到1080P,至少也要0.47的晶片。那為什麼敢在標題寫著1080P呢?因為它靠像素抖動,模擬了1080P,但畫質卻遠不如真正的1080P。
5、投影比
投影比是投影機距離牆面的距離和投射出來的畫面之間的比例,投影儀距離牆面1.2m,投射出1m長(約45英寸)的畫面,就是1.2:1的投影比。
這個比例和你的房間尺寸有關,想要在小房間投射出大畫面,投影比就要小,比如超短焦投影儀。
另外還要注意投影鏡頭帶不帶梯形校正,即使投影儀放在側面對畫面也沒有影響。
現在市場的投影儀有兩類,傳統投影機和網際網路智能投影機。
如果你是在小單間裡拿投影儀當電視隨便玩玩,買個兩三千的智能投影儀就行,品牌有極米,堅果、小米等。
如果放在客廳,想要白天也可以觀看,且畫質優良,就要在5000-9000的價位中選擇,這是傳統投影儀的主場,品牌有愛普生、明基、索尼等。
投影儀的學問還有很多,安裝、幕布等,以後我們再接著說。最後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投影儀使用感受,說說你買的是哪一款。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免費獲取一份當地精準預算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