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每天給您帶來最新最潮的科技資訊,讓您足不出戶也知道科技圈大事!
2020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從日常生活到出行,從年後復工到返校上學,原本祥和的新年氛圍被蒙上一層恐慌的面紗。
面對疫情挑戰,能保障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面對疫情臨危不亂,日漸向好,除了有白衣戰士無懼風險,有人民警察奮不顧身,有社區幹部日夜守望,有廣大群眾積極配合,更離不開政府強有力的領導。
疫情期間,雖大家在家自我防範隔離,但有了國內各大科技網際網路企業的支持還是讓我們在嚴冬感受到了一絲春意的溫暖,阿里京東讓大家的購物需求得到了緩解,騰訊、新浪讓大家實時了解疫情變化,美團、盒馬,縱使大家足不出戶也能每天吃上新鮮的蔬菜。
而作為國內的科技雙雄的小米與華為更是在此關鍵時刻首當其衝,發揮了應有的擔當。
各展所長,共同抗疫
面對新年期間突發的新冠疫情,小米和華為作為目前國內科技雙雄,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抗擊著疫情。
作為一家與武漢有著諸多淵源的企業,小米在疫情伊始即啟動了援助武漢行動。不僅緊急調集了一批 N95 口罩、醫療口罩和體溫計等物資,在大年初一中午送抵武漢。
華為則在 1 月 25 日開通了火神山 5G 基站,實現了高速數據上網,為數據採集、遠程會診和遠程監控等提供了硬體基礎。
據統計,僅小米集團和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個人累計捐款捐物總金額就已經達到 4318 萬元,小米集團及其相關企業捐款數額達到了千萬級。
小米集團、西山居以及雲米公司繼續向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捐獻了大批物資,其中包括用於遠程視頻探視系統的 1750 台小米平板電腦、空氣凈化器、紅外體溫計、對講機以及自動洗手機等產品。
另一家科技巨頭華為也在積極行動,除了捐款捐物,華為還在三天的時間內完成了從網絡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光纜鋪設、架設計展、開通調測等整套建設流程,31 日晚,則又聯合中國電信,完成了火神山醫院首個「遠程會診平台」網絡鋪設和設備調試。如果說火神山是武漢地區抗擊疫情的關鍵一步的話,華為則是這一步的參與者。
殊歸同途,正是諸如小米和華為這樣的世界級科技巨頭公司的參與,才保證了兩個月間,疫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和緩解,雖然這兩家科技巨頭的參與的方式方向不同。
方向不同的科技雙雄
這裡不得不提小米能在這麼快時間調集如此多的救援物資的能力,得益於小米旗下生態鏈的優勢,將紫米、智米、九安醫療在內的小米系生態鏈企業的進行了統一的協調指揮,才保證了疫情防控中物資調配的高效、有序。
作為一家在 2011 年才成立的公司,小米早在 2013 年就開始實施產業生態布局,並確定了 5 年內投資 100 家生態鏈企業的目標。三年時間成功孵化了 77 家不同領域的企業,並且依靠新零售模式和相對合理的價格,使多家企業年銷售額破億。
除了最初的主營業務小米手機,小米目前已擁有面向物聯網的米家、幫助用戶方便快速為手機充電的紫米等生態鏈企業,前一段時間更是直接投資了八家半導體公司。
截止今日,小米已經擁有超過 200 家生態鏈企業,它們圍繞著智能、移動、通信等各自不同的領域,都在為用戶大量輸出物美價廉的好產品。隨著這些企業的發展,小米也早已不再是一家簡單的智慧型手機品牌,而是涵蓋了手機、電視、通訊、家電和日用品等多個品類,成為了許多年輕消費者購物的首選之一。
2 月 13 日,小米甚至還通過純線上直播的形式,發布了旗下首款年度旗艦小米 10 系列手機,直接衝擊國內高端手機市場,選擇在這一時間發布新品,無疑小米是冒著巨大的風險,但也正是因為小米敢於衝擊風險,才在這個並不景氣的寒冬激活了原本並不景氣的手機市場,帶動了包括螢幕在內的多個國內供應鏈行業,拉動了疫情後的復產復工,同時也為國內科技行業面對突發情況,如何保持良性循環和生產提供豐富的經驗參考。
而作為國內通訊與手機行業的另一個巨頭,華為是自研的代表,目前,絕大多數華為手機都在採用自家的海思麒麟晶片,能夠提供出色的性能與網絡連接體驗。同時華為推出的用戶智能電視的處理器也被用在了自家智慧屏以及智能機頂盒當中,為數以億家的百姓們在家了解疫情提供了必要的硬體基礎。
此外,華為所提供的5G網絡建設方案也在本次疫情的抗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5G網絡建設,大到國內外基礎通訊網絡的設計和搭建。
無獨有偶,疫情期間,華為也先後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在國內外發布了 5G 摺疊屏手機華為 Mate Xs 以及筆記本和其他 5G 相關產品。
作為國內的兩家智慧型手機和通訊企業,雖然小米和華為的發展方向和理念不盡相同,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促進著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也都在疫情期間為業內注入了新的活力。
疫情終將結束,華為和小米卻不會停止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此前表示,疫情帶來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也不只局限於智慧型手機以及通訊等領域,行業必然面臨短暫、暫時的困難。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正因為有小米和華為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能夠將技術、渠道、服務和品牌等優勢集於一身,並在特殊時期和困境下將自身優勢轉化為上升的強大動力,引領行業克服短暫的困難,相信其在疫情結束後也必定能為行業帶來更多的活力。
隨著新增病例的減少,目前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復工復產逐步展開。正如雷軍此前所說,「我們的生活可以被疫情影響,但不能被疫情打敗」。這不僅是雷軍和小米的堅持,也是眾多諸如小米,華為這樣的科技企業的心聲,更將是疫情結束後我們生活的寫照。
疫情終究會過去,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也即將來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jXh9nABnkjnB-0zYR-_.html